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休字符


我發覺,真的迫不來。

昨夜,竟然因為這裡,有失眠的症狀。事緣是這幾天花了時間,一篇一篇地寫,可以見到自己的狀態有提升。晚上想,可不可以維持這樣的進度,一天一篇,一個月就能有三十多篇了?於是這幾天都特別留意歌,特別留意有什麼可以作寫作用。又想到一些Facebook page的經營考慮。不過由零開始,最初的路總是走得最慢的。以後如果有幸累積了動力,再推進就能順一點。

世界很大,不必太早比較。繼續做好自己要做的事再算。

剛上找來一首歌,聽了很多次。明明已經想到文章應該怎樣寫下去,但就是下不了筆。這情況我有試過,是因為把自己迫得太緊。目標為本,太想「交功課」,於是就不能由心而發地寫。

休息對創作來說是很重要的。時間與空間能為自己的心充一充電。到時候字會用得快一點,句會用得自然一點。

所以,可以便寫,不可以便閣筆。今夜去打打球。


另外想說一件事。

很多時候我們做事,都想靠自己一人之力完成。不太想靠人,不想求人。可是如果好好回想,今天無論得到的是多是少,其實也少不了別人的拔刀相助。

我們有了這些,已經很不錯。

想愛不相愛之間








對不起。曾以為我很喜歡你,我會喜歡你的,可當我發現自己對你已經沒有感覺了。我不能不以疏遠你來讓你知道,我們完了。

你越親近,我越被動。是因為有些包袱我還未放得低。就如一直跟你所說的那樣,我是一個怪人。我自私。難得遇上你,這樣動人認真的有心人,我很想嘗試。然而還未走到曖昧調情那一步,與你的心越近我對自己越失望。聲線動作都跟不上自己預期的那樣。我不由自主地,將一切保留守在心中。是對愛情與自己的完全不信任,將火苗撲滅。當我沒有接上你的話題,當我選擇獨自一個回家看愛回家而不跟你外出試食甜品,無論是否情願都好,我也知道進一步發展是一種奢求。

對你的感覺其實還在,只是急速變淡,消散得太不真實。我想,或者我沒可能從頭再喜歡過了。我對你的,其實只是激情,只是渴望被愛的一種貪念嗎?如果我這麼容易便選擇放手,或者我對你也不夠認真,不太公平。

疲倦了,也會寄望能被抱。有病,亦想有人在床邊,為自己禱告。然而擔心自己交出的收不回七成,心不由己的感覺還是讓我覺得,我更適合單身一人獨自地生活。經過那一役,我承認自己太想好好過,多於好好愛。寧願擔心天空跌甚麼,亦不想再常常擔心你會不會擔心我。

在想愛不相愛與相愛不想愛兩者之間,我無可奈可選擇前者。知道自己的不足,其實等不到的不應再貪。我不瀟灑亦不豁達,只是明知當下的快樂會被自己的冷淡與你的疑惑拖慢,直至關係再無寸進,然後誰先作個了斷。一時的空白能讓甜蜜回甘,過長的平淡只會讓偶然遇上的好奇一對思考何時結帳離座。

我有為自己的無用而慨嘆,夠膽選擇離去,卻無決心堅持。我對看見自己預見的結果仍有無可救藥的依戀,不知在那天起成了習慣。我信我們不會相愛,是有一個人有些地方不夠好。入黑心痛,關燈流淚。枕套上有他已乾的淚印,不敢用你送贈的紙巾。

當初你曾說每天想見我最多,當初我又是多麼期待,你能不計回報的每天說一遍你喜歡我,你會等我,直到我心軟,直到我敢愛的我還未預見的一天。直至我發現,我總在你想我的工作時間,想專心工作。又在你已入夢的夜深,才想打擾你,想你說聲晚安,你便說聲晚安。一個人失去安全感,才會大貪得想愛伴日夜與我常在,從分秒不離証明生世不棄。愛情是一條存在時間與空間的算式。時間要對,空間要夠。嗯,或者我想得太遠。我知道。

最絕望時或者想吐,平復了一切從頭預告。又一次在誰給了一個痴心的感嘆號之後,寫下傷心句號。夜空星星向月兒說,從「想愛」走到「相愛」,終點除了自己,天的一邊真的有另一個某某嗎?


急是急不來,還是要信緣。我知道,我知道。但可否快一點?既然想愛,為了相愛,可否爭氣一點?






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很壞之中等最好




翻開你的長篇小說。
序章像畫冊一樣,有穿起校服的你,鬼馬活潑的你,對鏡頭淘氣地笑。
然後,是厚厚的教科書。中英數社科健,你還記得嗎?
學海中,有愛與夢的篇章。喜怒哀樂,起起跌跌,題材還算豐富吧。
青少年的那篇完結了。上帝筆下那成年的你,活像個主角嗎?

從前很愛讀「心靈雞湯」一類的勵志書籍。
學會在不如意中為自己打氣。唸咒語,願美夢成真。
直到成年後某一天,忽然覺得自傳中的「快樂」跟前幾頁所寫的不太一樣。
好像複雜了,好像淺了短了。好像更難留得住。

不是不快樂。
而是總覺得,應該有一種更快樂的快樂。
一種好像兒時得到遊戲機,那種刻骨銘心的快樂。
一種不怕比較,一種不用刻意知足亦能感受到的
快樂。


人在比較中,會鄙棄平凡的快樂。
有求於人,或為了滿足某某的要求,
難得的快樂會去得快,落得急。
快樂是消失於那篇?消失在你拼命翻到前幾章,
比對快樂定義的時候。

每個人成長以後,都要為快樂賦上新的定義。
除了單純的喜悅,快樂還會是什麼呢?
這定義,適用於當下。要是回頭,左比右比
卻會令你顧此失彼。
舊日的快樂不可追。人世難有終極大團圓。

快樂是,在很壞之中看到最好。
不需客觀的快樂。
就在自欺中自嬉,自愚中自娛。
快樂是失焦,學會望闊點。
快樂是,說不到重點。
大危中,見小機。說再見時,還有再見的盼望。

快樂的長篇小說不是童話,而是一套充滿黑色幽默的喜劇。
誰的書寫到盡處居然會如願,秘訣在主角經歷了半本厚厚的人生書以後,
學會許什麼願。

你我怕苦又怕酸。人生這本鉅著,二十來歲時其實不懂寫。
所以,常常抄。
從字典裡找來成功的同義詞。
組合起來,卻很亂。不似一本小說。

或者要再多一點歷練。開始明白有些規則不能改,有些道理需要信。
沒那麼天馬行空,便可以開始好好寫這十多二十年的字。
壞的打算與好的希望同樣重要,明白悲喜總是不間斷的出現。
接受現實,然後再在現實中,實踐美麗的構想。
實證平凡人生中,一定有值得感謝的時刻。

我信。人愈大,新相識愈多,舊相知的亦會分離。舊去,新來。
可能缺席人物一年比一年多,但亦應高興還會出席的每一位。
大喝三杯,失控地笑。散席前留住每張臉,齊人時找侍應拍下照片。
這歡聚,或者太短,甚至愈來愈短。但你要記,
笑臉,笑聲,有發生過。想一遍這好片段。

滿足的人生,前期或者體現於得到什麼,如何得到。
但我們都會在某一天發現,
學會如何在「失去」的大勢中自處,是必須的人生寫作技巧。
既然失去,我們又是如何失去。失了以後,何去何從。
失去青春的你,得到了什麼。
失去激情的你們,得到了什麼。
直至有天,習慣失去。並學會忽略必然的失去,聚焦於偶然的得到。

我還未寫到那一頁,但這是我相信的寫作大綱。
但願寫到盡處,應有盡有。兜兜轉轉中,必然盡失預算,
這人生,不算太好演。可是最終居然會如願。

很壞之中等最好,很壞之中想最好。
每一天,都不會完美。不過每一篇,都寫過快樂。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我和我的影子





<閱讀>裡讀到<畫字>的一篇文章,覺得寫得特別好,感受特別深,不得不將圖畫原文記下來:

「如果某一次
    你的傷痛和疲累,
    恰好被一篇文字撫平了,
    那,就是作者和讀者的緣份。」




我想是文字成了緣份的載體。我們的共同經歷,共同擁有的情緒,讓我們能夠走在一起。
只是文字讓這種相遇有更多發生的可能。

眼淚,在心裡流。很多時候,感受都是藏在心中的。
傷痛和疲累,都不曾宣之於口。被文字安撫了,亦是一種無言的心安。
或者亦是這種心照不宣的交流,更突顯了緣份的奇妙。

同一篇文字,昨天擁有安慰你的能力,今天可能沒有。
同一篇文字,今天讀完感到千篇一律,將來才發現原來人會長大,
有些感興不能再造。
緣份換個名字是時機。在適合的時間,情緒找到懂它的文字,
有它撫摸。這是緣份。

緣份換個角度看,就是運氣。
所以,才用上了「恰好」吧?
既然是偶然的相加,其實也就明白,
能夠撫平,或不能夠撫平,
都是不能勉強的。

所謂舊酒新瓶,題材也許是舊的,論調也許是舊的,
但相信作者寫作時,感受都是新的。
而文字有趣的地方是,在不同時空不同環境下細讀,
會有不一樣的意思。創作歷久不衰,
是因為我們只要有分享的心意,憑著當下的感受,
就能寫下去。當作品流傳,如落花經流水走過下遊萬家,
遇上需要它的人,對它感興趣的人,
它就能發揮它潛藏的能力。


我想,我與讀者的緣份,有深有淺。
我與作者的緣份,我與自己的緣份,又如何呢?

我與我的文字,還是比較有緣的一對。
有點像寵物與主人的關係。互為照顧彼此不同的需要。
我的情緒,有它體諒。而當作者與作品與它的讀者無緣無份時,
沉默裡,作者還是有他的文字在心中。

如果作者與讀者講緣份,我信作者與自己的作品也講緣。
就如在世間尋覓愛侶,或得,或不得,但最後發現,不能不愛自己。
文字亦一樣。它們有我,我亦只少有它們。存在著一種心照不宣的信任。
惜緣。應該感謝自己,有一個方法能夠遇上自己,然後跟自己談心。




「遙遙記憶飄遠
徐徐笑聲退落
最後還有影子跟我」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坦白




活在城市裡,坦白有什麼後果?



不坦白,最終又要付上什麼代價?

坦白
是誠實地拆穿埋壘起的一個個自欺欺人的謊言。
是睜開眼,正視自己刻意忽視的缺陷,傾聽被別人期望深深抑壓的聲音。
是坦蕩地面對自己的憂戚不安。是確認君子之腹與小人之心共存於這凡人軀體。
對自己真正地坦白,不見得人見人愛。坦白有時還會讓你感到份外孤單,虛弱,無助。

坦白,也許會讓某些人不喜歡自己。
但不坦白,最終卻會失掉自己。

坦白時,盛世芳華會變回無力的謊言。
若放下防衛,亦怕接受不了最真實最赤裸的那個自己。
你我都有情緒。但能控制情緒,並不等如可以將某種情緒消滅。
會憤怒,會狂噪,會惆悵。我們有不美的時候,但我們是不完美的人。

現實教我們披裝甲衣,我們學習如何討人歡喜,我們被訓練到要贏盡世人的掌聲。
在單一的成功標準下,人人都只敢去羨慕個性單調的大眾偶像。
由愛自己,進化到將自己變成一個別人會愛的自己,到最後
為成為一個希望得到所有人認同的自己而付上代價。
要麼討厭真正的自己,要麼迷失自己。

多數人習慣了選擇性坦白,放大了「隱惡揚善」的教條。
就算面對自己,在照鏡之時,
還是要勉強去擠出一個不由衷的笑容,說沒有意思的打氣話,
告訴自己沒有憤怒,不要狂噪,不曾惆悵。
我很好,我很好,我最好。

和顏悅色正能量背後,是你我被正能樣壓榨後的妥協求存。
急速的生活節奏,複雜的利害脈絡,多數人都不自覺為細節心算。
掌心摺著埋怨,拳頭包緊燥動。人人都學做完人,忘了從前祖先都是猿人。
自己一個,卻又無從自在。沒有人後,何時何地,只有人前。
就連獨處時都怕真我被某個他他他狠狠批判。

就怕人人委曲到將平常視為正常。每一個我被大環境去我化以後,
長年的公式笑臉腐蝕五觀,統一了情緒的口徑。和諧的個性,成功的楷模,
你活得精彩,只需別人知道。
心中沒有平安。只有自己知道。
而這個自己算不算自己,夠不夠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做自己
努力活得平常的人,沒有答案卻已無暇反思,一轉身又要趕上班。
裡裡外外,妥妥當當,便夠好了。

然而
如果優點缺點都是特點,誰又有權判決赤裸人性對對錯錯?
真正需要審視的,要為自己生命負上最大責任的,都是自己。
每個人走在大道上,背後亦總有屬於自己的,長長的陰影。
潛藏的陰暗面,總會浮面。你想將陽光擋住,企圖趕走地上的鬼魅,
那倒影只會變得更大,一大團黑壓壓的還是緊隨其後,
同時模糊了具人性的輪廓。

如果連自己在地上的陰影都認不出,
這不是很可怕嗎?

坦白。

誠實面對這個有時因時勢而不誠實的自己。
假使不安,也要繼續向自己坦白,為自己坦白。
想清楚,誰是我。搞清楚,到了這個年紀,
這個會有不足有缺失有不少陰暗面連自己也討厭也受不了的我,
這個能夠如數家珍相信自己有值得驕傲理由的我,
不安中,尷尬中,無奈中,尋覓中的,都是自己。


來讓坦白的人,定義這個世界。




-----

對自己坦白難,很多時候是因為,對別人坦白難。
有一種坦白是逃避。又有一種坦白,是面對。
坦白不是萬能,坦白只是讓你又愛又恨的,一種靈性的必需品。
每個人的想法與感受有深淺之別,所以坦白有程度之分。
迫著對別人坦白,不等如誠心向自己坦白。
到最後,對自己坦白,比對任何人坦白都
更為重要

能夠讓自己看到自己,是一種成就。
而且,你找到自己,你抓緊自己,
也會想遇上你的人輕鬆一點。

Rubberband的歌,Tim Lui的詞。
所謂坦白,並不是一面倒的剖白。
黑白中,只想清楚自己。白就是白,黑就是黑。
真實的,人也好情也好,可以走得更遠。

Rubberband 問過的兩條問題。
Q1. 你最討厭自己什麼?
Q2. 請分享一件你自豪的事



----------


https://www.facebook.com/read.life/photos/a.10150140159875057.398453.403142035056/10154416436180057/?type=1&theater 

頑石點頭







其實你得到他直接的答案,承受鋒利的一刀,也許已是最好的結果。

「你愛他,他不愛你」這結論,作為好友已經跟你說了很多次。不過你聽不進心裡去,我亦知道你用情之深,已不是旁觀者用三言兩語就能把執迷的你弄醒。他不逃避,親口給你一個答覆,亦算是得體地給你一個下台階。有了這不會改變的最後答案,你也明白不應再糾纏下去,你是明白的。

如果你現在能夠冷靜回想,當日他要是真的在乎你的感受,絕不會對你的高興與悲傷無動於衷。由始至終,他都只視你如同事。你的柔情美麗並未讓他生出佔有的念頭。對你的反應,他無憂無慮。對你的主動,他未曾感動。要是你在他面前哭崩長城,相信亦不能令頑石點頭。


對啊,感覺從來不能等候。有就是有,沒有便不可無中生有。所謂愛的理由都是僭建的,都不會大於初見時潛藏的衝動。就算愛情能主動爭取,亦非靠卑躬屈膝掙扎求憐就能乞取得到。天下沒有一條可百份百擔保誰愛上誰的藥方,不是做齊了什麼剔滿格仔就能換到終極大獎。愛你的做什麼都不重要,不愛你的做什麼都不會重要。在他面前呼天搶地,儘管情有可原,但你要的不是對方的原諒與憐憫。其實就在他告訴你真相以後,再多的淚水與質問也是於事無補的。

他的心不在你那裡。


愛情應該是互相遷就,而不是一方屈就一方罷就。這是你曾告訴我的。是呢。他有不牽手的自由,你也有放手的自由。就看你什麼時候想得通,明白放過他是放過自己這個道理。

眼淚流不流,也許不是此刻的你能控制。只願你記得,他的心不在你那裡,這些不能倒流的淚都是白流的。你的傷心,除了不會換到你將來的開心,也不會賺回他由衷帶愛的關心。盲目的人在麻木的人面前,只能勇敢一點將亂麻斬斷,迫自己學習放手。追求以後,總會有終結的一刻。得與不得,昇華或揮發,都要接受,或承受。強求下去,自殘地以血肉硬碰石頭,你怎可能不難受?

你可能覺得,深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是天下最苦的事。他日你或會有新領悟。愛上一個同樣深愛你而不能跟你一起的人,其實更苦。今天擁有答案,看見出路,儘管千般不如意萬般不情願,至少還能明確地看見應走的下一步。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總比雙方糾纏下去,你又固執地迷戀下去,直至希望大到以為可執子之手同偕白首才發現有些血肉不堪擁抱,要仁慈一點。止痛也應該相對容易一點吧。

哭鬧就算讓你乞到他反應,一切都會轉化為反感。他愛什麼不愛什麼,你一眼便猜中,唯一誤判的是他最愛是誰,可惜我們都曾在自己的盲點中,為誰愚鈍為誰瘋。過程無悔,但有了結果以後,還是要move on。

苦戀之事,一個人衝進去,一個人爬出來。作為你的最好朋友,無論你有多痛心,亦只能為你痛心,而不能代你痛心。通透豁達成熟的你,願你記得自己,好好照顧自己。我知道,我的吻無法將冰心融化,我亦無法令你移情,要你嘗試去愛一個你不愛的,一直只視作為傾訴對象的朋友。你的心此刻仍屬於石頭,不是木頭。

擁抱,是我能為你所做的。
請好好為自己加油。



-----

早幾天偶然發現,又是林夕x澤日生。這首歌,先聽粵語再聽國語,最後還是國語為本,開始寫。林夕的詞寫得好,亦很淺白。歌也很好聽。

是的,愛了未必是福,不愛未必是禍。愛對了才是甜蜜。愛錯了比單身有著更多煩惱。有時,當下的甜蜜是有代價的。勉強開始,或錯誤地開始,未必比不開始好。相愛始終是一個很複雜的話題,要是人能如此理性,世上有不會有這樣多問題。人啊,始終都會有執迷的時候。錯亦早已鑄成。只是看我們最後如何修正,然後痛定思痛,從錯誤中成長,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Page重光日


這一天要記的事特別多。

剛做了一件自覺不肯定能否長做的事。

話說,晚上面書收到一位陌生讀者的來信。這個他原來讀了多年前的「加油努力支持你」,想尋找那個被消失了的Xanga,未果,輾轉地找到面書。很有心。這位我猜仍是學生的小讀者,給了我一點建議。就是,不如開Facebook page吧,那句話是:「容易分享文章之餘更能促進與讀者的溝通」。

這其實也是我寫文章的目標之一。分享文章,是為了互相啟發,互相勉勵。如有機會,互相感動,互有感謝最好。開page的好處其實很容易想到,只是自己總是很容易想到一些壞點。

最核心而自己仍未搞清的問題是:究竟希望自己的文字走得多遠,接觸多少人?因為我明白,愈多人看到,自然愈多人容易喜歡,愈多人容易反對與對文字反感。我自問未能做到絕對的我行我素。記得自己亦曾因為讀者的個人意見而糾結。畢竟,不想因為寫了什麼而增添彼此的煩惱。真的好想任性的說句:喜歡的便留下,不希望的便離去。總之最後「字罌」生產的美好剩值是正數,就可以了。

我明白既然是個人博客,筆者說什麼都可以。可是每想到有人讀到自己的文字以後有負面情緒,就會想:其實自己最初的要求只是很簡單。讓人隨機隨緣地遇上某段文字,再讀,會不會更好?

可是,始終不能否認,仍有那顆希望get connected 的心。

同日,竟發現自己的文章被一個內地網站轉載。而且都是沒有link的。不知這算不算盜文,畢竟那裡已經最少貼了好幾篇了,而我一無所知。一方面固然希望自己被知會一聲,但另一方面想,也許自己有一小部份文字對部份人而言有分享的價值吧?

做人要正面積極一點!

為此,我又重開那個已開了半年有多,封塵了的page。其實我明白遊戲規則,亦知道自己應該期望什麼,不應期望什麼。而根據我對自己的了解,很有可能在其天內因為胡思亂想而再多這page關閉。我不肯定。

不過又試試看,看可不可以盡量無視那一邊。

我只是希望有些文字能遇上能欣賞他們的人。總覺得,這是身為作者最光榮的一刻。像父親看見自己的女兒嫁到好人家那樣高興與安慰。嘿,父親總是覺得自己的女兒最好的,不是嗎?

而此刻的我,仍是不敢將自己的文章推薦給朋友。所以,就不可能有什麼大規模的所謂「宣傳」。就連叫最親最熟的舊友看一看的勇氣都不夠。一不希望打人情牌,二是希望他們會發自內心的看。三是,其實我也不肯定,讓他們看更多,是不是好。有時說了心底話,想到朋友知道,會尷尬。

只是想多一點點會讀的人讀,而不是想很多人知道很多人圍觀。

不過也罷。多想無謂。看能堅持多久。祝好運。



PS:
亦感謝幾米這插畫陪伴了我這麼多年。覺得這角色就似是自己的寫照。只是想到既然把Facebook page published,怕有什麼侵權的爭辯,所以唯有把它換下來了。現在這張,的確沒什麼亮點。先用著吧,看看有沒有機會找懂畫畫的朋友給我設計一個屬於「字罌」的logo。如果你有興趣,也請跟我聯絡喇!

再見了,雙面人。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你迫我like,我就唔like

好多人話,對Facebook like不需要太認真,而我亦一次又一次地嘗試認真解讀Like的意思。今次反而想起自己,有什麼情況會按下like,又有什麼情況,不按?

不知道是因為怕自己貪心,還是不夠大方不想躲在人群中做個吶喊助威歡呼拍掌的角色,有時候看到某種看似「需要like」的照片,比如說得到了一份好工作,到一間高價餐廳吃高價晚飯,或是誰送誰收了一份名貴禮物,我其實喜歡欣賞,但不想按下like。總覺得,自己這樣做,有點俗氣。

雖然總有例外,不過多數情況下,我都會選擇like我認為有meaning的照片與文字。又或者,是除了分享與炫耀與感恩以外,還有意思的東西。比如說某某去旅行,但他有特別的旅行方式,這個我欣賞。有人用心寫一篇日記,這個我欣賞。總之,愈來愈少為了取悅一個人而like。反而,是為了真正能表達自己,而like自己更like的人與事。

所以,我發現這些日子我愈來愈少like朋友的東西。是怕這一種「人情債」似的like。你like我,我like你,沒完沒了。雖然說到尾,人人都愛like,但我選擇了這一條路。我知自己少like人,別人也會少like自己的東西。我也不會覺得別人貼食物禮物的照片就是不對。畢竟Facebook也算是半個私人空間。執著「分享」二字,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分享什麼的自由。只是,我只敢偶一為之,以物質來得到別人的羨慕與祝福。長期發展的話,我還是希望用文字,用心思,用真意。

這就是我喇。如果我想like,我自會like。如果營做出一種氣氛,是非like不可的話,我卻會猶豫,甚至反叛。既然都有這樣多人前來為你打氣,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是真正的朋友,反而不想淪為這種夏迎春的角色。

但也可能因為,我對食物與禮物的興趣不大而已。

有著這樣的想法,我知道沒什麼人會為了我的like而lie。我正面地想,那些按下like的朋友,而至於這裡留言的朋友,在日記本留言與分享的朋友,都是喜歡內文,才會做些什麼支持我。我感謝他們之餘,亦應對自己更有信心。我們真的可以做到一些事情,實實在在地影響一個人。而不是我們的身份與關係,而不是為著不明文規定的標準與慣例。

用文字來表達自己,我個人認為,更適合我。

樂葉




上年秋天,京都鍬山神社地上的一塊火紅的楓葉,今天大概已變黑,成灰,化作春泥,歸根,回到樹幹裡去了。

又一個痛心的循環。

為何有些樹木會落葉?因為那種樹葉的葉背通常有很多氣孔,水份容易從氣孔中揮發掉。踏入秋天,降雨量減少。為了讓樹捱過嚴冬,上天讓那些美麗的綠葉會與大樹斷絕來往。缺少葉綠素的葉子在枯黃化黑之前,展露一刻的紅潤。然後便會離層,失重,掉落。成為樹的過去。

那年那株年輕的小楓樹,獨愛那一片葉。可是對楓樹而言,沒有美麗會百世流芳。畫一圈年輪,樹必須經歷與葉子的生離死別,才能成長。

樹啊樹,在冬天的你光脫脫的好不孤獨。這段日子你應該很寂寞。不過啊,儘管你與楓葉從此分隔兩地,但請不要介意你與他那段奇妙旅程走不到永遠。他離去並非因為你不挽留。有種分離你挽留不了。你只能大方的說聲再見,然後目送背影變得模糊。也許對樹齡很小的你來說很難接受,畢竟這是你的初戀,你愛得很深很深。不過相信,慢慢地你便會懂得。你會懂得用另一種視角,看聚散。

來擦一擦眼睛,你已哭得太多。眼角與心窩的淚要留起來,留給喜悅,留給下一個他。太陽照常升起,希望之光還是有打落在你身上。願你振作,時間會建議你信任感情。一生中,你會遇上很多葉子。萬綠叢中,或會又遇上令你心動的葉子。曖昧會在初春萌芽,溫馨在豔陽下綻放。你給他養份,他給你養份。嚐朝露,賞晚霞。亦會受到風吹雨打,有大大小小的爭執,無可避免。至於緣合緣離,是樹與葉所不能強求的結果與過程。

太陽底下無新事,大世界裡會找到別個吧。失戀也是平常,相戀亦是平常。重點是,樹幹深處,有落葉與你一同創造的美好回憶。你心深處的他,永遠都是獨一無二的,永不枯竭的一片淡紅的楓葉。

今天,你要習慣沒有依慰的肩膀。有天,你會習慣沒有對方奢侈的羈絆。請不要太過傷心,你與她畢竟成全了讓人感動的美境。那溫馨剪影有遊人拍下,由神社見證。然而,種種美麗的畫面有時很諷刺的,是為了慢慢鋪墊出分手的結局。其實我們都明白你的心痛。其實無論過了多久,誰也會眷戀初戀的純真與幸福。

亦別要再怪責那天衝口而出所造成的傷害。你的倔強,她的任性,都讓風帶走吧。留得住的東西既然有限,不如留住感動,留住燦爛。難明難看的的確發生了,相信他日回望倒會自淡然自嘲,不枉年少輕狂。樹搖葉落,是自己的心未夠安定。這是既定路程,樹人成熟的必經路徑。耐性與悟性還未夠將幸運延續,通向不變的幸福。

你要記住,樹會成長,少不了一路相隨的葉子。無論在樹枝上,在泥土裡,他都教會你很多,滋潤過你的生命,給你成長的養份。這一年,他刻劃了深刻的年輪。然而有木紋的樹,是有經歷的樹。愛過樹葉的樹,將留下一個秘密樹洞,保護著珍稀的純真。


然後,樹根不會停步,努力吸收新的養份,為成為一株更好的楓樹再次勇敢踏前。恐懼之時,寂寞之時,你想起樂葉,你還是有被一個他深深的愛上過。請讓愛心轉折成信心,無論天陰天晴,有雲無雲,你也會向著陽光,驕傲地活著。


--------


https://www.facebook.com/read.life/photos/a.10150140159875057.398453.403142035056/10154429618315057/?type=1&theater

值得

有些付出,為這某,我們說值得。
同樣的付出,為那某,原來不值。
但我們不後悔。失望透

事過境遷回想,接受了。懂得了。

不付出,又怎知道值不值得?
不先付出,又怎知道對方會有怎樣的反應?
為引玉而扔磚,既然有意願,便踏出第一步。

值,或不值
總算試過,總算做了。
如果值得,先感激。幸運的你,桃去李回。
這份人情是求也不求不來,迫也迫不了的,一份禮物。
收禮的人,並沒有義務回禮。
你歡喜的送人什麼,並不等如對方會歡喜地笑納。

要是我們付出什麼,得到對方珍重;
及後對方亦付出,而你同樣珍惜,
這是一個完極的福份周期。

你別錯過,這些有來有往的,小小心意。
一句話,一段話,一頓飯,一通電話。

但的確,有時我們付出了很多,期望太大
也會事與願違。對方出於禮貌的應對,讓你失望透了。

這就是不值得。
於是,於是,我們下次不為他付出,就可以了。

別讓一個她,令你不敢付出,令你不願再交出自己的心。

走錯的路,回到原點。走對的路,放心漫步。
人生不能重來,人生路小徑太多,成熟就是從錯誤中學習,
交教人心痛肉痛的學費,然後從錯誤裡吸收。

失敗十次,換上一次成功,就算是值得了。
失望十次,換上一次喜出望外,亦算是值得了。
失散再多,尋人告示竟能讓你重遇昨日某某,

生疏的問候,淡淡的溫柔。
有如路過蜻蜓,在湖上輕輕一點,
泛起了緩緩漣漪。

你說,值得不值得?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活著多好



早幾天聽歌,有一句是這樣的:
「活著有你多好」

就想到將這兩句放在一起:
活著有你多好
有你活著多好

這一種好,要兩個人一起活著,才算最好。

今天,如果你活著,有他;如果他活著,與你
這便已經很好了。親人,朋友,愛人,
沒有誰注定遇上誰,沒有誰必然愛上誰。

一個人活著,遇過千億生命。
值得你說一個好字的,又有多少?

人總有一死。又或者,別離了的話,雖生如死。
那個人活於另一時空,與你無緣。
所以,我們一同活著,一同呼吸,一同相愛,
這是多麼美好。

今天,當你唱「活著有你多好」時,心內想到的「你」或者不多。
他日回望,再想「有你活著多好」時,便會發覺,
有些平淡的相遇,並不平淡。有些感情,有些遇見,太值得回味。
句子的「你」,原來太多。有太多太多人,你希望再見。
彼此依然健康,活著,如能捱到重聚話當年的一天,夫復何求?

今天遇上的,明天可能遇不上。
今天說永遠的,明天可能永遠不再見。
將最好的說話,留給每個對你好的人。
將最美麗的笑容,送給每個你希望感染的人。
活著,無好無不好。活著而留下的痕跡,構成回憶。
那份感動,那些刺激,那些高低起趺,讓活著有更深刻的意義與目的。
人活著,為了向前走。向前走,是為了延長回望的風光。
活在當下,因為人能改變的只有當下。
活著多好,好在這一刻,你能遇上好人好事。

有你,不代表我擁有你。
有你,也許只是我遇上你。
有你,或者代表我認識你。
有你,很可能只因為我想起你。

下次,我們會以笑臉回應笑臉。
下次,我會張開雙手,把你抱緊而非將你推開。
下次,我會樂於接受你的祝福,並讓你知道你有令人鼓舞的能力。
下次,我會讓我們都更快樂。

生與死對我們來說,無疑太遙遠。活著與死亡,說得太多都只是概念。
而我們的交情,並未深得能跨越生死。但不要緊。
每一個人,每一個他與她,只要是友善的,熱心的,有緣的
我們都要在彼此活著之時,將美好的一面交換,留在心窩中。

生活是苦是樂,不只在一念之間。
但一念之差,會改變苦樂的比例。
一句說話,一個眼神,就能回報一份善意。
能將別人一時衝動或感動而生的美好,賦與永續的力量。

有你,有你,有你
我們要學會感恩,我們要學會在平凡與平穩中,
尋找讚美的最真實理由。

為了讓自己的世界美好一點,
活著之時,擁抱他人。讓愛與和平
佔領人心。

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百感纏心

記得從前寫Xanga的日子,有時寫完文章後,會不容許訪客留言。純粹是寫一篇,然後就只讓別人讀。跟Facebook有點不一樣。看過某段外國的文章說,我們其實就是被寵壞的小孩,而Social networking tools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長期需要他們的關注,於是久不久便會在網上說什麼。要是有誰留意留言,我們會在看到一剎那露出滿足的微笑,然後,要求更多,要多更密。我明白我們都需要別人的reaction。哭喊的意義之一,也許是要讓別人聽見,才有意義。只是,被寵壞了的人,如不自律自制,便會「自然而然」放大了寂寞與心痛。將抒發解讀成不能沒有回應的浮誇。這樣,對自己並不健康。

可是誰有能大方說句,我不要任何人的留言?特別在Facebook這樣的開放平台,人來人往。



這是想以No comment 的心態,悲情地寫幾句。我本人不會是個愁眉苦臉的人,只是有時候想得太多,將某些感覺放大了。亦只是如此,無惡意。



百感纏心。

我們在等待然後與然後的然後。希望與失望,都在正在來臨的某一剎那,分出勝負。
這段日子。算什麼。糊裡糊塗的點算著空白與空白。
有人說,人生有「運」這回事。什麼來與不來,講時機,講際遇,講運。
可是,人生亦不能活得只有等運到的覺悟。你總是要做什麼的,讓自己前進。
這天,你覺得,那運好像來了。如東風,打在一張白帆上。
你不知道風能不能吹到這裡,你其實怕一周兩周以後,氣流掠過,而你仍在海港裡,
繼續等運。
你太需要乘風而破浪。純粹因為,你記得你還是船。

沒有經歷過什麼, 又彷彿經歷了太多。
閉上眼回想,心總是被某些感覺,壓得重重。
被某種對生命的盼望糾纏著。
呼一口氣,在黑夜中,沒有人明白。
或,就算明白,亦沒有分別。

風起了。來吧。風快起了吧。
讓心中那些很多很多說不出的話,通通隨風而逝。
過去了的,快成過去。我想得太多,說得太少。
不想再在嘻嘻哈哈之際,恐懼運再次掠門而過。

我有很多正面積極為自己打氣的話,
等著要說。

------------------

人生總會有某幾個階段,對於人生好多要解答的核心問題,都只能答說:不知道。
這算不算是迷惘的階段? Nothings go right, 而你不知道有些別人知道的事情。

是嗎?

有些不知道,是不知道。有些不知道,是不肯定。有些不知道,是不好意思說,不好意思解釋。
有些人,很簡單。有些人,很複雜。有些問題,不是問題。有些問題,亦不是問題-因為尚未存在答案。
有時候,生活就是不停的「唔知」。在尋覓或等待的過程中,要說出自己肯定什麼其實不易啊。
如果你正處於迷惘的階段。

出口在,那條你對未來有信心的路上。
再迷惘的人,再「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或者都要相信,時間終會証明一切。
對時間要有信心,其實亦即是對自己要有信心。
這樣,你才不會被面前的壓力拖垮,才不會被目前的死局困住。
時間,會還你一個清白。時間,會給你一個機會。
時間線上,寄存了希望。總會,總會,在某一天証明了什。
而你從前一切的不知道,只是一個階段的一種答覆。
不知道的人永不知道。知道了的人也會有無知的時候,但,就不會在同一問題上再次徬徨。

人生,特別是失意人在失意時候,
停下來的,離開大道的,等等運與緣的,
除了努力讓自己重回自己心中的正軌以外,
另外需要的,就是對時間的信心。
對時間的信任。

此境此情,或者無論如何都不會是美滿的,不會令人令己驕傲的。
在低谷中,如何面對別人,又如何同時在別人面前,記住自己?
這些,誰也不知道。誰也不懂。人人有應對的方式。
而我們最終,亦只能依照自己的心意前進。

時間終會証明一切。
你真的要相信。如果你是值得的,如果你不是別人所說的,
如果你可以成為你所期望的那個自己,
給時間多一點時間。你會知道的,你會找到你要的答案。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從賭錢說到大學收生


在網上看了外國媒體有關香港人賭博的短片。當中有人說到:「當你失去了自由以後,再明白自由的可貴」。

對立於自由的是什麼? 極權?階級?責任?圍牆?或者都是。而片中提供的答案是一個字:癮。

上癮了,人就不能不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明知道有問題,明知道有後果,可是心癮一起,束手就擒。

你有選擇的自由,卻沒有拒絕的自由。你有將難受的不智的種種合理化的自由,你沒有走出框框挑戰心魔的自由。

自由人的對立面是一個個奴隸,被什麼東西鎖起來,被某個主人奴役的奴隸。接受不平等條約,在某種不能改變的天條下,

默默的生活。

香港人,金錢至上。華人,利益至上。你或者會說,天下烏鴉一樣黑。但其實不然。人人愛貪,基因裡有賭性,可是這國家這城市,卻是將錢放在最前的地方。從小開始,這裡的氣候與土壤,都是種著一株株向錢的葵花。無論你願意,或不願意,我們的腦袋總是向著那閃閃金光。從家教,到學校教育,我們都上了錢的癮。有錢就做,有利益就學,有價錢的是上品。這是消費主義社會下的核心價值。賺盡,買盡。富盡,樂盡。有時候所謂的樂活與自由,亦是建基在形形式式的消費裡。

其實買股票都是一種賭博。其實有很多職業的本質,都離不開一個癮字。讓人上癮,然後在你的癮中獲利。我知這樣單說金錢的壞話不太公道。然而,我個人以為,我們多數人就是這樣長大的。愈低層的,愈不能和錢作對。可是很有錢的,其實也是換另一種方式來賭博。目的是,讓價錢上升。身家,樓價,市值,剩值,總之通通升升升。

因為賭博而做了金錢的奴隸,或者算是最痛苦的大奴隸。可是成為消費主義下的小奴隸,又有多少人察覺到?

又或者,我們知或不知都好,總是身不由己的。

早幾天又聽說過,外國某某最有名的學府,最頂級的學科不是金融工管,而是文史哲。我就想起,學問本來並無價值高低之分。只是若考慮到應用層面,那就要看一個地方的核心思維是短視或具遠見。意識帶領規劃,塑造城市的面貌。今時今日一個讀農業的大學畢業生,在香港能做到的實在少之又少。你說得出的「體面」的「有前途」的「能養家」的工作,都是直接與錢有關的。買錢,賣錢,買買賣賣,sell,market,fund;sales,marketing,funding......到最後多數人都走向整個職業光譜的某一小段。

所以才有所謂「乞食科」的出現。不是沒有價值,而是換不到有價錢的東西。有時我想,社科這裡的科目在大學收生要求其實也算是很高的。社科之所以被重視,也許是因為從前英治時期,英國人對這些人文學科的景仰與尊重,至使一個個讀政治社會學心理學社工的人能夠與專業人士,如律師醫師工程師老師等並駕齊驅。現今情況是,愈來愈多人說Ive讀工管的比大學讀文科社科的還要「好」。著眼的就是畢業後的薪金。既然如此,大學不如「反映」實況,不如讓大學各科收生成績與畢業生薪水掛勾,這樣會不會讓年青人與其父母少一點誤會?這樣的話,讀Ive的入學資格很可能要比入大學為高。

這樣說其實是有諷刺的意味。誰叫我們讀書是「只」為了賺錢?

我想,為何社科收生這樣高?是根據學科的「名望」,還是能夠讀到這一科的「學術要求」?又或者換句話說,在香港實際應用層面比較低的科目,為何收生分數需要高?

如果這城市真的講實際,就應該連進大學這最後一關都實際到底。幼稚園收生分數高低,在於畢業生能夠升讀優質小學的比例。小學收生分數高低,在於畢業生能夠升讀優質中學的比例。簡單說,大家都收將來有機會考得高分的學生。那麼大學的標準又是什麼呢-直線推論,又或順理成章的,就是收將來有機會高薪的學生啊。所以主觀說句,「愈搵得多錢愈難入」,是很符合這城市的民情。

所以沒有人會明白為何在英國讀哲學要很高分數。我們會說,嘩讀哲學,比我都唔讀啦。都搵唔到食。

我好奇大學收生的門檻標準。或者下次改革之時,或者可以將務實進行到底。在我們與這城市真的容得下另一套衡量個人素養與質素的價值觀時,再反思現在這套標準是否「有效」吧。

PS: 有趣的是,當我這段話放在面書上,大家好像讀不出有諷刺的意味。連我自己,也愈讀愈覺得,其實這建議也可行啊。

可是如果有天,醫生只有很低人工,那麼在這收生標準下,成績差的都能做醫生,那麼將來可能會醫死人啊,怎行?
於是,我們知道一個學生的能力是能影響他能否進入某個學系的。我們知道醫生不能醫死人,我們明白傳媒不能寫錯字。
那麼對於那些實用性不大的科目呢?比如說,一個能力低的學生讀社會學,他解不通讀不懂,將來也不會做社會學家。
這樣的話,who cares?


為此,不如修訂。將學科的實用性-職場上的職位空缺與畢業生薪金訂為收生指引第一大標準。畢業後有野做而且人工高的,收分最高。畢業後乞食,就算有得食都食唔飽的,最低分。這樣,家長們會滿意嗎?

這題目,其實愈想愈有趣。甜的,酸的,苦的,百感交集。

文人比商人更高貴更吃香的時代究竟是怎樣的?啊!中國古代好像是這樣的。這樣活著,是否會快樂一點?簡單一點?

說著「癮」,愈說愈遠了。其實還有對愛情的癮,對某些念頭的癮,都是令我們這些自由人,活得沒那麼自由。不過當然,你或會想,其實活得絕對自由,又是否生命的意義?人人生命都要有承受過某些重量,支撐過某些人或概念,才算是對這世界有貢獻吧?

再談。

外媒短片網址:High/Low - Witness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給放榜的幾句


另,很快又放榜了吧。

當年,還是有很多中學生讀者。現在我想就算有,大家都在讀大學了吧?

但如果有,或者不知怎的你剛巧走到這裡而看到這篇文章的話,我想跟你說:那年,我升不上大學。我最有信心的中文,「只」得一個C。

我徬徨得哭不出來。還想著要怎樣安撫家人。但也是因為那一關,我才有機會進了我最想讀的大學,讀的最想讀的科目。過程有奮鬥,有很多我已忘記的苦。但肯定的是,我這一生在中七失敗那年,並沒有完。

我只是想說,一切都定了。試已考了。好的,壞的,都改變不了。接到成績後,開心,傷心,都改變不了。注定的了。

這條通往羅馬的路斷了。很可怕。我明白。

但同時,這也是一個最好亦最必須的機會,去讓你想清楚,你究竟想去那裡。你是否還想到羅馬?還是只要到意大利,威尼斯也很好。這條路未完,那一段路被封了,就轉向,再証明自己。

是,前提是,你不服輸。

我很感激自己當年的勇氣。如果當年的自己像今天的自己那樣猶豫與恐懼,大概我不可能成為一個有出國交流經驗的筆者。但危出現了,機緊接,接機的是勇敢的人。勇敢,而且要堅持,才能走過去。証明自己的力量是很大的。

至於升得上大學的,恭喜你。

升不上的,前事不提。安慰的說話未必有用。冷暖人情,患得患失,中六生就要學習如何面對。但不怕,舊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而且,我們和你們一樣,都有難關要過。我,還是不停在社會大學狠狠跌倒又跌倒。我也傷心,也在尋找一個証明自己的機會。

不容易的。

話聽得再多,路都是要自己行。走下去的原因,走下去的動力,只能由自己提供。
加油努力支持你,素未謀面的人,記著,沒有人等你,沒有人特意安慰你。
是你要相信自己,急起直追。是你哭了怕了以後明白,只要一個機會,你願意give a try。

同一個錯誤,不要犯兩次。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愚公的心事


其實創作不單要靈感,要有想法,更要有勇氣。
生活的瑣碎念頭,或者存在值得被記錄的人生意義。只是組織羅列不易。創作又如賭博一樣,全心全意將小事化大,到頭來可能只是縱情的無事呻吟。寫過的字,迫出來的情感,被凝聚成一篇文章以後,就被冷落。所謂有勇氣,就是有勇氣將它們帶來這個世界以後,又要他們相信自己已被遺忘。

是呢,浮誇是為了確認現在存在著。發聲是希望被聽見。創作,又是為了什麼?儘管我仍在路上,走到某天,一時心軟,或狠心認清現實後,都會想給自己一個實在的,可持續發展的,創作的理由。心口那個勇字,究竟是用怎樣的墨心寫成的。

請原諒我的無知與幼稚。在舊居Xanga寫作投稿的日子,成功擺設了單機寫作。望著那可能有水份的訪客人數,彷彿就有了走下去的一點原因。只有有誰看過了,我的自我滿足機制自會善後,或者有人讀了喜歡,或者有人讀了有盼望。「或者」,是創造希望的咒語句首。人夠正面,就可以了。

說起創作,是因為,有朋友往網上某些平台投稿,看來挺成功。

隱姓埋名地寫有一好處,就是你可以假定,無論喜歡你與不喜歡你文字的人,都是以事論事,不因交情深淺而調整觀感。他告訴我想投稿時,我聽得出他心內有一團火。想試,想創造的智慧之火。我很為他高興。特別是首次以自己筆名投稿,得到刊登,看著形形式式的統計數字,逆向反証「我得,我可以」。一不離二,二不離三,創作就是這樣順水而流,愈來愈快,愈來愈興奮,直到某天幻得幻失,重新反思自己投稿的意義。

而我,亦老早想好了新名字,一直想扔下這個自己,然後重新做人。可是,才發現自己勇氣不夠。又或者,我已經將最寶貴的一切存於這裡。我心內的能量,都需要用作維繫這裡。未敢忘舊,所以貪新亦只是一個貪字,停留在想法層面。

朋友說,我也繼續投稿吧。當下沒說,可是我卻清楚,自己跟他的最大分別是:他可以為了投稿,圍繞一個主題,要寫便寫。我,卻是隨興得很。寫了,覺得可以才投稿。朋友勇於多線發展,而我卻是會安份於單機寫作的筆者。

我知道自己與他不一樣。同時,又有點點不甘心。如果我是他,如果我有他的勇氣,或者會少一點看似多餘的反思。
如果我真的有盡力去留住創作的勇氣,或者不會久不久便停下腳步,問自己走下去的原因,以及下一步要走的方向。

我想,如果我可以多開一線,或者是以「音樂」為核,去寫一些與音樂有關係的文字吧。但其實這與我最理想的創作模式有點出入。我最希望的,其實就是這樣寫,什麼都寫。我不過濾,但交由有心人過濾。讓他們決定帶走什麼,讓他們決定留下來或離去,何時留言,何時轉載。

這大概太貪心。我知,不自量力。

於是,有時候人生在世就是這樣的了。做著很多不討好的事,事倍功半的堅持著嘗試著。很多人說,這樣值得嗎?與某某相比,人家都能怎樣怎樣,你這樣做又有意識嗎?當下,當然就有意義。因為意義總是有的。但人嘛,多多少少都會往左右看,比較一下,就知客觀上自己不算好。但,無奈也好頑固也好懶惰也好,就是學不了別人那樣。就像早已鐵定了,喜歡做這些自己並不善長的事情。你明知效果不怎好,但因為「喜歡」,又或者依賴了,長情吧,便繼續沒什麼效果的,繼續做。

愚公移山大輩子,看見旁人在山中炸穿一條隧道,幾年便能在山與山自由穿梭,那會是一種怎樣的怪感覺?

這一年,由上年八月至今,過得很特別。是大於難受,多於難受,很陌生很脆弱的一年。或者是適應力太慢,其實到了今天,我還未完全放下Xanga。我很難放下那些對我好的人和事,是因為自己太貪心的緣故。足足一年,三百多天,持續地迷惘,由生活,到網上;由做人,到寫字,環環相扣,反思的是完整的一個我。無力之時,只敢反感。反感自己某些,反諷自己某些。且進且退的,走到現在。有時,就像今天,會停下想,究竟怎麼了。既然事倍功半至此,堅持的理由是否充分?所謂的放棄可以不是完全放下。決定「離開」,意味著寫少點,寫精點,寫疏點,寫得淺一點。簡單說,付出少一點,離去易一點。

但又想過自己說過,想起認同自己的人說過:這裡有難得的「堅持」。而我,的確只有堅持這一點而已。

早前有朋友在面書做了一個Page,經營不夠半年,當初幾乎每日一文,現在看來是荒廢了。我明白也體諒。我本人也嘗試在面書出Page,連一個月也捱不夠,就自收了。這也讓我了阿Q的想起,原來自己也有堅持過,不也很好嗎?

但當我想起他頁面的文字每篇都有幾十人讀過,而我又總是自言自語而不改變改善,冷靜下來又動比較的念頭:堅持下去的絕對平庸,與一時三刻的大放異彩,誰更有意思。

以日記的形式,單機地寫,寫了不只十年了。就當從投稿開始,亦五年了。其實客觀而言,有沒有一個成就的標準?一個寫了五年的普通人,究竟看到什麼,得到什麼,然後便能跟自己說:這五年的光陰,這些字,這些心血,都值。

又當一個人畢業了,畢業五年,其實又應該得到什麼呢?一脈相承,想起就會迷惘。特別當你看到很多根本從來沒有寫的人,都得到你想要的種種。你會懷疑,雖然自己不會後悔開始,但會嘆息自己可能一次又一次錯過告別的時機。放手的時機。重新開始的時機。

我捨不得。離去了,我還有什麼光榮的感覺可以送給自己?

到最後,我又斷斷續續的,寫完了。愚公寫字,我就是這樣。希望事情快一點轉好吧。

ps1:沒什麼,純粹想推一推自己一篇舊文章。我發覺,這種自寫自推的愚公行為,類似自給自足的勉勵系統,已經不下幾次讓我喜歡自己。我好奇,自己舊日能寫到這樣的東西,為何今天不能呢?就這樣,占占一番,又傻傻的在一個人的房間,寫。
http://capthefun.blogspot.hk/2012/08/whats-going-on.html

嗨!繼續努力!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男共女的事

1。
有沒有發覺,有幾位知名作家筆下的男與女,都是男孩與女孩?
沒有男生女生,更遑論男人女人。

令我聯想到從前自己一篇文章,有關「有一個男孩愛著那個女孩」這句。
其實,都是女生更希望做回女孩,大於男生想做回男孩吧?

於是,就想到有一些文字,其實是針對特定性格群組的。

2。
關於風度。

其實一個男人有沒有風度,有程度之分。不同人看有不同想法。

而我認知的風度-其實我並不了解風度。
我只是覺得對男對女,都尊重,就可以。
不用刻意對什麼人好,我想這也可以是一種風度。

比如說讓座,或讓別人先出入
其實對男對女對老對幼,都可以做。
心中就不覺得這與風度有太大的關連。
純粹覺得,力所能及,舉手之勞,而已。

有些問題,太刻意去因應男女不同而決定做或不做,
會愈做愈亂。
不如回歸自己的價值觀,對朋友,對陌生人,對愛人,對至親
是怎樣做,便怎樣做。

你說這是風度,或沒有風度,亦可。

回想從前,好像真的沒有上過一堂「風度課」。
為女士拉椅背等等的禮儀技巧,其實都是道聽途說。
曾經也會很刻意希望成為一個有風度的人,
今天覺得,做個有禮的正常人已不錯。

到最後,我覺得風度都是額外加分的。
就是,正常時候大家會做,但假如他不做
始終不能反過來指罵他。或者他忘了,他者他不容許。

在女強男弱的香港社會,講風度,就如白皮書解釋基本法一樣
隨時間,隨心情,隨環境,有不同解釋,不同演繹,不同標準。

有禮,是普世價值。
如若你無「風度」,裝也不能裝一輩子。
心地善良的話,人與人相交其實可以少拘小節。
能夠看穿別人的「無風度」,鑑別出內在非一般的個性
其實是你有氣度。

太執著別人對自己有沒有風度,那是瘋度。
男共女,先學心法再講技巧。有了尊重,才來說風度吧。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你那 棄置的家

縱使你離去了    我還是不時回到
你那  棄置的家

去探望  
麻木的篇   沉默的章
堅強的句    孤獨的字

去 你棄置的家 探望你
門牌沒變 擺設沒變

你還記得 你的家嗎
你的家貓 你的花

釘在水松板上的 名信片
多於一打

縱使你離去了  我還是不由自主地
重遊你那 棄置的家

不作一聲 你走了
停留在二零一四年
這個家  沒有主人

只有  你已忘記的客

探望
你 的名字
你 的文字
你 的往事

人去樓未空   思人才睹物
我常盼望  有天你回家
發現門內八號半的鞋印



會微笑嗎



或者,我只是愛你的家
所以從前 愛屋及烏
縱使你離去  儘管我快忘掉家的主人
也許家的主人已忘了我

仍是我愛的家

這是我與你之間  最後的羈絆
想念與懷緬中間的木橋
如若有天我忘了旅館的門牌
但願塵封的文字,都能通往極樂
或轉化成  靈感
回到你心中

有關青春的  思想的小擺設
仍是齊整地放在你那  棄置的家
你不在了  你長大了

這個家  什麼都沒有變
離家出走的 勇敢的你  

也不應
大變

我是如此  盼望
你安好

與你的家  仍會再見
讀你的舊信  就會想起窗邊的木桌
聽到琴音  就會想起膠箱內的唱片

木桌會被蟲蛀  塗層會被時光刮花
總有一天,回憶與承諾
都要守不住

或者
才是最好的結尾

或者你棄置這個家
是為了  放棄這段

愛情        友情
俱往矣


情不再   人不在
客人  也是時候離開






卑微而偉大



今年世界盃四強戰,巴西輸給德國一比七後,大衛雷斯賽後說:「我只想為同胞們帶來幸福,但我卻令他們受了委屈;我希望將笑容掛到每個人的臉上,我要用足球令大家快樂,豈料結果竟是如此。各位,很抱歉,我對不起全世界的巴西人。」

英譯原文其實更有力:
"I just wanted to give some happiness to my people. To my people, who suffer so much already,"
 "Unfortunately we couldn't do it. I'm sorry, everyone. Sorry to all Brazilians. I wanted to see my people smiling."   "Everyone knows how important it was for me to make the Brazilian people happy, even if just because of football."

一個看似卑微,但其實非常偉大的願望。世上有一班已經受過太多苦的人,對自己有期盼。足球對於巴西人是如此重要,作為一個足球員,他「拯救世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為痛苦的人帶來一場精采的球賽。一場膀仗,帶來的是無形的希望,是民族的自信與自豪。又或者,巴西人明白,世上沒有太多他們能取勝的擂台。比國力,比生活指數,他們比上不足,總是被其他地方比下去的。唯有足球,他們能以皇者自居。

一個球員,努力踢波,當然是為了贏波。可是為了什麼而贏波呢?我想未必人人也會有大衛雷斯的答案。他說:我希望看見我的人民笑起來。

將快樂帶給別人。

當我讀到他這番話後,有為他感到難過。大概他曾經對自己有過很高期望。當他預視巴西人因為自己隊的超卓表現而笑,心內想必有難以形容的光榮感。只是希望愈大,失望愈大。想到國土裡多少人因為自己傷心,這種精神壓力,一定令他很難受吧?

我不是足球迷。純粹為他這句話而感觸。

來源:按此
圖片來源: 按此

成長‧工作‧地雷陣

關於成長。關於工作。




1。
Hope>Help.

人愈大,感到Helpless的時間愈來愈多。但再壞也壞不過Hopeless。儘管很多時候,在困境面前得到救助才是希望的來臨。又很多時候,有些問題真的不易解決,留下來就要面對不能曖昧不能迴避....但,就算難受,如有理由,始終要守。

2。
朋友曾跟我說,我們都在吃苦,但要有一個值得吃苦的理由。


那種苦,不止是難吃,而且還教人難受,吃不消。那種苦,叫做壓力。壓力有太多種,而生活的壓力往往要比生存的壓力為大。工作就是充滿壓力地雷的戰場。愈往前走,愈覺壓力不止是地雷,還是手雷。步步為營之餘,也要留神左右前後。成長是你已經走進地雷陣,已經走過好一段路,炸過了大難不死,才來到今時今日這個位置。前路還是難行,日子也難過,可是你能回頭卻不能走回頭路了。或者說,不是不能,而是難了。來到今天,卻自動離場,不就是前功盡廢嗎?

但如果不退,就要進。要走下去,就有不能不面對的壓力。有時想,這麼難受,這樣大壓力,何苦犧牲自己的健康?走了,會有一天新天地。可是成真就如走進地雷陣一樣,不是簡單的一個進退決策就能解決問題。換句話說,有些屎注定要吃,有些苦不能不捱。

很難受,很難受。我知道。

叫你留與叫你不留,都是不夠同理心的。朋友又說,此情此境,或者應放一放假。怪我太實際,理性被放大等於不近人情:假也不是那麼容易放的。是否真的放了假,事情會變,心情會變呢?

我也不知道怎樣的決定才算最好。我只是親身經歷過,旅行不等如散心。

這無解的受難狀態,但凡經歷過的,都會明白有多難受。受得了的還好,只是吐糟抱怨。最怕有種人每天都感覺自己再守不下去了,強烈的無助感會迫使自己求援-而注定無果。離開是唯一出路,但離開卻未必是一條好路。我懂得。為了更上一層樓,便不得不硬吃命運的重拳。為了留在擋台上,所謂防禦就是受挫。成功需要付出代價。這是一個要為成功而努力的年紀了,代價就是吃苦,代價就是承受巨大的壓力。

你說值不值呢?通常我會說不值。但慢慢長大,明白值不值不易說。別人如是,自己如是。為生存,可以要求很小,活得很簡單。可是這個城市,誰不是為了生活而活?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家人,為了家人的將來,都在努力支持著,堅持著。

有了吃苦的理由,苦不會變得沒那麼苦。有了堅持的理由,純粹為自己留下多一點點的希望,希望可以一天一天的支撐過去。

我不知道可以怎樣安撫朋友,我甚至連自己也不能安撫。再多言下去,要不口不對心,要不將悲苦倍大。都不好。

說到最尾,如此悲傷告終,好像不是太好。畢竟,難關再多,還是有人能過。有些難關你以為自己過不了的,最後還是過了。難關在前,離開或留下,真的難說。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任性多少次,但我想,我會相信自己的判斷,到最後我也會將健康放在首位。「崩潰」得太多,始終要由自己決定,要不要玩下去。

骨子裡,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預留「離開」的選擇。我們始終要在「堅持」與「離開」找個合適的轉換時機。

決心要守下去的,坦白說,我也許不懂安慰你們。因為我害怕。我不懂面對,所以不會有叫你撐下去的理由,我不會為你帶來堅持下去的希望與力量。很抱歉。但我會支持你們,我為你們而驕傲。我知道上天是公平的,你守得下去,你能守下去,總會有回報的。而沒有守下去的人,選擇了即時的安樂,但也放棄了將來的美滿回報。希望你們記得,能守下去,你們將會比很多守不下去的人得到更多。這會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原因嗎?至於犧牲多少才算值得,這個我也不能多說了。

「加油努力支持你」這七字,也許過時了吧?
問心。我最由衷的一句是:守不下去便離開吧。記得在再受不住難受的一刻,有離去的選擇。
進是死守,退也是守。
但留下的,一天一天評估,一步一步走。你信,你能,你哭,你累,然後你証明了,你可以。



後記:

如有時間,請與我回到過去

2010年
加油,努力,支持你。

2012年
醫道

2014年
這一天,這一篇。也許我們都變了。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寫遍心聲的記載


忽然懷念MSN。

是夜,忽然想重看舊居網友給我的留言,可恨Back System只將文章與文章內的message存底,那些獨立的message卻找不到了。

嗯,其實應該早知道的。只是再想起,還是有點不快樂。很可惜,很想再讀一次,你們曾經給我的意見,替我打氣的說話。

一不做二不休,回到舊居的留言部份看看吧。那時候,我還是中七學生,還未投過稿。才重新記起,從前跟中學同學很熟。而且還有一些朋友的朋友,校外的朋友,會閒時參觀留個言。當中,大多數已經失去聯絡。反正沒有任何一個會出現在字罌。

我想,如果我仍是中七生,這個時候會做什麼呢?應該打開MSN,看看誰在線,有的沒的跟朋友吹水。當然,我也會在大家的網上日記中潛行,一如以往只讀少留言。

其實我知道,一直也有有心人,各方好友,以留言示好。很久以前,我已知道如果只收留言而不主動到別人網誌主動留言,友誼注定要淡的。回望從前,原來有很多人一直也很好,在那些日記中留下足印,只是自己也許太被動,太保守,或者太懶太刻薄,話大多都只能以回覆的方式講出。未幾,友情當然會變淡。加上大家工作的工作,升學的升學。在大三投稿以前,這裡有一段無人路過的日子。

原本想怪自己,可又想到時至今日,自己還是CD rom。這樣的怪,好像意義不大。雖說有些壞習慣,有心就能改。但,這習慣這根性實在習慣得太久太久了。那怕現在想改,亦不復見當日的情境。是的,沒有如果,有心的話沒有如果。只能懷念。

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心理,但想感謝那些年給我留過言的人。我也提醒自己,不要因為說了句感謝,就渴望多聽一遍從前的說話。

中七的我,應該在MSN吹水中。今天沒有MSN,原來我沒有什麼吹水的途徑。當我想了解一個人,當我想被別人了解的時候,原來沒有什麼方法。是我太老土嗎,還是人人大了都一樣,好像愈來愈少communicate?少了吹水,少了說點不著邊際的東西,少了聊星座,少了講未來。所謂少,近乎沒有。我很想double click某人的頭像,重讀對聊的History,然後有的無的打句Hello,做緊咩。我不知道電腦與電話打字的分別是否這麼大,但我總是習慣在電腦跟友好聊天。

或者可能因為我總是打得太多,打得太長。

早前跟友人飯聚,講到自己小時候「好多野講」。被他重新提起,我再記得自己有一段好多野講的時光。說話也好,文字也好,都愛說不停。文字中的自己,總是非常不到題非常長氣。但我又幸運地,一次又一次遇上不介意我長篇大論,甚至以長文字作為記認的朋友。聽著,就覺....不懂形容。大概我的本性就是愛說話,愛分享,愛想愛寫。不過長大了,平台轉了,身份變了,也就再不能「說」那麼多。不可說,亦沒有太多可以公開說。不值說,還有更多不應說。於是想說的,有很多都留在這裡。

請別誤會我在呼朋引伴。原來中七那時,我寫日記是沒有「自言自語」的感覺。文字中,總是有很多明顯的受眾,就好像我肯定有誰會讀,讀會留言似的。啊,我真懷念那種感覺。不覺我又知道,我只會懷念,沒有好好珍惜。有太多謝意,放在心中。枯萎。

中學那些年的大事小事,因為有被記下,今夜瀝瀝在目。多年前的留言,今夜重讀,仍然窩心,仍然為遇上這樣的客而感恩,亦有感慨。

今早聽了一首歌,聽得自己很感動,很感動。有些話,有些千奇百怪的想法,有些感受,有些無理的要求,好像都再不易說出口了。有幾次當我遇上朋友,我也不知道話應該從何說起。有時,想說大家也感興趣的話,說一些說完至少不會減分的話。-是呢,從前我覺得,不切實際的說夢話,分享見解,是會加分的,是優點。有過客說過,覺得我是一個有想法有很多感受想分享的人。今時今日,我不肯定自己在人前是否如此。又或者,我一直希望成為這樣的一個我,而與中七相比,今天彷彿與目標漸行漸遠。

其實也沒什麼。可惜我愛懷念。聽這首歌,我想起很多很多。到最後,也是感動的多。

「哪知你只要大門願開放,只知你畫了畫一屋放」

「我多麼了解你,無需說話」
「我愛的你,言語都恐解說錯」

靠文字去 寫遍心聲的記載

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寫到哭了



早前看了志雲飯局有關林夕的訪問。林夕說到他曾寫過一首歌,邊寫邊流淚,那是梁漢文的「七友」。

七友這首歌對你我都不會陌生。從前聽,也許捉到了感覺,可那感覺只是表面的,片面的。直到聽到填詞人親身剖白,有了背景,有了最原始的情感,再聽就有更深的感受與體會。

我的理解是,不妨就當林夕是歌曲裡的主角,他是詞中那個總能以理智勸慰他人的小矮人。如果你明白「最開心的人」真正不開心時更不開心的話,如此理智,被友人視為情感社工的他,在自己痛心時卻找不到能勸慰自己的朋友,天下之大唯獨自己感慨,自己默默承受,有話無言,不敢呼天搶地,心又在無聲掙扎,徘徊於自制與自殘,自救與自虐......我想說,我有一點明白。

談天論愛,慰解他人並非本性。只是既然生來對情感敏銳,又有了經歷,見她歷劫,為友者力所能及,也會安慰幾句。不過,有時我們亦只是在勉強,在振作,嘗試從他救中練出自救的本領。從別人的情愫滋潤枯竭的心,也提早為自己抄錄一份慰解他人的說話自用。對感情,既有無所謂的大方,亦有無可奈何。

有情人變成失戀者,患難時想起自己,失了愛情,想起真友情。一個又一個小矮人,因為悲劇忽然與白雪公主親近了。呢喃「沒有情人時還可自愛」,希望她捱得過,希望她受得住。助人之時,忘了自己亦要人助。其實心底有多暗,暗得連求助的勇氣也沒有。在別人面前,可以事不關己地冷靜分析,旁觀者清疏導緣裡機關。誰知道,這是最奢侈的優點?助人之愛心,有時只是被扭曲改造過的痛心。

記得自己也有權利愛人,可是誰有義務被愛?只能為人操心,誰又會為你掛心?



我想最令人痛心的是,當你快要崩潰的時候,你找不到一個願意幫助你的朋友,又或者你有很多願意幫助你的朋友,但你不知如何開口,不敢開口,不想開口。有時,很多時,很多都想有人懂得自己。明白自己不是想不通執迷不悟的當局者,可也不是完全沒有情感包袱沒有眼淚不會心痛的局外人。人來又人去,同病相憐,無病不見。明白的。只是寂寞時就不想太理智,別人需要自己的時候,我都在。我需要別人時,我需要溫暖時,人又在那裡,安全感又在那裡?



有人可能不明白,或者未曾體會過,究竟邊寫邊哭是怎樣一回事。坦白說,我亦很久沒有寫過令自己流淚的文字。多數,是因為自己想流淚,所以才寫字。但從前,我試過邊寫邊哭,故事到了某一節,想起筆下的主角,想起自己,心酸得要死,於是真的會寫不下去。未必是因為自己寫得好,而是太無情地寫出了自己的軟弱。無助的作者,卻主宰著故事的下文與結果,異常諷刺。

我不知道有誰明,我不知還有誰明白。我不知道應該對「七友」裡的主角說什麼。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永遠幾遠



那所謂緣份,你我都有過。開始過,也算是緣。
緣盡,話別再回望,遙望,有沒有明白到什麼?
此時此刻,竟有快感,痛得冷靜,實在太奢侈。
快感在於,將亂麻斬斷。快感在於,知錯,然後勇敢一點
看結果,証實結果。

你有試過愛到失戀。
你也試過,在相戀以前,讓失戀發生。
你也像我一樣,曾走進愈愛下去愈愛不下去的迷霧。
你也在回望與遙望之時記起,離開只是自己提早將結局看穿。
有什麼要怨?

半寸那還遠,有多遠。永遠,又有幾遠。
拉近距離,會看見距離。解決問題,會發現問題。
一開始,熱情只容人知道大概,是伸手可及的大概。
冷了,懶了,了解多了,誤會少了,
才發現跨不過銀河。
半寸的運氣,半寸的緣份,不夠就是不夠。
進尺容易,進寸難。就像兩塊不能相吸的磁石。
那空隙,存在無法填補的空白。

多長情,也沒權憑著愛去換愛。
愛情,不由你我隨意挑選。愛,或不愛,都是自己的決定。
不合意,或發展不似預期,也不能換愛。你不能為了避免受傷,
將將這份愛轉移過戶到另一個人身上。一但失去,你將完全失去。
付出愛不能也不應是被愛的條件。
合則來,不合則去。情感注定要被拉扯。

提早將結果看穿,只是為了彼此都理智一點。
少一點投入,少一點付出,盡早離開悲劇現場。
這半寸的存在,代表彼此並不適合對方。
最多也只能相愛,卻不能相處。交得出愛心,交不出信心。
有的是友誼與禮儀,滿足的是好奇心。
第一關過了,第二關又如何?
能夠成為好友了,曖昧又如何?

誰放不開,誰又放得太開;誰有心,誰有的卻是機心
愈走愈近,愈看愈清,愈想愈通透。
人愈聰明,勇氣愈少。愈能捱苦的,愈怕吃苦。
宥沒有試過心酸?酸得發覺良辰苦短?
酸讓記憶永遠流傳,酸取代了痛,刻記著過去。
愛甜也怕酸的人,記起,不要逃避。
因為怕痛,所以痛。因為不願離別,所以探求能否不離別,
最終,終了。

一次又一次為了一吻,
在過程中反証自己只是浮雲似的稀客。
從那天起,長情過,便長情不了。
以為捱過那傷感,便再不怕重傷上心。
但╴原來還是會怕。
沒有信心,愛是不會完整的。
你也好,他也好,都不能在愛面前卻步。
都不能跟愛談判,討價還價。
你無權與感情達成協議。
你與他,都只能因著信心與愛心,勇敢地坦白地,
試一回。

起步永遠合襯,
結尾沒人可挑選。

太早留意結尾的,往往看不到結尾。
張開眼,誰能情深一吻?

於是,分別以後,你回望過去一次又一次別離。
是為了乘機再造時機嗎?你不知道。今天的你不相信,但想信。
你明白,眼淚不能計算。尋求人選,成為人選,少不了兜兜轉轉。
不過,心酸的你告解:不怕失戀,怕自己愛得不夠盡。
不敢重提曾經長情的詳情。只想說:愛到心酸,重複犯錯,重覆苦戀
真的不好受。亦會想,不如忘記永遠。那永遠有幾遠都好,都不重要了。
有力氣開心,無膽量傷心。想負責,又心知負不起。
請明白,遙望著那所謂緣份時,人會對緣份麻木。
彷彿看見它靠近時,甚至,會恐懼。

所以,失戀才有奢侈的快感。

能夠好好去愛,有人說過關鍵不在人。
不在於遇上適合的人,而在於自己的適合的心態。
重覆苦戀╴也許令你長了智慧,但也可能將勇氣與熱情磨蝕。
重覆苦戀或者令你成為一個更懂愛的人,
卻不等同於成全你成為一個更敢愛的人。
誰亦試過愛到失戀,當中有一部份,
卻意外遺失了一顆敢愛人的心。於是那半寸就是永遠跨不過的鴻溝。

總會有個人,跟你永未差半寸。
人與人相愛,相愛的是人心。
你的心未準備好,所以永遠太遠。
直至有一天你看不穿結局,你覺得被街燈照遍的半生
也許不能預視你與他的前程,
那時候,你重新去愛。投入地,忘我地。

當你再一次成為一個對愛情有信心的人,才去愛。
由機中見危的那個不安的你,變成一個危中見機,
敢打開心用自身缺陷補滿半寸的人。

你的心準備好了,請再問永遠幾遠。

放下重覆苦戀的包袱,記得問永遠幾遠。



-----

後記:理髮時聽到這首歌,又被打動了。
成為對的人,才會遇上對的人。
最好的,終會來臨。每一次失望,都要以希望告終。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暫時放下更難


人類總是犯同樣的錯誤。

放下難,但暫時放下更難。一而再再而三,我們欠的就是一個「忍」字。忍到得,定得住,讓事情升溫而不過熱,在剛好的時候停下收手,以後的路便好走一點。忍不到,太有心,一時心急會壞了前程。有些事情,不能太講創意。有些人所共知的提示,我們要聽。

我們失望。當看見同樣的錯誤,出現一次,兩次,三次 - 相似的痛楚又出現,那種失望與恨意,都是自己施加於自己身上的。網上有人說,人長大了,有三樣東西愈來愈少: 勇氣,朋友和頭髮。人愈大,有某種錯誤愈來愈犯不起,這與少了朋友與少了勇氣有關。當然,少了頭髮,引指青春流逝。有人說,年青有嘗試與試錯的本錢。

原來這是我們的問題。我們拎得起,放不低。我們能夠放棄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卻不放心將有機會得到的暫時放下。我們不敢放手。

誰願放手?

但,如果你記得,那就汲取曾令你心痛心酸的教訓。「願我可以學會放低你」, 如果學不會暫時放下,那就注定要永久放下。如果時候到了還是緊抓不放,那麼,不如提早放下。是的,你早已知道事情的結果。錯了一步,有些事自然無以為繼。

失望,不是因為又要迎接新一次的失去。
失望是因為,原來自己還是無可救藥的心軟。
一次,兩次,三次。究竟要自欺多少次,才會真真正正的醒過來?
讓一切暫時靜下來吧。就看下次風起,誰還未忘誰。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海鳥跟魚



海鳥跟魚相遇,還是挺有趣的。不過,任何一方都不應抱有相愛的希望。

We are not talking about money. 而是生活方式。當我一個月的薪水亦比不上妳爸親給你的零用錢時,我們又怎可能有將來?當追求你的公子哥兒每天名車接送,而我覺得搭小巴太貴寧願行斜路,當初你為我而停下的原因,只是因陌生而好奇,而不是因熟悉而感到親切。興奮過後,上天下海,各奔前程。單戀雙城,只是一場意外。

我從沒察覺天與地的距離原來這麼大。或者當我們喜歡上誰人時,覺得一切也有可能的。愈不相同的背景,代表擁有愈多探索的空間。我覺得,帶你到平民夜市大吃大喝是一種浪漫。我覺得能夠和你聊文字講音樂渡過炎夏,是脫俗的消遣活動。

但我沒有能力走進你的世界,成為你生活的一部份。王子能流落民間參與半天乞丐體驗營,但流氓不是阿拉丁,沒有燈神幫助可以在皇宮古堡來去自如。你覺得用手吃咖哩,視之為歷奇;我看著長餐桌上大同小異的餐具,只是感到自己雙手的卑微。

你曾經讓我愛到恐懼。我還記得分開後,偶然在巴士想起你,雙手會不由自主地微微發抖。我會好想把自己抱住。但畢竟,都成過去了。

原來,你過著的是那一種生活。能夠與你創造將來的,也會是那生活圈出現的人。我們的確存在於不同世界。相遇只是一時,分開卻是永恆。今天回到你的面書,卻不能在你的頁面留言問好。嗯,我是陌生人,你說過。

曾經相識的,到今天不再認識,這些都是由緣份主宰。已了之緣,再續便俗。

「又再記起,回憶中夢寐」
是我未能忘記。不過,距離與顧忌讓魚明白,海烏在他心中,是放而不棄。
思憶被你佔據。我望天,想起天邊的你。你好嗎?



可能你可能感興趣的: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