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嗎?其實我們有時在乎的人和事太多了。
小事也在乎,小人也在乎。在乎的都過多了。
在乎別人的看法與眼光。別人是家人朋友,是上司下屬。別人是與你不認識的路人,是你朋友的朋友,是面書上那些點過一次頭握過一次手的舊人。別人,原來是自己以外的任何人。
你在乎街上行人如何看待你的身形與衣著,儘管你從未打算取悅他們。你在乎別人對你的評語,儘管你明知對方只是惡言相向。你希望滿足別人對你的期望,但對方和你其實沒有那麼熟。太多時候,我們希望「皆大歡喜」,希望做什麼也得到旁人「一致讚成」「全數通過」。心底明知道總會有人不喜歡不滿意,理解不可能得到所有人認同,可是到有人批評反對的時候,還是耿耿於懷,仍會為之氣上心頭。
我從不認同「認真你就輸了」這句話。做人做事也是上心認真比馬虎敷衍好。不過說到面對別人的眼光與評價,卻要認真地思考,為什麼我們需要認真。什麼情況我們需要認真。
應該是因為在乎,所以才要認真,才要緊張。
世界那麼大。如果你根本不在乎那人,又或者不需要在乎,那麼何必太在意他們的反應。正面的我們笑納,負面的我不屑一顧,通通都不要緊張。他們的評價不應與你的自我評價拉上關係。你不用擔心。
要自己明白:Actually I don't care because I shouldn't.
自信的人不是沒聽過旁人的閒言閒語。只是他們真正了解自己,相信自己的生活哲學。所以面對他們不在乎的人的評擊,都有一份笑罵由人的灑脫。只要繼續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那就足夠。說到尾,人人只活一次,也只有自己才能說得出此生是否活得快樂滿足。在乎的過多,緊張的也自然多,人也沒可能活得那麼簡單自在。往往白忙一輪以後發現,原來批評你的人從未在乎你,而你卻因為他們的批評而忽略自己的心意,錯失了很多就算是錯不會後悔的機會。
就當他不喜歡你,但其實你也不喜歡他啊,何苦將他的怨言放在心上?無論做得再好,都會有不滿意你的人。不同身份不同角度,在同一事情上評分批判也會有不同標準。的確,我們都希望做得更好。但別人眼中的更好,又是否和你心中的更好方向一致?他覺得好重要一點,還是你覺得好重要一點?
我們,當然會犯錯。當然存在弱點缺點。我們需要改善和進步。需要改的,從來都是要改的。前提是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理由,而不是只要有任何一人不滿意,我們便坐立不安方寸大亂。不是朋友覺得你不好,你便不加思索地推倒重來。不是別人說你不會成功,你便立即揮舉白旗棄械投降。
你或會說:如果他覺得好,我便覺得好。
我不會不懂得這句說話的意義。反思的,是那個「他」究竟是誰。是重要的某人,對你來說在意義的那人,還是任何人?
我想,能夠及時意識到自己生命真正在乎的,那也算是成長的重要一環吧。
人人都有缺點,沒幾多個外人有能力和興趣去了解你缺點所蘊藏的潛力。不明白你的人總是佔大多數的,而且總有人會說「你不行」。然後他們會跟你說成功的人是怎樣怎樣的,你不變成他們就只有失敗的份兒。可是,究竟他們說得對還是錯呢?我們應該擇善固執,還是從善如流呢?
如果那是你不在乎的人,那麼他們所說的是對是錯你也不用緊張。他們不應影響你的決定。你生存,卻不是為了令他們滿足而生活。但就算那些是你在乎的人,就算他們出於善意好言相贈,也不代表他們所說的必然是對,必然符合你的價值觀而且適用於你的人生。生活裡有些特質與決定再不能單純地二分為正確與錯誤。到最後就只有自己才能總結,究竟別人眼中的重大失誤是否令你大有得著,而他們所羨慕追求的種種又是不是你最渴望扔棄放下的。
他有他的個人意見,你有你的個人立場。兩者可以一致,兩者也絕對可以不一。
太多人說,人要為自己而活,可是活在城市裡的我們無法否認,我們為自己而活的同時,也確確實實為別人而活。與人互動,大家都想人見人愛,不被人白眼侮辱。但我忽然記起,有時我們不快樂的原因是源於那些我們根本不在乎的閒人陌生人的反應。細心一想,他們說不,我們不高興;他們說是,其實亦不見得自己會信心滿腔。一心希望有更多更多人認同我們,過程卻迫出否定自己的結果。
是應該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包袱。再親的人,也親不過自己。為了自己,某些重要關頭需要自信地一意孤行。反正輸得起,而且羸輸也在自己,既然心內有充份理據做自己,那就不如「自私」一點,自我一點,做自覺應做的事。過後理性反思,虛懷自省,無論成功失敗自己主動總結經驗與智慧,這樣至少自己不後悔,也能活得更自在更實在。無私是優點,但沒有人應該長期犧牲自己的想法,欺壓自己的感覺。自私不是要傷人,只是不必要為了利他而害己。你的想法與個性跟別人的都一樣,同樣值得尊重。
所以,不在乎的不要緊張了。而在那張你在乎的人的清單上,別忘了加上自己的名字。尋回自己,我們都要為了真正在乎的人與事而努力奮鬥!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朋友,你變了沒有
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網上提供其中一個方法是:Be Willing To Change
http://www.lifehack.org/articles/communication/9-ways-better-person.html
成不了一個更好的人,不是因為這一年生活中沒有任何改變,而是並沒有打從心底被接受這些改變。當有些事情變了而你不願接受,心神就會花在回到過去的枝幹上。而你總是會失敗的。改變了的已改變,如果你不喜歡這樣的改變,你只能往前走,直至改變出下一個你更樂意看見的新景象。
Change,意思為改變。但那一個「改」字,總是讓我們對改變有一點點負面的偏見。我們改好,我們改善,是因為現在不夠好,現在未能盡善盡美。這樣又在不經不覺中令我們抗拒改變。只因為我們並沒有坦白承認自己的不足。因為我們覺得沒有需要改,所以也就不變好了。
不想改變,因為覺得自己夠好,或者不想接受自己不夠好。如此看來,unwilling to change is the reason why we can not be a better person.
變幻原是永恆,指的是環境的變,人情世事的變。周圍的事物變了(changed),但我們更多時候選擇不改變(unwilling to adapt)。我們不去跟上世間改變的節奏,固步自封。人是不進則退了。
所以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一定要求變。不好的事情發生了,我們變。嘗試改變自己去適應,學習強化自己的技能以應對。人能不變應萬變,但卻非什麼也不變。對手變了,自己也要應變才是。
什麼是變,其實有太多事情都是變。嘗試是變,學習是變。由有到無是變,由無到有也是變。有時我們主動地變,希望自己變得更好,所以變。更多時候,我們被動地變。世界比我們走快一步,旁人比我們走快一拍,我們也要變。蛻變需時,不都是一天一點累積?
就算是好的,都要變。就讓它變得更好。不單要be good,還是be a better person。新一年,求變。
如果困在舊有胡同改變太難,不如在另一條線上的某一點重新開始。將那個「改」字拆下來,先變了更算。有時候改不了,是因為我們還未變夠。所以,就讓自己變吧。在不能變的框架內改變細節,在未曾改變的新土地上印下自己的足印。人面對改變,最先還是會抗拒的。不過如果我們不想變,就要變。過去了的我們只能回頭望,不能往回走了。
是的,沒有事情不能變。如果相信自己,你不要怕自己變。記緊忠於自己,你變的不是態,你變的不是質。變成一個與昨日不一樣的自己,驚喜自己,滿足自己。
能在別人眼中變成一個新人固然有趣,更難得的是當你照鏡與裡面那人四目交投,你能滿懷自信地說一句:我變了。
成不了一個更好的人,不是因為這一年生活中沒有任何改變,而是並沒有打從心底被接受這些改變。當有些事情變了而你不願接受,心神就會花在回到過去的枝幹上。而你總是會失敗的。改變了的已改變,如果你不喜歡這樣的改變,你只能往前走,直至改變出下一個你更樂意看見的新景象。
Change,意思為改變。但那一個「改」字,總是讓我們對改變有一點點負面的偏見。我們改好,我們改善,是因為現在不夠好,現在未能盡善盡美。這樣又在不經不覺中令我們抗拒改變。只因為我們並沒有坦白承認自己的不足。因為我們覺得沒有需要改,所以也就不變好了。
不想改變,因為覺得自己夠好,或者不想接受自己不夠好。如此看來,unwilling to change is the reason why we can not be a better person.
變幻原是永恆,指的是環境的變,人情世事的變。周圍的事物變了(changed),但我們更多時候選擇不改變(unwilling to adapt)。我們不去跟上世間改變的節奏,固步自封。人是不進則退了。
所以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一定要求變。不好的事情發生了,我們變。嘗試改變自己去適應,學習強化自己的技能以應對。人能不變應萬變,但卻非什麼也不變。對手變了,自己也要應變才是。
什麼是變,其實有太多事情都是變。嘗試是變,學習是變。由有到無是變,由無到有也是變。有時我們主動地變,希望自己變得更好,所以變。更多時候,我們被動地變。世界比我們走快一步,旁人比我們走快一拍,我們也要變。蛻變需時,不都是一天一點累積?
就算是好的,都要變。就讓它變得更好。不單要be good,還是be a better person。新一年,求變。
如果困在舊有胡同改變太難,不如在另一條線上的某一點重新開始。將那個「改」字拆下來,先變了更算。有時候改不了,是因為我們還未變夠。所以,就讓自己變吧。在不能變的框架內改變細節,在未曾改變的新土地上印下自己的足印。人面對改變,最先還是會抗拒的。不過如果我們不想變,就要變。過去了的我們只能回頭望,不能往回走了。
是的,沒有事情不能變。如果相信自己,你不要怕自己變。記緊忠於自己,你變的不是態,你變的不是質。變成一個與昨日不一樣的自己,驚喜自己,滿足自己。
能在別人眼中變成一個新人固然有趣,更難得的是當你照鏡與裡面那人四目交投,你能滿懷自信地說一句:我變了。
旅行的意義
說不出,不代表不知道。你 知道嗎?
說不出,也可能因為不想說。為什麼不想說呢?因為你問的東西你都清楚了,為什麼還要我多答一遍?不想說會讓你我難堪的答案。不想由我來提醒你,你曾經牢記如今卻忘記了的種種。說不出了,因為說出了就沒有意思。
說不出,也可能因為不知道怎樣說。為什麼會不知道呢?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不知道說了答案以後,又應如何應沒有絲毫期望面對這不變的世界。當一切都既成往事,無可追悔,亦沒有什麼能再續的時候,怎能讓坦然大方說出一些於事無補的東西,只為滿足你的好奇。
說不出,是因為我仍在乎,但你已不在乎了。
說不出旅行的意義,說不出離開的原因。但其實,我很清楚你為何想離開我,還有我為何要離開你。我知道自己旅行的意義,但這一切都是不能向你再說再提的禁忌了。
如要說,一切又將從何說起呢?最初旅行的原因,已經不適用於今天了。從前是為了離開一個人,遇上你以後是因為太喜歡一個人,而今天是因為已離開一個人。意義上其實不同,但本質上又類同。說不出,是因為那些過期的因與眼見的果。始終人還是遠去了,物非人非,世界都變了模樣,為何還要回頭問自己為何遠去,去跟你交代為何遠去?
旅行的時候,我不想多想旅行的意義,讓旅行失去當下的意義。
分手之前,我會對你說愛你的原因,我會說最欣賞你的哪一種表情,我會與你一同回憶細數你曾讓我動心分心的每個場合。在你離開我之前,我沒有半個離開的原因,而你就是我旅行的意義。與你,而非因你。
現在既已離開,你能體諒我的沉默嗎?
於是,我可以分享看過的美人美景,我在地圖上各個角落樂而忘返。我能將與你不相關的一切旅行趣聞耐心地寫在博客上。我分享那些如幻如真的照片。我驕傲地拍下一張又一張單人照,無論是託其他旅客幫忙拍下的,或是低頭拍地上的倒影,抬頭拍停車場倒後鏡裡的自己,每次我也執意要為自己華麗的遠征留下記錄。
這些文字照片,這些見聞經歷,都令流落異鄉變得有意思,卻不是我旅行的意義。
我是因你而旅行的。離開你以後的旅途上,有過很多念頭。
不想自覺被扔棄。所以想出外見見這個世界。有時,是為了再深一點的放下你。原來是可以的,就在放心吃喝的時候,陶醉於口內的美味,世界也會忽然變得更美好。
不過有時,又會更加想念你。玩樂時,想買雙人座。看風景﹐想借出肩膀。買東西,想多一雙手提著。買車票,原來多買一人更化算。這時就想身邊多一個人,又想起你。
我的旅行裡,總是有你的影子一路相陪,但可幸執著的還是可以逐點放開,回來後又再期待下一次旅行。原來在不經不覺間,我視旅行為一次又一次與你完美道別完整分離的挑戰。每去一次,我高興自己也進步了一些。愈去旅行,愈容易覺得孤單。但這是好事。慢慢我不再那麼容易想起你,我開始覺得其實我真的只是一個人,在巴黎,在北京,在夜裡,在街上。而我寂寞的時候,也開始由總是回搜從前,到多一點展望將來。我心內又有多一點假設,期待著一個我未曾遇上的人,會成為我某一次旅行的伴。
「你離開我 就是旅行的意義」這一句,能夠身同感受唱出的人,都經歷過普遍但對當事人來說絕不平凡的一些人生大事。有時候旅行要離開的,是一個他。有時候,是千千萬萬與他有關的殘影。我天真想,如果你不曾離開,旅行對我是可以全無意義的。我們可以糊裡糊塗就到某大陸上的某小鎮,迷迷糊糊跌碰亂走就夠快樂滿足了。因為你我深明,旅行不需講大意大義,你愛我我愛你,求一心滿足而不講百分滿意,混亂無為也足堪回味。而今天我說不出的種種,你不會再說的種種,都能說是那時我倆旅行的意義。
我亦無謂勉強說出旅行的意思,如同你將分手的真相坦誠告知,亦沒有勉強做出太多謊因。我,是感謝的,也尊重。只是你也要明白我多一回。也許我們還是朋友,我也許還會為你寄出一張又一張明信片送你手信。但是請你,不要再問我旅行的意義了。
和平分手,不等如能和平接受。我未和平接受,並未。但願旅途上每多走一步少一分牽掛,就讓那些美景美人世間美好為你餞行。舊事既然都是說不出的,就不要再提再問了。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在這重新許願的季節
想起那句經典歌詞:「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可是,還未擁有,如何失去?還未擁有,如何能學習「接受失去」?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懂得,怎料到親歷其境,終於感同身受了,才肯定自己跟本什麼都不懂。就以接受失去為例,你我心中都有個大概印象。如能接受失去,就能擁有什麼什麼的好處。我們懂的。不過回想起最近一次失去的經歷,卻不見得因為「懂得」而少受苦頭。當時當刻,還是一樣執迷。
懂是一回事,悟是一回事。執迷不因為不懂,更多是因為不悟。那麼我們要如何悟呢?不是能夠冥想出天機的大智者,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從實戰中摸出竅門。更多的,是就算反覆在戰場上拚生拚死依然懂而無悟。不過心學不來的,身卻習慣了。那些未悟的通通成了本能。以後再受挫敗,不知不覺就用了最成熟的一套應對。到那個時候,懂不懂得都不重要了。
如果真想擁有就要先懂接受失去,我們就算可以虛構出「失去」的時間人物地點,可是腦海裡的所謂「懂得」始終是虛無縹緲!而且,環顧四周,亦不見得真要懂得接受失去才能擁有啊!
除非那關鍵詞是「擁有」。除非「擁有」的定義與所想的有出入。如果真正擁有才是我們追求的終極擁有,那麼擁有並不是終點。生活裡,還是不能滿足於一剎擁有。就算擁有了,也要學懂失去,將那「擁有」的定義打磨修好至「真正擁有」。
如此解讀,你我都不需先懂「失去」為何物,也會受上天眷顧恩賜「擁有」的機會。只是這種「擁有」並不完整。就只有我們學懂了什麼是「失去」,知道「擁有」的多重意義,經驗累積下來,假以時日才算是真真正正「擁有」。
也許擁有不同佔有吧。我們通常視佔有為擁有,所以失去的時候就覺自己一無所有。聽那些大師說,所謂懂得接受失去,就是學會將「有」的概念從「佔有」延伸。To have, not to hold. 當有一天我們老了,閱歷豐厚了,失去的東西夠多了,也許就能體會他說的道理。也許這樣才能真正擁有,做到不佔而有。
關於失去與放下,我想也是差不多吧?
或者我們總是會擁有與失去的。擁有以後會失去,失去以後會擁有,循環不息。成長或者成熟,也許要人反覆學習接受失去與擁有。又如果學習都需要機會,不能單靠空想像無師自通,那麼亦代表我們有需要反覆地經歷失去與擁有,兩者缺一不可。
誰不想擁有。可是愈想擁有,甚至要真正擁有,諷刺是不能缺少迎接失敗的心。生活中好像有太多相關例子。「要成功必先懂失敗怎接受」,「要開心必先懂傷心怎接受」,「要相戀必先懂失戀怎接受」......
有一種說法,說我們都在追求平衡。可是呢,走在中線不偏不倚,到頭來可能兩頭不到岸,兩邊的體驗也一知半解。觀察身邊那些成熟的朋友,他們面對工作與感情中所謂極端的體驗,始終都是欲拒還迎的。是緊張迎接也好,咬緊牙關迎頭痛擊都好,他們還是一次又一次硬著陸。過後,他們在天上看起來總是比其他人小,只因比其他人飛得高飛得遠。
我信他們都在追求自己心中的「真正擁有」,不得不反其道而行,往「失去」的參道虛心前行。他們說過:「穩守的死守的還是會面對失去啊」。若然要老來成為一個完人,也許就要夠膽「違心」。逆來逆受,心中有一個目標,多一點決心與意志,或者能有大一點機會順受未來的變幻無常。
不是「要擁有必先失去」。失去是注定的,而失去得多亦不代表將會擁有得多。又如同得到一樣。要擁有,甚至真正擁有,需要的是「懂得」接受失去。
這一年又快完結,我們都有很多很多失去。擁有的確不宜量化,但要數算總是比失去少吧?每一年末都是重新許願的時候。如果可以,多想來年事事順利無驚無險,可是嚴格來說,這願望也落空了很多年。只因從未曾事事都順利。講實際,只能希望三百多天拉上補下得出平均數,一切尚算順利就算滿意了。有驚有險都好,最重要守得住企得穩,安然渡過那些風浪就是了。忽然覺得,來年應該不會很完美,總有會一些我們始料未及的暗湧。我重新許願,想的是希望對失敗與失去有多一點韌度與悟性。 回望回顧,有人以「得到」與「失去」作為總結的類別。其實,如還能夠回憶今年所「學到的」與「改過的」,默然點算,才知道自己今年究竟真正走了多遠,成長了多少。這一刻得到再多,下一秒可能已經失去。今年失去的,明年可能已經忘掉了。又如果,我們在那些得到與失去中有把握到學習的機會,也從得到與失去中迫出過痛改的決心,這一年無論得到再少失去再多,亦無用低頭灰心。
舊患是要妥善處理的,別讓上一年的失意糾纏到新一年。是的,新一年有一個新開始,你要趕上新一批的挑戰。今次,你或者沒那麼易跌倒,或者你用不著那一整盒膠布了。那塊染有血跡擊傷你的石頭,也要在過年之前扔得老遠的。不留低,不回頭。接受失去,不代表要時刻回憶失去。有一時的傷痕,但不要永恆的傷感。就再去看風看花賞雪賞月,不等那個今年曾讓你失陷失守的人。
一年如一日的話,天色已黃昏了。得得失失如果都在跨年一刻化整為零,至少仍有「學習中」與「改善中」放在口袋裡帶到新一年。期待在不肯定會否更好的新一年裡,我們自己會變得更好。
可是,還未擁有,如何失去?還未擁有,如何能學習「接受失去」?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懂得,怎料到親歷其境,終於感同身受了,才肯定自己跟本什麼都不懂。就以接受失去為例,你我心中都有個大概印象。如能接受失去,就能擁有什麼什麼的好處。我們懂的。不過回想起最近一次失去的經歷,卻不見得因為「懂得」而少受苦頭。當時當刻,還是一樣執迷。
懂是一回事,悟是一回事。執迷不因為不懂,更多是因為不悟。那麼我們要如何悟呢?不是能夠冥想出天機的大智者,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從實戰中摸出竅門。更多的,是就算反覆在戰場上拚生拚死依然懂而無悟。不過心學不來的,身卻習慣了。那些未悟的通通成了本能。以後再受挫敗,不知不覺就用了最成熟的一套應對。到那個時候,懂不懂得都不重要了。
如果真想擁有就要先懂接受失去,我們就算可以虛構出「失去」的時間人物地點,可是腦海裡的所謂「懂得」始終是虛無縹緲!而且,環顧四周,亦不見得真要懂得接受失去才能擁有啊!
除非那關鍵詞是「擁有」。除非「擁有」的定義與所想的有出入。如果真正擁有才是我們追求的終極擁有,那麼擁有並不是終點。生活裡,還是不能滿足於一剎擁有。就算擁有了,也要學懂失去,將那「擁有」的定義打磨修好至「真正擁有」。
如此解讀,你我都不需先懂「失去」為何物,也會受上天眷顧恩賜「擁有」的機會。只是這種「擁有」並不完整。就只有我們學懂了什麼是「失去」,知道「擁有」的多重意義,經驗累積下來,假以時日才算是真真正正「擁有」。
也許擁有不同佔有吧。我們通常視佔有為擁有,所以失去的時候就覺自己一無所有。聽那些大師說,所謂懂得接受失去,就是學會將「有」的概念從「佔有」延伸。To have, not to hold. 當有一天我們老了,閱歷豐厚了,失去的東西夠多了,也許就能體會他說的道理。也許這樣才能真正擁有,做到不佔而有。
關於失去與放下,我想也是差不多吧?
或者我們總是會擁有與失去的。擁有以後會失去,失去以後會擁有,循環不息。成長或者成熟,也許要人反覆學習接受失去與擁有。又如果學習都需要機會,不能單靠空想像無師自通,那麼亦代表我們有需要反覆地經歷失去與擁有,兩者缺一不可。
誰不想擁有。可是愈想擁有,甚至要真正擁有,諷刺是不能缺少迎接失敗的心。生活中好像有太多相關例子。「要成功必先懂失敗怎接受」,「要開心必先懂傷心怎接受」,「要相戀必先懂失戀怎接受」......
有一種說法,說我們都在追求平衡。可是呢,走在中線不偏不倚,到頭來可能兩頭不到岸,兩邊的體驗也一知半解。觀察身邊那些成熟的朋友,他們面對工作與感情中所謂極端的體驗,始終都是欲拒還迎的。是緊張迎接也好,咬緊牙關迎頭痛擊都好,他們還是一次又一次硬著陸。過後,他們在天上看起來總是比其他人小,只因比其他人飛得高飛得遠。
我信他們都在追求自己心中的「真正擁有」,不得不反其道而行,往「失去」的參道虛心前行。他們說過:「穩守的死守的還是會面對失去啊」。若然要老來成為一個完人,也許就要夠膽「違心」。逆來逆受,心中有一個目標,多一點決心與意志,或者能有大一點機會順受未來的變幻無常。
不是「要擁有必先失去」。失去是注定的,而失去得多亦不代表將會擁有得多。又如同得到一樣。要擁有,甚至真正擁有,需要的是「懂得」接受失去。
這一年又快完結,我們都有很多很多失去。擁有的確不宜量化,但要數算總是比失去少吧?每一年末都是重新許願的時候。如果可以,多想來年事事順利無驚無險,可是嚴格來說,這願望也落空了很多年。只因從未曾事事都順利。講實際,只能希望三百多天拉上補下得出平均數,一切尚算順利就算滿意了。有驚有險都好,最重要守得住企得穩,安然渡過那些風浪就是了。忽然覺得,來年應該不會很完美,總有會一些我們始料未及的暗湧。我重新許願,想的是希望對失敗與失去有多一點韌度與悟性。 回望回顧,有人以「得到」與「失去」作為總結的類別。其實,如還能夠回憶今年所「學到的」與「改過的」,默然點算,才知道自己今年究竟真正走了多遠,成長了多少。這一刻得到再多,下一秒可能已經失去。今年失去的,明年可能已經忘掉了。又如果,我們在那些得到與失去中有把握到學習的機會,也從得到與失去中迫出過痛改的決心,這一年無論得到再少失去再多,亦無用低頭灰心。
舊患是要妥善處理的,別讓上一年的失意糾纏到新一年。是的,新一年有一個新開始,你要趕上新一批的挑戰。今次,你或者沒那麼易跌倒,或者你用不著那一整盒膠布了。那塊染有血跡擊傷你的石頭,也要在過年之前扔得老遠的。不留低,不回頭。接受失去,不代表要時刻回憶失去。有一時的傷痕,但不要永恆的傷感。就再去看風看花賞雪賞月,不等那個今年曾讓你失陷失守的人。
一年如一日的話,天色已黃昏了。得得失失如果都在跨年一刻化整為零,至少仍有「學習中」與「改善中」放在口袋裡帶到新一年。期待在不肯定會否更好的新一年裡,我們自己會變得更好。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誰還記得那些「應該記得」
如果人生有這樣一部機器,能像電子郵箱裡的「寄件備份」,將我們說過的通通記下來,你說世界會變成怎麼樣?
大家都認同人是善忘的。很多時候應該記得的,總是日漸模糊,然後連半個大概都記不得。想起數年前旅行的片段,那些印象比較清晰的畫面,原來都是自己曾經拍下的照片。我才沒有將那難忘的旅程牢牢緊記著,以待他日回味。不。要是沒有那些照片,要不是我不時翻看舊照片,今天再講起舊日的美好,都像提起兒時逸事那樣,感覺好,但實際上其實想不出証據。想重溫,亦不知從何開始。
你究竟收過誰人的禮物,得過誰人的恩惠,你還記得嗎?同時,你究竟曾許下多少承諾,你曾經燃亮過多少生命,你自己又有印象嗎?
當日我們說過喜歡,說過不會放手,說過會一直相隨。這些說話都不是衝口而出的。曾經心受感動,吐出口的每一句都是真心真意。可是日後,我們守不住的承諾有太多。多到我們都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有太多的「記得」,都不記得了。
我想知道自己曾許下什麼承諾。曾經開出什麼支票,曾經應允要交出什麼作為回報,等等......
「過了太久沒人記得 當初那些溫柔」。總是在乎的那些人記性更好。而那些將心思記著其他事情的人,也許早已忘了自己曾對你說,要給你溫柔,要給你自由。
有時真想知道,他們「言而無信」,究竟是因為自己變了,才令他們合法失信解除契約?
還是他們只是忘了,忘了自己說過的一句話,對你來說是那麼重要?
還是,他們根本沒想過你會記得他們需要記得這句話。
還是,有些說話,說的人說的時候是真誠的,但說話內容只是代表他/她的態度,而不等於他的行動?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一個能記錄生命裡一言一語的「寄件備份」,那麼至少他日翻查,也能知道自己曾在某年某日,給某君講過什麼。又也許這樣,我們會更小心地說話。母親會叫兒子努力讀書,而不會再隨便說了默書一百分便買電子遊戲機以後,不了了之。
母親這樣說,當然不是惡行。她亦不過希望鼓勵她最疼愛的兒子。她只是不知道,原來兒子對這樣一個承諾如此重視。他朝他真的考到一百分以後又看不到遊戲機,會反問究竟是一百分還不夠好,還是當初母親說的都是信口開河,都只是在哄騙。
如果我們都記得自己許過的承諾,那麼要是對方破壞協定,我們也可出於善意地提醒對方,是他變了,所以我們不得不變。我們走,走得有理由。而不是因為我們忘了負起守信的責任。又或者,我們坦誠面對,前來自首說道﹐是我們變了,然後各不拖欠雙方沒有拖拉。這樣,就是放下應該放下,忘記應該忘記的美好結局。
太多人說,「認真你便輸了」。對於承諾,有一種說法是,誰上心誰便更易心痛。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忘記了自己的承諾,而是打從許諾的一刻開始,就沒想過言行合一,將諾言成真。因為那只是一種應酬,又或者只是當下的一種情緒,所以我們都不太留意那些有承諾意思的用字。就好像大家都明白,今天所說的,明天可以忘記。壞一點的說那是「逢場作興」,又或者如大多數正常人說「我們畢竟會長大,今天和那時已經不一樣了」,總之我們有太多不需守承諾的大道理。
那個認真看待別人承諾的人沒有輸,可是憶起舊日某君跟自己說過的,還是會有一點點心痛。對方最終沒有守諾言,你懊惱是他變了,還是你變了,還是變幻原是永恆?
也許,他說的他沒可能守下去。
但在記得自己許過承諾的日子裡,他還是表裡如一。為此,我們也應該以感恩了嗎?
如果人人都會失信了,那麼自己也都一樣吧。
你會不會想知道,你曾許下多少承諾?
你會不會想知道,究竟有誰曾因你失信而傷心,而你卻早已忘記這些應該記得的說話?
而其實你和其他失信的人都一樣,說出口的那刻確信自己能夠言行合一,只是日子久了,提起了一些,又自然放下了一些。
記得一些新的「應該記得」,然後又忘了舊的那一批。甚至,我們以為對方比我們忘記得更早,自己也只是不能不忘而已。
因為記得,我們能留住很多自自然然便會失去的東西。因為我們記得,我們才會多此一舉,將這些美好一點一點拉回來。如果我們記得的夠多,我們失去的不會有這麼多。
記得,是「我們」都要一起記得。
生命中,總是有很多時候,我們要將某人某事放下。是因為我們無情?無義?還是只不過是因為我們忘記了,而對方卻未忘記?如果我們記得,那麼至少你和我都會明白那刻自己是不記得還是不想記得。我們都不會再輕易交出太大的承諾。你不會再說「我以後每一天都來探你」,只是簡單一句「今天看到你我很滿足」。認真的時候,我們都嬴。人人都記得自己許下的每個承諾。就算自欺也不可欺人。
如果還未有那神奇的「寄件備份」,我們也就學習將承諾放在心中,不論承諾有多小多大,有把握將它實現的時候才說出口。做個不隨便承諾的人,也許要比做輕易承諾又將失信視為平常的人要好。如果不知道會不會有以後,不要隨便答應。寧願天氣不似預期航班滯留,也不想飛機滿天飛。
應該記得的,便好好記住。你也應該記得,對方有可能記得的種種。講得出,做不做到都有個理由。別假設通通都只是一場夢。
我們長大了,不要一碰即碎的甜言蜜語。無論是為我好,還是為你好,這樣最終對在乎的一方都不好。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節錄:有沒有想過要放棄音樂? -蔡健雅,張懸
20:46 Q1:兩位老師有沒有想過要放棄音樂呢?
「我每一天都想放棄。我覺得音樂在我的人生當中,他有過很多很多的階段。從我開始發現創作,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歌手,到突然又發片,到那個時候你是不想放棄音樂,你非常慶幸你找到音樂,感覺你終於找到了一個你可以做自己的一個平台。但是中間我覺得,每一個歌手都會經歷不同的階段。很多時候我常聽到的故事,就是迷失方向。可能是因為大環境的關係,不管是因為別人對你的批評,還是商業市場給你的壓力,或者是你遇到瓶頸,反正各式各樣的那種東西,都會造成你突然間會質疑自己在做的音樂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曾經也有迷失方向,就是我不曉得我的音樂與我到底有什麼關係。我曾經丟失了音樂,做音樂的重點。所以我覺得,音樂只要在你的系統裡面,你是在你的中心宇宙裡面,你不管是拐到一個彎想放棄,只要它真正屬於你的時候,你都會跑到它的懷抱裡面。所以這就是我的標準答案。」 蔡健雅
「我覺得通常大部份有天份做音樂的人或者有機會做音樂的人,會想放棄音樂通常原因都跟音樂沒有關係。所以就是說,我跟你一樣,我不太會去想放不放棄音樂,但有時候我也許想放下這個工作,也許我想放下一個身份,我也許想放下一種跟別人相處的關係。因為有時候在音樂環境裡面,大部份你沒有在做音樂,你在當一個樣板,你在當一個可愛動物園區裡面的駱駝。你好可愛,你看起來好特別。大家為了要知道你是不是真的駱駝,或是真的很可愛,會拿石頭丟你,會拿東西戮你,逼你吃東西。是那個東西讓人不愉快,倒不是你不想當駱駝。有時候只是想要離開可愛動物區,倒不是因為你想要放棄做自己或自己會的事情。它也許還是跟我們在社會裡面會遇到很多階段有關,它應該不是音樂的問題。」 張懸
不妨將「音樂」,變成你很珍惜的興趣,目標,夢想,他們的答案也同時成為了很多人的答案了。如果將音樂換成「做自己」,我看到的是很有智慧的兩段打氣說話。不放棄自己,不放棄自己會的事情,這是多麼難得。
我們有沒有天份做自己?我們有沒有機會做自己?都有。是的,不敢做自己,應該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有時候外在環境給你很多壓力,讓你質疑自己,也令你迷失。不過,如果那一點最寶貴的價值是在你的中心宇宙裡面,你最後還是會跑到它那裡。暫時想放下,但永遠捨不得放棄。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今夜不裝作硬朗
「人的離開,是為了心的回來。又或者,心的離開,是為了人的回來。」
人要離開不難,難的是能夠將愁緒寂寞放下。能夠離開,或可以煥然一新地回來。如果離不開,聽這首歌會聽出另一個故事。
昨天已經回來。發現旅行就算是逃避,但旅人始終要回來。朋友的祝福依然真心,旅遊曾經愉快,不過想起了誰,或沒有了誰,原來要面對的還是要面對。離開亦未能放開一切壓抑,特別寂單是想起如能愛上一個人一起上路,看著張張單人照,發現自己原來不能每一秒種也積極自傲。尚有一些心野,亦有一些心癮。不過你清楚,沒有你和他的行程,未見你與他的起點。
人進進出出,離合可怕亦可喜,是生命的特選套餐。鄰近佳節,人來人往,道別或點頭,而你靜坐一角看人潮起伏,遠觀別人的愛恨情仇,雖然遙遠卻又真實。人人的生命都有別人離開,都在某個最合適的季節有某人回來。已回來的你,見証歲月流過,天地幻變,出的人已遠去不見背影,進的人寥寥無幾。你學習感激自己得到過的,亦日漸學有所成。想起那些人,想起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種種美好,你無一不感激,你仍然記得最初自己有多激動興奮。然而,學到了感激,還是未能放下遺憾。有時想為失去找個理由。是時間的錯地點的錯,還是誰的錯。遺恨的對象從來不是令你有過快樂痛過心的他,而是舊日那個自己。
被時間放棄淘汰以後,孤身上路,離開過,回來過,發現自己原來未懂「放棄」的意義了嗎?是的,被放棄與學會放棄那個放棄你的人,是兩回事。傷口應已風乾,皮膚隱隱作痛,不是舊病復發,只是冬日皮膚乾燥。是你又為自己身上的敏感找個理由。你希望對症下藥,但其實早已痊癒。你是有症無病,心太軟弱,裝作硬朗卻嫌太生硬崩緊。你不明白應該如何離開如何回來,是沒心機細看風光,還是沿路其實一片瘡痍。景隨心轉,寂寞的時候,看見笑臉聽不出笑聲。身邊無人的時候,總是盼望著有一些人能夠出現。家人,朋友,潛在的愛人,能夠跟你分擔一些心事。
你記得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結束,一杯又一杯喜力一飲而盡。你記得那落泊的旅途,一個人走在科隆情人橋上。你記得在布拉格的三天都下著綿綿細雨,記憶裡的是灰白的天空。你想起他,記得歡樂太短。你記得那天,痛哭太久。失掉瑰寶,你離別他,忘掉世間的色彩。寂寞的時候,你想離開。可是你試過,亦回來過。也就明白在某些日子,在某特定溫度與濕度的環境中,可做的原來不多。明白不應悲傷,明白天天都應更高興,不過知易行難。你不想承認,但你不敢自欺。這一夜,你很想有一個人,想念你,認定你,與你擁抱。你不必為了回來而離開,不需為了離開而回來,只需留在原地,留下那人,然後看星看雲吃風吃雨,再一次太專心愛,為對方為自己的世界添上色彩。
曾經為了放下什麼而遠走他方,吃過好的看過好的,然而當飛機從萬尺高空除除降落,你從機艙望向跑道,望向背景的入境大堂,就又記起了什麼。一個人離開,不代表就能完滿地離開一個人。假使離開了他,餘下自己一個,可是心念未曾好好梳理,太敏感,還是未算真正能夠一個人。不接受有離有合,不明白有進有出,就會愈是鑽牛角尖。看那些離的出的,而看見美好的事情都會不自覺心酸。
自覺是個弱者,或者渴望天可憐見,會偏心對自己好一點。不過城市跟天空大概一樣。容納著敵友,包容著悲喜。這一刻,你是寂寞的。寂寞的時候才驟覺,離別不管遠或近,都不管用。一個人的時候胡思亂想,心慌意亂,想匆匆上路都只是為了轉移自己視線。能否治標有待驗證,治本卻沒太多成功把握。如果人離開,心還是戀棧不放,人要離開多遠才夠,離開多久才夠?
如果你相信上天不知道偏心。或者,始終到一天,能拾起的都能放下。太熱的情,太冷的心,都會一一回到室溫狀態,自然地存在,自然地發展。
讓你我互相勉勵。你已在重新開始的途上。你可待你酒醒以後,吃過半飽,再找某某輕談淺酌。雨季也能懷念偶然的可愛太陽。在這個容易感到寂寞的季節,那些叮叮叮噹噹或會令你想起誰與誰在卿卿我我。你的心比天氣更冷。不過你要嘗試記住,一顆渴望回來的比一次又一次的離開更寶貴。旅途至今或者未算太愉快,或者是令你有點失望,可是心還是要回來,不能飄得更遠。「想守總有道理,想走總有籍口」。就帶著你心內的壓抑走,一小步一小步走往前方的起點。何時飛走我不在乎,你亦別太緊張。時間是到了,但壞心情讓時針出了錯,改變是這一刻的你力所不能及。今夜如果你寂寞,那就不要裝作硬朗,躲進被窩暫時放下離開誰遇上誰的煩惱。孤單感可能太密,但也很短。找一隻代你傷心的唱片,讓它安慰你。好好睡一覺。
朋友都輕鬆奉上祝福,祝你旅途愉快。有一年,有一天,不需離開,不需回來。你就在這裡,她就在這裡。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點解咁好既人會無拖拍?
「點解好似佢咁好既人會無拖拍?」
你的答案是?
這背後有一個假設:好的人就會有拖拍。
說引號那句話的人所指的好究竟又是怎樣的好?心地好,外表好,性格好,脾氣好,還是無從分析解構,但整體感覺就是好的好?問問題再深入一屠,心地好就有拖拍?外表好就有拖拍?
可以一直問下去,而不會有答案。
你信不信一個人無拖拍是因為緣份未到?而不是他或她本身有嚴重缺憾?你信不信一個人失敗是因為經驗尚淺?而不是他或她太過懶惰做事不上心?
明明多數人明白,拍拖的事情不是單純講條件,不是好就有人愛,不是好就會找到自己愛的人。又怎麼我們總以一個人的感情狀態來衡量他的本質是好是壞。
她單身,所以她外表不好。如果她外表好,一定是性格不好。如果性格都好,必然是心頭太高。總之,因為她是一個「咁好既人」,所以一定有拖拍。真的是這樣嗎?
的確,長期單身的人總是有一些問題的。內在的性格,可見的外表,外在的工作環境生活圈子,不可見的命數緣份,或者都是做成他今天一個人的原因。但這些問題不全都是他能改變的,包括某些你以為可以改變,或者很容易使能改變的。有時只是不明白,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麼一談起感情狀態,便平白被人放大了自身的缺點。
我們都有「缺點」吧。有些缺點令我們沒那麼可愛討喜,有些缺點令我們不受朋友歡迎,有些令我們不受上司欣賞,有些人體育細胞不發達運動場上發揮不好,有些人沒有耐性對家人總是不夠包容。要是人無完人,每個人都總有缺點和優點的。假如他談戀愛的技巧不足,我相信他總有另一些領域會幹得很好。而那些特別受別人歡迎的人,上天只是把優點分發在容易看見的地方。請相信,他們並不先天比你優越高等。請記得在另一場合,換一套得分方式,你也會是他們尊重欣賞甚至仰慕的人。你要不亢不卑,明白對方有一點好,清楚自己也有一點好。你的硬要與他相比,也許是安慰獎。價值未必更高,但可能更實用更耐用呢?
人人也有優點,只是如果對方不是我們那杯茶,那麼再好再令人羨慕也沒有用。人人也有缺點,只是有些人更努力或更幸運早一點遇上懂得包容和欣賞自己的人。
其實我很願意看見那些好人早日與別個成雙成對。好人有好事發生是最合理的。不過每當我們講起這一句「點解好似佢咁好既人會無拖拍?」,第一反應不是留意他的「好」,而是急急為他「無拖拍」而找個理由。我有點失望。
不是每一個無拖拍的人都不知道自己點解無拖拍。老實說,這些理由亦不一定就是別人所想的。就等如你問他為什麼不吃苦瓜,你以為他覺得苦,實際上是他不喜歡苦瓜的甜味,其實他一點也不覺得苦瓜苦。你以為人人也愛吃糖果,但世上還是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想吃也不能吃。
他富有,不一定因為他勤力。他窮困,是早年有他不能逃避的債務要償還。關於某某單身,我們可以推測,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大概,但我還是會提醒自己,他或她也許有一個自己才知道的理由,有一些不便講清的過去,壓得太重太緊的負擔,或者是更多連他自己都看不通透的因果。他不願別人就這樣一口咬定,自己單身是因為什麼什麼。至少他明白,答案沒有這麼簡單。
其實這樣說也不算活在虛幻中。愛一個人主觀的,但也有客觀的標準。一個人好或不好,有了那些可量化的條件,多數人還是可以由此推算某某的吸引力,從而預測他的「拍拖成功率」有多高。是明白的,也從沒妄想可以因著小小優點便能與其他公認的俊男美女財子才女打成平手。沒有妄想。
只是覺得,戀愛沒那麼簡單。
希望這些「好」人都不要放棄自己的好。當你對「人夾人緣」有更多信心的時候,你便會少一點抱著這種非黑即白的價值觀去看感情。不要被別人嚇怕,別以為他人能夠預言你的未來,斷定你將來的命運。未拍拖而想拍拖的,你總能找到改善自己的方法,至於能否遇上那個合適的他,還要講合適的時間與地方。盡量做好自己,聆聽別人的意見而不過份依賴別人的建議,一步一步將自己變得更好,令自己更滿意就對了。
最後是,既然不能依賴別人,那麼對自己就要有更多要求。相信自己的好,但別放大自己的好。明白別人不會看到我們未曾表現的美好,要對別人公道一點。如果不盡信別人所總結出的你單身的原因,那麼自己更要花更大心思,更嚴謹地審視自己。自我麻醉總是自我良好的。所以想改變,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守著那自認的優點放慢手腳。
「點解咁好既人會無拖拍?」其實自問自答最好。如果不是自命不凡自怨自艾,而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好好反思,再一步步令自己變得更吸引,這樣積極地面對真相為未到的緣份作準備,才能真正體現這句說話的價值。
-----
做好自己。做自己很好。好好做自己。
為你打氣。
你的答案是?
這背後有一個假設:好的人就會有拖拍。
說引號那句話的人所指的好究竟又是怎樣的好?心地好,外表好,性格好,脾氣好,還是無從分析解構,但整體感覺就是好的好?問問題再深入一屠,心地好就有拖拍?外表好就有拖拍?
可以一直問下去,而不會有答案。
你信不信一個人無拖拍是因為緣份未到?而不是他或她本身有嚴重缺憾?你信不信一個人失敗是因為經驗尚淺?而不是他或她太過懶惰做事不上心?
明明多數人明白,拍拖的事情不是單純講條件,不是好就有人愛,不是好就會找到自己愛的人。又怎麼我們總以一個人的感情狀態來衡量他的本質是好是壞。
她單身,所以她外表不好。如果她外表好,一定是性格不好。如果性格都好,必然是心頭太高。總之,因為她是一個「咁好既人」,所以一定有拖拍。真的是這樣嗎?
的確,長期單身的人總是有一些問題的。內在的性格,可見的外表,外在的工作環境生活圈子,不可見的命數緣份,或者都是做成他今天一個人的原因。但這些問題不全都是他能改變的,包括某些你以為可以改變,或者很容易使能改變的。有時只是不明白,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麼一談起感情狀態,便平白被人放大了自身的缺點。
我們都有「缺點」吧。有些缺點令我們沒那麼可愛討喜,有些缺點令我們不受朋友歡迎,有些令我們不受上司欣賞,有些人體育細胞不發達運動場上發揮不好,有些人沒有耐性對家人總是不夠包容。要是人無完人,每個人都總有缺點和優點的。假如他談戀愛的技巧不足,我相信他總有另一些領域會幹得很好。而那些特別受別人歡迎的人,上天只是把優點分發在容易看見的地方。請相信,他們並不先天比你優越高等。請記得在另一場合,換一套得分方式,你也會是他們尊重欣賞甚至仰慕的人。你要不亢不卑,明白對方有一點好,清楚自己也有一點好。你的硬要與他相比,也許是安慰獎。價值未必更高,但可能更實用更耐用呢?
人人也有優點,只是如果對方不是我們那杯茶,那麼再好再令人羨慕也沒有用。人人也有缺點,只是有些人更努力或更幸運早一點遇上懂得包容和欣賞自己的人。
其實我很願意看見那些好人早日與別個成雙成對。好人有好事發生是最合理的。不過每當我們講起這一句「點解好似佢咁好既人會無拖拍?」,第一反應不是留意他的「好」,而是急急為他「無拖拍」而找個理由。我有點失望。
不是每一個無拖拍的人都不知道自己點解無拖拍。老實說,這些理由亦不一定就是別人所想的。就等如你問他為什麼不吃苦瓜,你以為他覺得苦,實際上是他不喜歡苦瓜的甜味,其實他一點也不覺得苦瓜苦。你以為人人也愛吃糖果,但世上還是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想吃也不能吃。
他富有,不一定因為他勤力。他窮困,是早年有他不能逃避的債務要償還。關於某某單身,我們可以推測,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大概,但我還是會提醒自己,他或她也許有一個自己才知道的理由,有一些不便講清的過去,壓得太重太緊的負擔,或者是更多連他自己都看不通透的因果。他不願別人就這樣一口咬定,自己單身是因為什麼什麼。至少他明白,答案沒有這麼簡單。
其實這樣說也不算活在虛幻中。愛一個人主觀的,但也有客觀的標準。一個人好或不好,有了那些可量化的條件,多數人還是可以由此推算某某的吸引力,從而預測他的「拍拖成功率」有多高。是明白的,也從沒妄想可以因著小小優點便能與其他公認的俊男美女財子才女打成平手。沒有妄想。
只是覺得,戀愛沒那麼簡單。
希望這些「好」人都不要放棄自己的好。當你對「人夾人緣」有更多信心的時候,你便會少一點抱著這種非黑即白的價值觀去看感情。不要被別人嚇怕,別以為他人能夠預言你的未來,斷定你將來的命運。未拍拖而想拍拖的,你總能找到改善自己的方法,至於能否遇上那個合適的他,還要講合適的時間與地方。盡量做好自己,聆聽別人的意見而不過份依賴別人的建議,一步一步將自己變得更好,令自己更滿意就對了。
最後是,既然不能依賴別人,那麼對自己就要有更多要求。相信自己的好,但別放大自己的好。明白別人不會看到我們未曾表現的美好,要對別人公道一點。如果不盡信別人所總結出的你單身的原因,那麼自己更要花更大心思,更嚴謹地審視自己。自我麻醉總是自我良好的。所以想改變,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守著那自認的優點放慢手腳。
「點解咁好既人會無拖拍?」其實自問自答最好。如果不是自命不凡自怨自艾,而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好好反思,再一步步令自己變得更吸引,這樣積極地面對真相為未到的緣份作準備,才能真正體現這句說話的價值。
-----
做好自己。做自己很好。好好做自己。
為你打氣。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盡力捉緊在意的每一次
近來聽了香港歌手林欣彤的<一千零一次人生>,甚為感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8em-_0dIVY
有人說歌詞大路,我卻認為生活需要這樣的窩心提示,將一些我們倒背如流但總是刻意忽略的人生智慧重新包裝。走得匆忙,值得停下來聽一聽。如果仍會在意,仍對自己生命有期盼,這些歌曲會讓你記起某些遺憾,然後在你感動,心酸痛心的時候,不知不覺給你一點力量。原來你不寂寞,你不是唯一一個不滿現況的城市人。這一首歌連結著有時無奈有時無力的你我他。
泛濫了的當平常。不喜歡的事情如果比目皆是,慢慢便會失去改變的熱情與動力。人人都抱著同樣的價值觀生活,異類的你沒多久便會因為恐懼而與大家漸行漸近。所謂近朱者赤,就是要在墨黑的大世界中,找來值得跟隨相信的一點紅。潛移默化也好,發聲鼓勵也好,他們總是一次又一次拯救了我們垂死的夢。人是這樣,音樂是這樣。感謝永遠有歌,提醒我們什麼是生命,提醒我們在庸碌裡錯失了什麼。而將來改變什麼,都是我們的決定。
生命太豐盛,機會很多。人生錯失過的美好何止千次?
有沒有想做的事沒有做,有沒有想見的人沒有見?
有沒有,有沒有?
通通都有。
失諸交臂的,從前那些錯過時機的,都太難失而復得了。不過日子繼續過,錯失繼續有。我知道我們親手放棄的美好有太多太多。而我們能改變的,或者不是將那一千次遺憾通通杜絕。而是盡量在遺憾發生之前及時嘗試。只要能見挽回一個美好的念頭,留住一個美好的機會,這樣我覺得就算任務完成了。
這首歌帶來的重重的壓迫感,是因為匆忙中我們錯失又錯失。原來累積下來,我們已浪費了一千次的美好。我們有一千次勇敢的機會,有一千個改變的契機,一千次加一千次,原來在我們口中這樣不幸不快的生活裡,都反覆出現過萬千感動與激動。心痛,因為身在福中不惜福。麻木地暴殄天物,知而不覺,習以為常。我們不禁幻想,如果我們都捉緊了這些機會,會不會活得更加耀眼?
放過實現理想的機會,擦去自己的心聲,扔掉日記只餘日程,很努力拼命去追,有動力無方向。害怕煩惱恐懼改變,於是就依照習慣做隻羊。也不問自己甘心與否,反正大家都一樣。有人在工作中找到滿足感,有人因為工作而能養活自己與家人。有些人工作卻是為了他們不在乎的物質,每天都放棄更多他們在乎在意的目標。
於是人與人相聚,都偏重遇上,忘記道別。來得及說你好,分別時卻都悄悄地去,沒有為一段段美好友誼畫上完美句點,任由那些曾經交心要好的好友逐個隨時間風乾,縮小,被遺忘。歡迎典禮是如此盛大,初相識時多麼興高采烈,最後卻沒有歡送會,來不及講一句真心的感謝。記錯名字,忘記有過舊照,連自己忘記什麼都忘記了。這也許是必然,是定律,但也十分可惜。
不是說我們能夠留住生命遇過的每位朋友。心痛是面對心內那些我們真正在乎的人,還是任由他們如其他不相關的點頭過客一樣,隨時間流逝趺到過去。最怕我們麻木然後盲目。看不見自己失去的,還為著那看似廣闊的人脈而自滿自喜。可怕的不只是錯失再錯失,更是將錯失視作平常,並對那些忠厚地珍重人情的人冷嘲熱諷。
生活裡總有遺憾。是,總有遺憾。問題是,那是怎樣的遺憾,你錯過的是什麼?人生悠長,生活迫人,最後埋單數算的遺憾,何止萬次?猶如不快樂不如意,是生活的一部份。你可以選擇如何理解,將它理順,減去它的殺傷性,好讓它不阻礙你享受生活中其他美好的部份。遺憾也一樣。誰沒有遺憾,誰人能夠達成自出娘胎以來每個一閃而過的念頭,誰又能為每一個想法拼盡每分氣力作出所有嘗試,沒有現實考慮,不怕顧此失彼?我相信,有些美好我們注定失去,萬物枯榮有時,所想的不一定都能成真。與其說減少遺憾,不如說認清自己最在意在乎的。
放棄別人的願望,去捉緊自己的願望。不理別人的眼光,留意自己是否為自己驕傲。原諒那個不會再見的仇人,尋找那麼能相親相愛的平凡人。放棄與很多人點頭的機會,去跟自己最想見的人打開心扉。用一個下午一個人看你最想看的冷門戲,而不是一大班人看不喜歡看的首映。人生太短,應該為那些死去前仍會在意的事情而努力打拼,應該為那些自己真心相信的人與事而繼續嘗試。
點算重要的。當最重要的重到消失重量,你再記起這首歌。
「要怕只怕明日一股勁淪為往事」
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能對得失處之泰然。不怕放手,亦清楚有不能放手的時候。那一股勁需要建築在堅實的價值觀上。別人認為你錯失太多,遺憾太多,你可一笑置之。唯獨面對你自己認為的遺憾,不能笑而不語。一千個明日如若又要來到,請再一次勇敢地痴人說夢。無論那個念頭是否可笑,為了自己而實踐都是可喜而不可悲。就憑著自己一顆熱心,及時捉緊,及時感謝,及時微笑,及時說好。
在此記下香港歌手林欣彤<一千零一次人生>裡的每句一千次。提醒我們過去如何,現在如何,將來如何。
「一千次內斂的暗戀 一千次絕了交友誼
一千次緣份未為意 一千次舊照片當廢紙
多一千隻未拆的唱片 一千套流行時裝過時
一千個明日又來到 分分秒秒
一千次浪費蔬菜湯 一千次贈母親怨言
一千次鳴謝沒誠意 一千次沒有空沒法子
多一千次留言不答覆 一千次原來回覆太遲
一千個明日又來到 分分秒秒
一千對倦透黑眼圈 一千次未去的旅行
一千次奇遇未嘗試 一千次病痛都沒有醫
多一千次就快一輩子 一千次回頭純真幼兒
一千次遺憾未留意 空出半格」
許廷鏗<青春頌>也有這一句:「無用聽誰來勸告 一街的人言滔滔 不需坐下來計數 前行吧 你想做全意做」
總有事情你有興趣,總有人物令你心動。有美事值得留戀,有更多恩典不能太快成為回憶。
得到音樂的鼓勵,若然現時士氣高昂,即管放肆任性。
誰敢說明日還有一千個?要珍惜,就珍惜緊接的分秒。
失去,不等於遺憾。失去你在乎的,才算遺憾。
你在乎什麼?每晚睡床上可有力細心想?
大搞
說到不善長的事情,其中一樣不能不提「將一件事情搞大」。
最怕有頭威無尾陣。雷聲大雨點小。所以提醒自己,但凡有新計劃新主意,先別太興奮。不是能夠一戰成名一箭定出輸贏的人,所以如果有心,不如慢慢來。有心搞,只能由小到大,慢慢搞起,一步步搞大。做聲勢,又不夠膽。要虛張,卻又不甘心。左想右想,還是讓它靜靜地來。要是不幸,它也能靜靜地去。
就這樣,轉一個新方式,然後繼續發展下去。別大搞了。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初失戀 第三章: 不要眼淚再亂爬
初失戀 第三章: 不要眼淚再亂爬
十二月十日 多雲
一直覺得,平凡普通的戀愛最好。祈求自己不要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戀愛故事。說實話,誰不愛刺激?誰不願在年輕時可以轟轟烈烈愛一次?不過不平凡的戀愛,還是不應我這種平凡的人多貪多想。我不刻意追求激情,就只要兩情相悅,能夠傾訴與傾聽,有一個最忠實的支持者,這就夠我自豪了。就算那天遇上你,也不曾相信自己會是你喜歡的類型。更沒說你花心思地追求,那段曖昧的日子還是受寵若驚的。後來我倆走在一起了,我心中默想,還是願意跟這一位終老。因為你真的待我很好,很好。
當時算不算無知呢?或者是太天真單純,將戀愛想得太過簡單,忘了相見與同處兩者的重大差異。傻孩子無疑心,對未來總是充滿希冀的。開始幻想拍拖三個月那裡慶祝,半年紀念日要手做什麼禮物,一年了到海洋公園還是迪士尼樂園。那夢兒多采多姿,想過一同到日本旅行,想過在台灣拍婚照,想過怎樣為建立一個美滿家庭而努力。雖然很多念頭都是一閃而過,但就算只是想想也能發自內心地興奮起來。因為終於不用再虛構一位男伴,我這些大大小小的計劃裡,都有你跟我一同實現。
便覺得美麗年華就快要開始了,連好友也為我高興。他們知我要求高,都說我要好好珍惜這初戀男友。能同好同憂,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嗎?
買一件東西,付錢以後就那物便屬於自己。確認情侶關係,卻不等於可以終生擁有一個人的心。不只是回答愛或不愛那樣簡單的二分問題。如果我們的愛變質了,或愛的方式改變了,那麼就算我們依然相愛,還是無補於事。關係出現問題以後,你身邊必然出現誘惑,我亦一樣,但我確信這不是我提出分手的主因。告別你,是因為你的心不在我這裡。或者我要求太多,又或者你的付出我沒及時確認。總之承受過你這麼多次的不聞不問,你已狠心過太多次。今次就由我狠心一回。
我們也不值得在這段關係中繼續蹉跎糾纏。
分手後的兩星期,我也過得很差很差。我們這死結終於被剪去了,但我心還是未能放開。你說,我又竹心因為知道自己在人前會強裝無事,所以刻意將自己收起來。有時只是躲在被窩裡一動不動。我不忍心扔掉屬於你的東西,可是每見一次,心又痛一遍,想起你說過的承諾,又見自己的天真與執著。單獨出街會杯弓蛇影,以為看見你,心又抽成一團。空閒的時候,跑步的時候,只要腦袋放空,又會平白無端想起一個人,不覺原來眼淚已亂爬。那一個人是你。你知道嗎?你也會這樣嗎?
少艾時期早已過了,沒想到原來失戀帶來的痛是如此劇烈。要穿過傷痕步向重生,這段路比曾幻想過的都要難捱。我相信時間會將一切沖淡,不過每當我忽然記起你的時候,我又怕這一輩子也再沒安慰能令我痊癒。或者我還需要多一點時間,去消化我心內的憤怒與悲傷。我還要更多時間,去提醒自己不要嘗試與你討價還價,不要算清誰是誰非,不要奢望能夠重修舊好。由我決定離開你那刻開始,我便不容許自己再回到你身邊。對不起,我不會給你機會,也不會給自己機會。
那首歌是這樣唱的:這是我的非凡人生嗎 只覺受的痛 遲遲不褪 即使結疤
希望時間快一點過。我不可能這樣痛下去的。
根本你都不懂,是你不屑看我看的輕重。而我著實不應該因為放開一個不懂我的人而太過惋惜。愛有多深,痛有多深,這大概是我全情投入愛過的最佳証明。從不後悔付出過的點點滴滴,感謝上天讓我有如此不平凡普通的一段,還是寧願遇上你,然後離開你。
知道自己很易心軟不懂欺騙,現在終於可將那些情情愛愛的角力一一扔開。自己軟弱自己承受,孤身隻影一個人前進,也不要再像乞丐那樣卑微地等下去了。
「還有半生 怎麼演
不知道能夠建立信任幾多遍
誰都有底線 明知你不變
我沒有辦法拿幸福去下注
消失眼前 就恨你不懂我 別怨天 」
初失戀 第二章: 狼狽比擁有難受
初失戀 第二章: 狼狽比擁有難受
有磨擦爭執對罵儘管教人勞氣傷心,可還未算最可怕。更令人心淡心寒的,是對方冷靜得出奇,冷靜得過火了。冷戰開始,打一場無火花的惡戰。
嘗試心平氣和討論問題所在,願意開心見誠將問題說清。可是要講的都講過了,彼此彷彿不能再好好用心溝通。由從前間中鬥氣,到現在連吵架亦覺白費唇舌。究竟我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看似無風無浪,其實暗潮洶湧。對你來說,和好總是容易的。你有辦法令我原諒你體諒你,我亦不後悔。只是和好過後看不見甜蜜如初的一天。我懷念往日的單純與溫馨。
愈來愈少閒聊了。我和你都是懂得尊重私人空間的人,這也是當初我覺得與你一起相處很自在的原因。只是當日就算累了,我們也會互發一個簡單短訊,教對方不用掛心。關於閒聊,我是重質多於重量的。有質素的幾句話,有心情的眼神,都比無無聊聊地聊大半天吸引。不要你形式化地敷衍,不希望做你只懂騷擾掃興的另一半。我們似乎已經走到長巷的盡頭。
是的。「繭」是這樣唱的:寧願一起免麻煩 不想各自再揀
尋伴侶真的不算是我的生存樂趣。在遇上你以前,不也單身了二十幾個年頭了。日子還不是那樣過,都有好多精采有趣的畫面。決定與你一起,那天我除了高興,雀躍,還有鬆一口氣的感覺。我覺得我倆合拍合襯,只要我們都繼續付出,就可以走下去,走更遠,直至永遠。我知道人對初戀總會有不切實際的期盼,摯友們都叫我別期望過高。可是我相信你,更相信自己。既然最終遇上了,有問題我也寧願包容,學會接受,免去又再尋覓的麻煩,不用在希望失望的兩極中徘徊。
一直以來,我都是朋友們的戀愛救星。儘管那時我未曾有過戀愛經驗,可也因為這樣,能保持一顆清心。事不關己,少一點偏見,反而能將問題看清。今天明白了,不是「懂得」戀愛的人便懂談戀愛。每個當局者都會將懂得的一切道理扔諸腦後。心太熱,動情了的人會軟弱,所以會失去理性地害人,或者將自己的不幸合理化悲劇化。今天明白,我原來不是我想像中的那麼理智強悍。面對一個自己深愛的人,一樣會迷失得如此不堪。
在現在僅存的相處時間裡,我都會拉著你的手。你的手掌很大很暖。聖誕節快到了,我實在不忍鬆手。但晚飯後我們就這樣無言無語地走著,互不關心彼此的近況,或只是不著邊際地講起工作的是是非非。你快樂但我不知道原因,我快樂了你不曾留意。你說情侶間很多事情都是心照,我覺得兩個人純熟得不靠話題維繫感情是最大的諷刺。我找不到你的心,我心照的,是一個個你還沒親口說,等我意會的殘酷真相。
「即使這樣纏綿下去 是那樣無聊」 你是否早已表態了?是我不察覺,還是傻得視而不見?
留住你的人,卻將光陰與情份通通虛耗。改不了你那壞習慣,我又難道應該將拖手當作習慣?
總有一天我會受不住,我會與你分手,然後不回頭不回望。我可能會後悔,但我不能後悔。有時我寧願這一天快點來臨,讓這難看難受的一切徹底地完結。
「我懷念的是無話不說 我懷念的是一起做夢
我懷念的是爭吵以後 還是想要愛你的衝動」
誰忘了要給我真摯的溫柔?
我不懂得如何被動地愛你。今夜我最懷念的,是在我還未遇上你以前,那麼自在。
狼狽也許比失去難受。如果說狼狽比擁有難受,我寧願失去,我必須道別,你懂嗎?
有磨擦爭執對罵儘管教人勞氣傷心,可還未算最可怕。更令人心淡心寒的,是對方冷靜得出奇,冷靜得過火了。冷戰開始,打一場無火花的惡戰。
嘗試心平氣和討論問題所在,願意開心見誠將問題說清。可是要講的都講過了,彼此彷彿不能再好好用心溝通。由從前間中鬥氣,到現在連吵架亦覺白費唇舌。究竟我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看似無風無浪,其實暗潮洶湧。對你來說,和好總是容易的。你有辦法令我原諒你體諒你,我亦不後悔。只是和好過後看不見甜蜜如初的一天。我懷念往日的單純與溫馨。
愈來愈少閒聊了。我和你都是懂得尊重私人空間的人,這也是當初我覺得與你一起相處很自在的原因。只是當日就算累了,我們也會互發一個簡單短訊,教對方不用掛心。關於閒聊,我是重質多於重量的。有質素的幾句話,有心情的眼神,都比無無聊聊地聊大半天吸引。不要你形式化地敷衍,不希望做你只懂騷擾掃興的另一半。我們似乎已經走到長巷的盡頭。
是的。「繭」是這樣唱的:寧願一起免麻煩 不想各自再揀
尋伴侶真的不算是我的生存樂趣。在遇上你以前,不也單身了二十幾個年頭了。日子還不是那樣過,都有好多精采有趣的畫面。決定與你一起,那天我除了高興,雀躍,還有鬆一口氣的感覺。我覺得我倆合拍合襯,只要我們都繼續付出,就可以走下去,走更遠,直至永遠。我知道人對初戀總會有不切實際的期盼,摯友們都叫我別期望過高。可是我相信你,更相信自己。既然最終遇上了,有問題我也寧願包容,學會接受,免去又再尋覓的麻煩,不用在希望失望的兩極中徘徊。
一直以來,我都是朋友們的戀愛救星。儘管那時我未曾有過戀愛經驗,可也因為這樣,能保持一顆清心。事不關己,少一點偏見,反而能將問題看清。今天明白了,不是「懂得」戀愛的人便懂談戀愛。每個當局者都會將懂得的一切道理扔諸腦後。心太熱,動情了的人會軟弱,所以會失去理性地害人,或者將自己的不幸合理化悲劇化。今天明白,我原來不是我想像中的那麼理智強悍。面對一個自己深愛的人,一樣會迷失得如此不堪。
在現在僅存的相處時間裡,我都會拉著你的手。你的手掌很大很暖。聖誕節快到了,我實在不忍鬆手。但晚飯後我們就這樣無言無語地走著,互不關心彼此的近況,或只是不著邊際地講起工作的是是非非。你快樂但我不知道原因,我快樂了你不曾留意。你說情侶間很多事情都是心照,我覺得兩個人純熟得不靠話題維繫感情是最大的諷刺。我找不到你的心,我心照的,是一個個你還沒親口說,等我意會的殘酷真相。
「即使這樣纏綿下去 是那樣無聊」 你是否早已表態了?是我不察覺,還是傻得視而不見?
留住你的人,卻將光陰與情份通通虛耗。改不了你那壞習慣,我又難道應該將拖手當作習慣?
總有一天我會受不住,我會與你分手,然後不回頭不回望。我可能會後悔,但我不能後悔。有時我寧願這一天快點來臨,讓這難看難受的一切徹底地完結。
「我懷念的是無話不說 我懷念的是一起做夢
我懷念的是爭吵以後 還是想要愛你的衝動」
誰忘了要給我真摯的溫柔?
我不懂得如何被動地愛你。今夜我最懷念的,是在我還未遇上你以前,那麼自在。
狼狽也許比失去難受。如果說狼狽比擁有難受,我寧願失去,我必須道別,你懂嗎?
初失戀 第一章: 絕對是同謀
初失戀 第一章: 絕對是同謀
「壞男人有時候是你們這些好人寵壞的。」我語重心長地跟她說。希望她想清楚究竟值不值得繼續在這段感情上糾纏下去。
靜雯的男朋友叫阿銘,是她的初戀。二十四歲的她終於由A0變O1,身為她的多年知己我是開心的。拍拖初期還是十分恩愛的。三個月後聽說阿銘轉了新工作,有了一班新朋友,便開始對靜雯愈來愈冷淡。阿銘又說,她不是「玩家」,他也沒有無理取鬧,安撫我不需替她擔心。可問題不是他有無理要求,而是他對她已經無任何要求,又或者太清楚,就算有什麼要求,天真的靜雯都會不好意思拒絕。兩個人貌合神離,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關係有了問題。我跟她說了幾次,只是她一直避而不談。
是她一直不去正視,只是縱容再縱容。她說自己要給他自由。可是自己卻還沒有那麼放得開。口講一套,心內卻一直焦急。明明掛心對方,明知對方晚上跟友人玩到道通宵達旦,作為女朋友也不能跟男友約法三章訂明規矩。她說不想管著他,希望對方有天會忽然發現背後有一個如此大方懂事的女友。可是這樣等了又等,又已經好幾個月了。我們都知道他已經移情別處。
其實是不肯放手,其實是她不敢分手。愛一個人對他來說好像太難了。好不容易愛到一個大家口中的「男神」,當然害怕要親手捨棄。我想,她當然知道現在他倆是有名無實。可又臨近聖誕,她大半年前畢業不久還興高采烈跟我說,今年終於不用再唱Lonely christmas。我體諒她那不欲分離的感覺。就算只是拖著也好,拖拖拉拉,拖延,亦比孑然一身好。
「算啦我都講到口臭,你想點就點」。如果說她愛得快樂,身為朋友自然為她高興不多講什麼。只是見她愛得如此吃力,得不償失,真想她好好醒過來,客觀看清楚眼前這一切。既然嘗試補救而無效,既然身邊的那人還是心野未能定下來,心早飄遠了,何苦令大家辛苦?看見他滿不在乎的時候,其實堅守下去還有意思麼?
「唔好啦,你罵我啦,我都唔知自己想點...」
雯,逃避分開的孤獨,情願一起不舒服,其實是你自己的佔有欲把頭腦沖昏。他大概放手了,而你卻不放開。你說他很壞,但你的反應卻鼓勵他壞下去。以保全大局為名自欺欺人。你害怕單身的空虛,初戀的人也太愛一個人,愛到盲目不能自拔如上癮不戒毒的道友。其實你人品好,外表不錯,是一個好女孩。我知他外在條件很好,但他對你不好,這一直不是你追求的愛情,今天的你有決心去放開不屬於你的人嗎?
你還是單身的時候,我總是欣賞你,對愛情有自己一套看法,不高傲也不庸俗,就只是做好自己,隨緣愛隨緣吻。那時的你既熱情但也能愛得客觀。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只是擺脫單身以後,有時卻糊塗得不似從前那個自強自愛的你?你對愛情有很高期望,我深信你希望可以跟他一直學下去的。只是愛情的其中一課是分手,你卻只想翹課。
個人而言,我不信他是你的好導師。
「斯德哥爾摩情人」裡面寫的:糊塗地軟弱當善良 誰就這樣變善良
包容是需要的,體諒是需要的,因為愛一個人而放低自己的偏執,作出犧牲更是成熟的表現。這些都是你教我的。但前提是,對方是一個值得與你繼續走下去的人。你明知道他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你卻硬要自己一再委曲求全,迫自己處於劣勢,讓他一次又一次令你失望。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訴苦,又下意識地維護他。「是盲目地偉大成狂 還是受害受用 犯賤犯到被虐成狂」這句寫得好。
你說少少忍耐那又何妨,我覺得為了節日有人陪而拉著一個不再愛自己的人的手,那又何必?
在我眼中,你從來也不軟弱。心地善良的你不會傷害另一半,卻因為害怕再次孤獨而寧願別人傷害你。你自己是知道的,他也是知道的。你有想過分手,但他說幾句甜言蜜語又令你回心轉意。核心問題根本未解決,但你還是妄想一切都能百忍成金,到頭來是他習非成是。反正你適應了,他亦假定你會妥協。
你不能完全怪他,你自己亦有責任。你當然可以盡力去改變一個人。但又如你所說:「人都這麼大了,誰也本性難移」。不合則去也許太殘酷,但如果這一切發生在我身上,你也一定會這樣跟我說坦白話。
這宗慘案中,你是同謀,絕對是同謀。疼你的人不想你喊冤叫屈訴苦。你值得更好的人。你懂得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更美,而不是因為一個人而顛倒混亂。我說得再多,都只是旁人。怎樣做,如何做,還是只有你能親自決定。你不需管我希望你怎麼樣,你甚至不要想他希望你怎麼樣。好好記起自己需要什麼。我只是覺得你應該全情投入去愛,但不是愛他。
無論決定如何,我還是支持你的。
「我無法幫你預言 委曲求全有沒有用
可是我多麼不捨 朋友愛得那麼苦痛
愛可以不問對錯 至少要喜悅感動
如果他總為別人撐傘 妳何苦非為他等在雨中」
「壞男人有時候是你們這些好人寵壞的。」我語重心長地跟她說。希望她想清楚究竟值不值得繼續在這段感情上糾纏下去。
靜雯的男朋友叫阿銘,是她的初戀。二十四歲的她終於由A0變O1,身為她的多年知己我是開心的。拍拖初期還是十分恩愛的。三個月後聽說阿銘轉了新工作,有了一班新朋友,便開始對靜雯愈來愈冷淡。阿銘又說,她不是「玩家」,他也沒有無理取鬧,安撫我不需替她擔心。可問題不是他有無理要求,而是他對她已經無任何要求,又或者太清楚,就算有什麼要求,天真的靜雯都會不好意思拒絕。兩個人貌合神離,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關係有了問題。我跟她說了幾次,只是她一直避而不談。
是她一直不去正視,只是縱容再縱容。她說自己要給他自由。可是自己卻還沒有那麼放得開。口講一套,心內卻一直焦急。明明掛心對方,明知對方晚上跟友人玩到道通宵達旦,作為女朋友也不能跟男友約法三章訂明規矩。她說不想管著他,希望對方有天會忽然發現背後有一個如此大方懂事的女友。可是這樣等了又等,又已經好幾個月了。我們都知道他已經移情別處。
其實是不肯放手,其實是她不敢分手。愛一個人對他來說好像太難了。好不容易愛到一個大家口中的「男神」,當然害怕要親手捨棄。我想,她當然知道現在他倆是有名無實。可又臨近聖誕,她大半年前畢業不久還興高采烈跟我說,今年終於不用再唱Lonely christmas。我體諒她那不欲分離的感覺。就算只是拖著也好,拖拖拉拉,拖延,亦比孑然一身好。
「算啦我都講到口臭,你想點就點」。如果說她愛得快樂,身為朋友自然為她高興不多講什麼。只是見她愛得如此吃力,得不償失,真想她好好醒過來,客觀看清楚眼前這一切。既然嘗試補救而無效,既然身邊的那人還是心野未能定下來,心早飄遠了,何苦令大家辛苦?看見他滿不在乎的時候,其實堅守下去還有意思麼?
「唔好啦,你罵我啦,我都唔知自己想點...」
雯,逃避分開的孤獨,情願一起不舒服,其實是你自己的佔有欲把頭腦沖昏。他大概放手了,而你卻不放開。你說他很壞,但你的反應卻鼓勵他壞下去。以保全大局為名自欺欺人。你害怕單身的空虛,初戀的人也太愛一個人,愛到盲目不能自拔如上癮不戒毒的道友。其實你人品好,外表不錯,是一個好女孩。我知他外在條件很好,但他對你不好,這一直不是你追求的愛情,今天的你有決心去放開不屬於你的人嗎?
你還是單身的時候,我總是欣賞你,對愛情有自己一套看法,不高傲也不庸俗,就只是做好自己,隨緣愛隨緣吻。那時的你既熱情但也能愛得客觀。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只是擺脫單身以後,有時卻糊塗得不似從前那個自強自愛的你?你對愛情有很高期望,我深信你希望可以跟他一直學下去的。只是愛情的其中一課是分手,你卻只想翹課。
個人而言,我不信他是你的好導師。
「斯德哥爾摩情人」裡面寫的:糊塗地軟弱當善良 誰就這樣變善良
包容是需要的,體諒是需要的,因為愛一個人而放低自己的偏執,作出犧牲更是成熟的表現。這些都是你教我的。但前提是,對方是一個值得與你繼續走下去的人。你明知道他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你卻硬要自己一再委曲求全,迫自己處於劣勢,讓他一次又一次令你失望。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訴苦,又下意識地維護他。「是盲目地偉大成狂 還是受害受用 犯賤犯到被虐成狂」這句寫得好。
你說少少忍耐那又何妨,我覺得為了節日有人陪而拉著一個不再愛自己的人的手,那又何必?
在我眼中,你從來也不軟弱。心地善良的你不會傷害另一半,卻因為害怕再次孤獨而寧願別人傷害你。你自己是知道的,他也是知道的。你有想過分手,但他說幾句甜言蜜語又令你回心轉意。核心問題根本未解決,但你還是妄想一切都能百忍成金,到頭來是他習非成是。反正你適應了,他亦假定你會妥協。
你不能完全怪他,你自己亦有責任。你當然可以盡力去改變一個人。但又如你所說:「人都這麼大了,誰也本性難移」。不合則去也許太殘酷,但如果這一切發生在我身上,你也一定會這樣跟我說坦白話。
這宗慘案中,你是同謀,絕對是同謀。疼你的人不想你喊冤叫屈訴苦。你值得更好的人。你懂得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更美,而不是因為一個人而顛倒混亂。我說得再多,都只是旁人。怎樣做,如何做,還是只有你能親自決定。你不需管我希望你怎麼樣,你甚至不要想他希望你怎麼樣。好好記起自己需要什麼。我只是覺得你應該全情投入去愛,但不是愛他。
無論決定如何,我還是支持你的。
「我無法幫你預言 委曲求全有沒有用
可是我多麼不捨 朋友愛得那麼苦痛
愛可以不問對錯 至少要喜悅感動
如果他總為別人撐傘 妳何苦非為他等在雨中」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擊傷你的石頭
「留低擊傷你的石頭 從錯誤裡吸收」
今夜忽然想起,留低擊傷你的石頭,可能會讓你更難忘記向你扔石頭的那個人。未能真正釋懷的時候,睹物思人,很容易又再翻起沉澱了的情緒。明明原諒對方,明明自覺放下,可其實仍是暗裡耿耿於懷。
知道要放下,但又不想完全放下,是因為痛得特別。那時受傷留下瘡疤,但畢竟是成長的印記,都是可一不可再的曾經。與其說留低石頭,不說放不低那一段過去,不忍手將那令你憶苦思甜的石頭扔進湖底。
就算真的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了,可是將那擊傷你的石頭放在當眼位置,也無助你快一點走出陰霾重新做人。多想自己能看得開放得開,就當石頭是平常之物,看著亦能不痛不癢,想起來也能心平氣定。可是,原來不能。
就算我們原諒了對方,原諒了自己,可是再看舊日那些滿是血淋淋傷痕的舊照片,再讀那份供詞,腦內案件重溫,細節還是歷歷在目。
在網上看到一句:If it hurt you so much, throw it away.
但我不得不坦白承認,捨不得。現在夜闌人靜,打開抽屜看著那塊「石頭」,猶有餘悸。明知會想起自己從前如何笨拙,自己是如何被擊傷,可是想起那扔石頭的他,又按捺不住,只想淺薄地回味一下。
時間能夠將苦沖開沖淡。但再淡的苦,還是不能變成甜味。人非草木,一定會擁有幾條不能磨滅的疤痕。過去提醒你舊日的錯與痛,也提醒你明天要長進自強。那獨特的石頭如果真的放不低,今天就不要再迫自己放下吧。可是將石頭留低,也別妄想自己能一時三刻看透看開。將它,或他或她收起,放在一個安全位置好好收藏就對了。
對於傷痛,能扔下便扔下。能果敢揮別大步向前走總是最好的。然而扔不下的,留下了也要小心。小心再空放,不能任由舊創令傷口久不癒合。
從錯誤裡吸收是需要的,但不是留低石頭的就自動懂得將遺憾昇華。或者要多一點時間,或者要再認識多一點人。那些舊信舊照舊人,主人翁現在想起還是會微微鼻酸抖震。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有了自知之明以後
一直以來也很喜歡藍亦邦的「自知之明」。喜歡到一個地方,希望歌詞能夠成真,能夠成為自己真實的寫照,面對別人的誤會或批評都能一笑置之,唱句:都不要緊反正我很開心。只是,生活有時候不只要求人有自知之明。
自問懂得包容,卻未懂得包容別人對自己缺點的不包容。明白不應該要求別人太多,心底中卻暗暗要求別人不要對自己有太多要求。我以為自己「律己以嚴,待人以寬」,但如果對人家的想法如此在意,問題發生了最先想到的不是做成問題的自己,而是提出問題的旁人,那麼實情是我對別人要求太高,對自己要求太低。
或者我們是有自知之明的。可是小至朋友,大至社會,身邊每個人都不可能因為我們明白與接納了自己的不足,便自自然然放下他們的相信的標準和價值,只以我的尺度我的長短。擁有自知之明,不等如能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抱著自己已知的種種,知足地無風無浪地坦然地走下去。
就算你坦白承認自己的不足,也不代表那些不足就會被人接納。如同犯了錯的你就算道歉,人家還是有怪罪與氣憤的理由。你自己知道的,不等於別人都知道。更何況是要求諒解,要求接納。
我們的自知之明,總是潛意識地將自己的優點放大,將缺點收細。別人的視角是不一樣的。先別說客觀持平地將好的壞的一併考慮是少數,多數人還是先留意別人的不足與錯失,彈比讚多。我們自知的,與對方所知的,總是有落差。
你知道自己沒有可愛面孔,潛台詞是你接受自己了。覺得自己尚算五觀端正,不夠可愛也就算了。不過你還是會聽到別人針對你的外表,那些無情的批評與攻擊還是避不過。你自知不懂嘩眾取寵,自知未太懂去用言語誇張掩人耳目,你認為這是你性格的特點。你留意到自己言詞真摯實話實說。可是別人看到的還是最顥而易見的缺陷。你信青蛙亦有公主包容,因為你覺得自己是青蛙王子。誰又料到,別人看中的你從來都是一隻青蛙。就算擁有自知之明,亦不過是一隻懂得自己不足的青蛙而已。
明白不能討好所有人,可是心底還是希望身邊有懂得自己的人,看得見自己的努力。也許安守小小本份並不是快樂與成功的全部。你就算盡了本份,就算盡了全力,但如果還是力有不逮,旁人所見還是會覺得「不足夠」,還是覺得有所差欠。
人,還是要不斷改進不斷成長才可以吧?自知而不了解別人的要求,不明白社會的運作,是否就會變成天真與無知?
不愛用半句埋怨博取一個憐憫,因為如果別人不是心悅誠服地認同自己,那些迫出來的還是虛有言詞而無半點意思。我們不能透過自己思想的改造直接影響別人對我們的觀感與評價。一切還是要建基在可見的行為。無論你有或沒有自知之明都好,都不影響別人對你的認知。
別人不認同你,總是有原因的。有時你不禁懷疑,那些究竟是合理的質疑,還是因為不明白甚至不尊重而衝口而出的評擊。很多時候,自我感覺都是良好的。所謂厭棄自己身份,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別人的意見與眼光。但平心而論,我們又怎能怪別人,我們又怎能要求別人?在我希望別人接受自己時,能否也接受別人不接受自己?
意見太多,價值太多,不是人人也像這首歌的主角那樣,不求人見人愛。
就算明知不可能人見人愛,我們還是有意無意地做好自己,希望做好事做對事,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盡量表現自己美好的一面。可我們也是凡人,都有缺點。某些缺點會更易被放大,某些缺點會帶來很多壞影響。又有多少人能堅守自身,不稀罕別人的包容與讚賞,對自身缺陷沒半點介懷﹐亦沒有半個希望修飾改進的念頭?要有自知之明之餘,完全不理別人眼光,生活與心靈都能「自給自足」,其實一點也不易。而且也未必好。
害怕有天將「堅守自己的特色」與「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混為一談。一方面,多想自己能夠知足地做個不完美的人,但每一次自己犯錯了,都覺得自己需要改變。只是錯似乎改不盡,似乎永遠不能滿足自己希望滿足的人。對人對事似乎總是未能達標。
自己都知道自己沒法子可以完美,甚至總有那些不足。我有我的優點,我有我的缺點,我有自知之明,但還是不能簡單地做自己懂做的事,犯自己會犯的錯。
究竟「自知之明」是什麼意思?那一個「自」字,實在讓我們撞有太多解讀的角度。一個擁有自知之明的人,或者是那些懂得減少失誤,揚長補短的人。但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認知早已包括了那些失誤,那麼是否就要學會接受自己?
歌詞最後說得好。現實是,沒法逼誰欣賞。同樣,亦不能逼誰不去批評。有時他們會尖叫鼓掌,但每個不完美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更多是冷言冷語。那怕你擁有自知之明,有很多自身以外的事情還是不能改變,不能強求。發表立場需要有行動作証,我自問此時此刻還沒有歌詞中那種自信與豁達。
我想,自知之明是快樂與自在的「基本」,卻並不是美滿人生的全部。如果珍惜身邊人,我們還是要放開自我,好好聽聽別人的意見。成長了如果真有智慧,就是要學會分清那些可以改,那些不能改。自己都知道自己沒法子可以完美,亦要明白不完美自然代表有人會不喜歡不滿意。你可以不怪責別人,不代表別人不能怪責你。
不希罕討好世人。但還是希望身邊的至親能夠因為自己而驕傲。他們這樣想,他們這樣說,或者都是「愛之深責之切」。你要更成熟地看待別人對你的意見。不要做中國歷史書那些只愛甜言蜜語的昏君。我們都能進步,可以變得更好。未能完美,至少愈變愈美。至少自己嘗試過,至少問心無愧,先省下那些不必要而且不理性的自我質疑。
你的確做得不夠好。有時,甚至做得很差。別人的說話不會好聽,事情的結果多數也不好看。在我們有自知之明之餘,別忘了還有眼前這個共享的世界。到最尾,還是要反醒誰才是自己最需要討好的對象。心胸再闊一點,不怕自己在別人眼中再笨一點。
就算知音只得一個人,給他欣賞過仍是有幸。就算再多質疑與失望,別忘了那些一直相信你,對你有希望有信心的人。好好平衡自己的優劣,懂得欣賞自己的付出與嘗試。亦最先提醒自己改善。人看自己,感覺總是最真實最強烈的,理解卻通常和別人的有偏差。這不再是一個只講對錯的年代,對了也要講氣度,錯了也不代表一事無成。面對生活的高低起趺,聽到某某在嬉笑怒罵,記得不亢不卑,堅強地聆聽,冷靜地應對。
這是我的立場,也是我希望達成的目標。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不相信的不會遇上
有些人害怕戀愛不是因為受過傷,而是害怕再受傷。
她唱著:一百次相愛只要有一次的絢爛,下一次會更勇敢。
但他,卻因為失去了自己擁有過的唯一一次絢爛,對有關愛的一切無動於衷。
他不相信自己能愛夠一百次,他懷疑絢爛已成往事,而未來還能有什麼令他動心。
害怕別人已有自己不想要的答案,所以不去提問。害怕面對與期望有出入的將來,所以沉溺過去,拒絕盼望。他收起雙手,任由愛在風裡打轉,不去捉緊一切得來不易的緣份。他知道要離開,他明白要解懷。但恐懼總在你最不為意的時候登門探訪。恐懼令人逃避,不敢直視事情的始末原委。面對愛,能逃的他都逃,不能逃的唯有左閃右避。他常常自問自答,將自己封閉在別人眼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就當自己不懂愛,就當自己不需愛。
每個人在傷心的時候,說話都總是那樣斬釘截鐵。不信未來,不信福份。一切都是那麼絕望,總在尋找更灰的灰,要畫更黑的黑。
你需要的不是一個愛你的人。相反,是一顆敢於愛人的心。愛和信的關係密不可分,唇齒相依。一個人不再相信,那就不可能遇上愛。
相信什麼?相信自己,相信緣份,相信兩個人一起會快樂,相信大家一起會進步,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對方的品味,相信總有始,相信或有終。相信人,相信感受,相信自己仍然可以相信,為所信而付出,這樣愛才不會是遙遙無期的幻象。
你恐懼。一開始你恐懼再不會遇上那些愛你的人。慢慢,你驚訝自己竟會用力推開愛你的人。最初你怕困難將你們擠散。慢慢,你會變得軟弱而神經質。索性「自找麻煩」自我攻擊自我封閉,用不存在的困難將別人拒諸門外。你恐懼的,由一開始沒有人接受你,到以後開始不接受自己,繼而不強求別人接受自己,然後跌入惡性循環。
你知道的。其實心底裡,你不信有別人會愛你,你不信自己能愛人。
假如你不相信,那就不會有渴求諒解的視線。假如你不相信天的一邊亦有個某某在等候,你便不會留意,不會尋找,並以實際行動印證自己的假設。假如你覺得自己只能孤獨,你距離孤獨只會愈來愈近。信任能拉近兩者的距離。真切的信任往往是推動我們進步的原始力量。
假如你不相信,再大的愛都會離開。又或者,我們沒有勇氣去接受別人超額的愛。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令對方幸福。自己在愛情中不會是對方的負擔。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堅定地照顧自己,照顧對方。
有些人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另一些人因為看見所以相信。你又是那一種?
我們今天究竟對愛情有多少信心,相信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講清,亦不是一時三刻便能夠改變的。你問我,我對愛情自然有疑慮。我不勇敢。我會害怕。只是我明白,如果我們一直哭下去,只有很微機會遇上那個可以好好相處的另一半。
像「逆光」這樣的故事不多,特別是男生。想愛,就要勇敢。相信,有時候是一種力量。是一道引力。明白杯是冷的,但希望茶仍能保持溫熱。假使有天心冷了,味道也會淡下來,魅力亦會減退。世界這樣大,每個人也總會遇上欣賞自己的人吧?求緣如果太「進取」,不如從惜緣開始。要珍惜,先要相信。看見了,再好好把握。相愛很難,的確很難。人與人相遇發展的第一站卻從來也不是相愛。不如先相知,不如先相信。
不如先給自己多一點信心,不如相信你也有你的驕傲。擦光淚水看清你自己是誰,遇過怎樣的人走過怎樣的路,然後再想明天。你要相信自己能夠得到美滿的關係,然後才會認真而務實地看待愛情。需要一個怎樣的對象,自己又能成為一個怎樣的對象。
一開始便談情說愛太遠,常常強調「愛自己」而沒有實際行動亦只是消極的避世籍口。
好好認清這現實,能戀愛的都不是因為他們未受過傷,而是走過了,沒那麼怕再受傷。又或者,明白怕也要鼓起勇氣向前多走一步。
火花不等人。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情歌又如何
曾經,我也是「反情歌」的。都認為音樂主題可以闊一點。那時候會刻意找一些不談情說愛的音樂,聽多一些講夢想談人生的,彷彿能學到更多東西,總比終日愛愛愛愛成熟得多。是呢,一開始我們總是最愛聽情歌,然後忽然有一天長大了,覺得情歌都是屬於那些對愛情充滿幻想的小男生小女孩的。我們啊,不應該聽情歌,應該支持歌手多唱非情歌。我們甚至排斥那些唱情歌唱得動聽的歌手,轉而尋找那些不唱情歌的小眾樂團。
說是曾經,因為我已不再反情歌。事實上,對音樂題材沒有特別喜惡。因為慢慢懂了,原來從前那些以為不能在情歌中找到的提醒,其實都潛藏在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情歌當中。關鍵是,我們如何理解歌詞,如果從字面的意思引進到我們有興趣的話題。
人生雖然有很多環,然而環環相扣之餘,環與環其實都有相似甚至相同相通的地方。有時愛一個朋友像愛一位老朋友,有時追求一個人又似追尋一個目標。失戀和失敗之後都要放手,而且無論什麼事情都能以心想事成,總有機會出意外。人總需要勇敢生存,無論是跟離婚或是輸了球賽的人都一樣管用。歌詞是這樣寫,但如何應用是聽者的自由。
某程度上,這也是聽音樂的樂趣之一。
陳腔濫調的情歌總是有的,但先不要太快拒絕情歌。有時發人心醒的,未必是整首曲目整份歌詞,可能只是副歌其中一段,甚至一句。用心細聽,如果旋律悠揚的話,反覆細味以後,自能帶走屬於自己的領悟。
當然,我確信經歷情歌本身就是美好的,不需額外再給聽者延伸的啟示。畢竟,如果情歌裡有情,音樂便能與聽者連在一起。情歌代替歌者把心內的感覺透過音符與歌詞舒發出來。那些開不了口的,那些人生的遺憾,無論與愛情有沒有關係都好,都彷彿找到了一個暫時釋放的出口。這樣就夠了。
而且情歌也是我們的記憶。多少年後,你可能會忘了某個人,某件事。但只要音樂響起,那些模糊的枝節又會再度若隱若現,你又能似有還無地記起了曾遺失的種種。情歌是能夠觸動情緒的鑰匙。有時忘了愛人的感覺,忘了被愛的感覺,忘了什麼是追夢,忘了什麼是親恩…….千言萬語,都不及一首情歌那麼有效,能夠那麼快喚醒心深處的喜怒哀樂。當然,情歌做到的非情歌也做到。只是靜下心來,影響我最深,與我記憶呼應得最多的,都是情歌。
現在,已經不再單純地將流行曲區分為情歌/非情歌。只要歌中有情,那就足夠。好聽或不好聽,順耳或不順耳,大概就如能否遇上情投意合的對象一樣,講緣份。這個世界太多事情講互相配合。人夾人,人夾歌,歌夾人。是否情歌都好,還先請細聽。我喜歡那些能觸動情緒的音樂,是不是情歌早已變得次要了。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I am not fine, and i will change it.
TEDxSF - Mel Robbins - F--- YOU - How To Stop Screwing Yourself Over
不知是否近來看外國電影太多,看到這影片的題目,立即想到的是:Go FUXK yourself.
這影片有一個很好的提醒。那是,別再以為自己過得還好了。每當我們說"I am fine",其實一點也不fine。Fine個屁!停止那些籍口,然後要給力推自己一把。
小時候我們做很多應該做但不情願做的事。長大了,沒有人管,我們便愈來愈懶散,給自己愈來愈多妥協與放棄的籍口了。那些自言自語總是仁慈的,放棄總是比較舒服的。但正因如此,我們難以進步。
真的,一點也不易。不過或者我們可以一點點改變自己?
我不相信人的意志力能強大得想做什麼便敢做什麼。我們都會軟弱吧,都有懶惰的時候。不是我們決意對自己嚴厲,就什麼都能做。不過,不過,問題是我們需要嘗試。Do something before we say no. Try one more time before we accept our failure.
有太多時候,我們在嘗試之前已經預計失敗,接受失敗。又或者,妥協到一個我們能接受的水平。但其實,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朋友說得好。與其靠想法改變行為,不如由行為的小改變令想法變得正面。的確,我們想得再多,又有多少實際改變是想得出結果?一切都要做。
我們不會沒有弱點。就讓我們一步一步來。那怕是一個小小的改變,養成多一個令自己變得更好的習慣,都不要放棄。
不要管你說的東西是否太過完美。你要給自己能量。還有,別再滿足自己的平庸,從今天起少一點妥協。生活是過程,過程有改進就好了。相信有付出便有收成。
最後,別忘了記錄你所付出過的一切,你努力過的一切。因為人是那麼善忘,很容易忘記自己所付出過與收回的種種。記錄下來,將來回望,你會發現原來一直以來自己也在堅持。過程中是有得著,有成長的的。改變對快樂的定義,讓自己更成熟地活著。生活不是為了眼前的快樂,是為了更大的快樂。而在得到這些快樂之前,give yourself a push. 頂住,捱過去。
想生活得輕鬆一點,就要習慣那不輕鬆的部份。迫自己吃一點苦,為了自己。你是可以的,儘管過程會有點難受,但你可以的。
Getting what you want is ... simple but not easy.
We have a need for exploration. Say no to routine.
Forcing yourself to get out of your head. No excuse, F that! and have that activation energy.
Past your feeling, your feeling crewing you. you are not gonna feel right for any changes.
尸 Listen to what you want and get out from your comfort zone.
The five seconds rule: Do something whenever you have an idea popped up in your mind within five seconds, or your will lose it.
No body stop you from doing that, it is you who kill your great idea.
不知是否近來看外國電影太多,看到這影片的題目,立即想到的是:Go FUXK yourself.
這影片有一個很好的提醒。那是,別再以為自己過得還好了。每當我們說"I am fine",其實一點也不fine。Fine個屁!停止那些籍口,然後要給力推自己一把。
小時候我們做很多應該做但不情願做的事。長大了,沒有人管,我們便愈來愈懶散,給自己愈來愈多妥協與放棄的籍口了。那些自言自語總是仁慈的,放棄總是比較舒服的。但正因如此,我們難以進步。
真的,一點也不易。不過或者我們可以一點點改變自己?
我不相信人的意志力能強大得想做什麼便敢做什麼。我們都會軟弱吧,都有懶惰的時候。不是我們決意對自己嚴厲,就什麼都能做。不過,不過,問題是我們需要嘗試。Do something before we say no. Try one more time before we accept our failure.
有太多時候,我們在嘗試之前已經預計失敗,接受失敗。又或者,妥協到一個我們能接受的水平。但其實,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朋友說得好。與其靠想法改變行為,不如由行為的小改變令想法變得正面。的確,我們想得再多,又有多少實際改變是想得出結果?一切都要做。
我們不會沒有弱點。就讓我們一步一步來。那怕是一個小小的改變,養成多一個令自己變得更好的習慣,都不要放棄。
不要管你說的東西是否太過完美。你要給自己能量。還有,別再滿足自己的平庸,從今天起少一點妥協。生活是過程,過程有改進就好了。相信有付出便有收成。
最後,別忘了記錄你所付出過的一切,你努力過的一切。因為人是那麼善忘,很容易忘記自己所付出過與收回的種種。記錄下來,將來回望,你會發現原來一直以來自己也在堅持。過程中是有得著,有成長的的。改變對快樂的定義,讓自己更成熟地活著。生活不是為了眼前的快樂,是為了更大的快樂。而在得到這些快樂之前,give yourself a push. 頂住,捱過去。
想生活得輕鬆一點,就要習慣那不輕鬆的部份。迫自己吃一點苦,為了自己。你是可以的,儘管過程會有點難受,但你可以的。
Getting what you want is ... simple but not easy.
We have a need for exploration. Say no to routine.
Forcing yourself to get out of your head. No excuse, F that! and have that activation energy.
Past your feeling, your feeling crewing you. you are not gonna feel right for any changes.
尸 Listen to what you want and get out from your comfort zone.
The five seconds rule: Do something whenever you have an idea popped up in your mind within five seconds, or your will lose it.
No body stop you from doing that, it is you who kill your great idea.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別讓自己平庸下去
TEDxVictoria - Dr. Sean Richardson - Mental Toughness: Think Differently about your World
接受失敗。接受苦楚。
一個人將來的成就,未必與他的才能有直接關係。能夠受得住引誘,頂住胸內那洶湧波濤,突破過去,然後距離成功又近一步了。可是正如講者所言,一點也不容易。
的確,非常不容易。
這是一個充滿刺激與引誘的年代。這是一個我們總能找到方法滿足自己的年代,這是容易妥協,不容易迎難而上屢敗屢戰的年代。這是一個能夠無苦的年代,這是一個讓人變得平庸的年代。
正巧在中大校長沈祖堯的畢業講詞中找到久違了的八字真言: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http://aukalun.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24.html
無欲在這個年代裡,變得多麼神聖,可望而不可即。富裕的社會,資訊發達的新世代,令我們幾乎可以隨時滿足一切欲求。肚餓便吃,悶了便玩,累了便休息。我意思是,我們擁有了能夠滿足欲求的大環境,硬件從來不缺。於是,「捱」字變得很陌生。我們有捱的感覺,卻已不能與別的時代相提並論。
能放棄眼前的小利,單純依靠一個信念,相信更大的寶藏正在途上,繼而拒絕急功近利,沉著應戰,這是何等困難,但又何等必要!
影片說的,儘皆老生常談。人能夠脫離眼前的美好,向更遠的目標前行,自古以來做到的都不會是社會上的大多數。
但正正是因為太多人做不到,加上欲求是那麼急切充滿壓迫感,所以開始不再追求「無欲則剛」的自信自在。妥協一次,妥協十次,依賴了成癮了,便回不了頭。
請讓自己相信,只要守得住今天,只要守得住這一刻,明天便會更好。一點一點做,一點一點變好。在這向引誘與平庸劃清界線的漫漫長路上,你我都不會不跌一跤便能直達終點。關鍵是,我們有努力去守,失守了。但不是墮落的開始。我們仍記得當初希望捱到最尾看到陽光的願望,下一次就只要多一點決心,走過去就好。至少,要比今次好。未來要遠,但也不要想得太遠,不然太重太虛
接受失敗是很難的。自己失敗了還沒有改進的動力,卻更糟糕,更可怕。
判斷自己是否真誠接受失敗的其中一個指標,就是敢於繼續努力。這是達至成功的必然因素。下一次要比今次處理得更好,別讓自己爬不起來,又回到那個充滿平庸念頭,甘於得過且過的深淵。
講係好易,做係好難。而且我發現要成功的其中一個決定性因素是,你要真正相信自己會成功。就只有你認為自己值得成功,可以成功,然後才會思考未來,構想如何成功。預視那個自己會興奮的將來。才會接受「Effort>Talent」的積極論調。
相信自己成功,不接受平庸,不像大多數人那樣,真的不易。成功啊,得來不易。我們是否忘了?
忘了出處,不過有一句話很值得每一個受到挫折的人思考感受一下:這個世界已經有太多人告訴你不能,太多人打擊你。你更應該相信自己,省下那些「我唔得我唔掂」的說話。對於自己,請給多一點信心。相信你的信念。
別讓自己平庸下去。堅持。
就算失守了,也別斷言自己做不到。
只要建立了成功的習慣,就能一步一步成為成功的人。
From the video:
Delay instant gratification.
Work with feeling, not against them.
Keep your eye on the big picture.
Fail going 100%
接受失敗。接受苦楚。
一個人將來的成就,未必與他的才能有直接關係。能夠受得住引誘,頂住胸內那洶湧波濤,突破過去,然後距離成功又近一步了。可是正如講者所言,一點也不容易。
的確,非常不容易。
這是一個充滿刺激與引誘的年代。這是一個我們總能找到方法滿足自己的年代,這是容易妥協,不容易迎難而上屢敗屢戰的年代。這是一個能夠無苦的年代,這是一個讓人變得平庸的年代。
正巧在中大校長沈祖堯的畢業講詞中找到久違了的八字真言: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http://aukalun.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24.html
無欲在這個年代裡,變得多麼神聖,可望而不可即。富裕的社會,資訊發達的新世代,令我們幾乎可以隨時滿足一切欲求。肚餓便吃,悶了便玩,累了便休息。我意思是,我們擁有了能夠滿足欲求的大環境,硬件從來不缺。於是,「捱」字變得很陌生。我們有捱的感覺,卻已不能與別的時代相提並論。
能放棄眼前的小利,單純依靠一個信念,相信更大的寶藏正在途上,繼而拒絕急功近利,沉著應戰,這是何等困難,但又何等必要!
影片說的,儘皆老生常談。人能夠脫離眼前的美好,向更遠的目標前行,自古以來做到的都不會是社會上的大多數。
但正正是因為太多人做不到,加上欲求是那麼急切充滿壓迫感,所以開始不再追求「無欲則剛」的自信自在。妥協一次,妥協十次,依賴了成癮了,便回不了頭。
請讓自己相信,只要守得住今天,只要守得住這一刻,明天便會更好。一點一點做,一點一點變好。在這向引誘與平庸劃清界線的漫漫長路上,你我都不會不跌一跤便能直達終點。關鍵是,我們有努力去守,失守了。但不是墮落的開始。我們仍記得當初希望捱到最尾看到陽光的願望,下一次就只要多一點決心,走過去就好。至少,要比今次好。未來要遠,但也不要想得太遠,不然太重太虛
接受失敗是很難的。自己失敗了還沒有改進的動力,卻更糟糕,更可怕。
判斷自己是否真誠接受失敗的其中一個指標,就是敢於繼續努力。這是達至成功的必然因素。下一次要比今次處理得更好,別讓自己爬不起來,又回到那個充滿平庸念頭,甘於得過且過的深淵。
講係好易,做係好難。而且我發現要成功的其中一個決定性因素是,你要真正相信自己會成功。就只有你認為自己值得成功,可以成功,然後才會思考未來,構想如何成功。預視那個自己會興奮的將來。才會接受「Effort>Talent」的積極論調。
相信自己成功,不接受平庸,不像大多數人那樣,真的不易。成功啊,得來不易。我們是否忘了?
忘了出處,不過有一句話很值得每一個受到挫折的人思考感受一下:這個世界已經有太多人告訴你不能,太多人打擊你。你更應該相信自己,省下那些「我唔得我唔掂」的說話。對於自己,請給多一點信心。相信你的信念。
別讓自己平庸下去。堅持。
就算失守了,也別斷言自己做不到。
只要建立了成功的習慣,就能一步一步成為成功的人。
From the video:
Delay instant gratification.
Work with feeling, not against them.
Keep your eye on the big picture.
Fail going 100%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貪新戀舊
貪新忘舊其實真的不是必然啊。年紀愈大,彷彿愈抗拒接觸新事物,心底覺得這個「新世界」有點陌生,不比從前親切和可愛。我們當然還會學新事物看新景象,不過大多淺嚐,少了年少那種沉迷不放的執戀。現在很容易輕言放棄,很容易便下定論,說自己不喜歡新的,然後又尋回自己熟悉的。
就以聽歌為例,記得小時候對音樂還是非常沉迷的。什麼歌都先聽聽了解一下,再決定自己喜歡不喜歡。不知在那年開始,對樂壇的關注變少了。看到一張張漂亮臉孔,聽到一首首美麗樂曲,欣賞-但又只限於蜻蜓點水式的欣賞。不會再發掘他們的其他派台歌。現在,甚至連去了解一下新歌的興至都沒有。當然不是他們唱得不動聽。而是,太依戀舊時的音樂,和與之緊緊連續的故事。
會不會悶呢?也會的。
比如說陳奕迅的歌,十年以上的時間長駐隨身聽。就算百聽不厭,千聽以後還是會失去了最初始的驚喜。儘管如此,還是更愛聽「舊歌」。所謂舊,其實是指我們青春期成長那十年內聽的歌。再舊一點與再新一點的歌就算悅耳,亦不及我們心中那些「舊歌」。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這樣?愛看舊電影,新戲愈來愈少按觸?或是對某些舊事物情有獨鐘,對新來者忽冷忽熱?
又好像寫字平台。新地方比如wordpress與blogspot,功能齊而且接觸面廣,可是心底還是對舊日那個能與友好照見的老地方放心。早幾天回到Xanga,空空如也了。自己的文章沒有,朋友也都不見了,亦再沒有更新了。才切實認知到這老地方已經瓦解了。至少對我來說,原來已經劃上句號。
對於舊事物和某些舊習慣,我們是否都會有一點點依賴?
近日在搜集旅行的資料,有意無意間走進很多Blogger的「家」。才明白,我們看別人的文字,都有目的。然後開始接受自己的文字就是一種個人舒發的簡記而已。想著想著,自覺慢慢可以跟從前那些經營專欄與投稿的心態慢慢脫勾。
貪新,所以好奇地在不同平台開了帳戶。可是忘不了舊。忘不了的是舊有的寫作感覺,舊有對寫作的期盼和那些不能實現的幻想。然後想著想著,舊日的「網友」都淡了。也許忘舊是正常的,只是我們對舊情懷總是有點難以言明的依賴與羨慕。舊時的人物,舊有的生活方式,無論我們貪不貪新,也總會慢慢地在世界由新替舊的不變大潮流而被推出主線。
証明我們面對新和舊有一套非常個人化的機制,有些我們貪新,另一些我們貪舊。同一事情上,蕭時我們貪新,下一刻我們開始戀舊。特別和人情拉上關係的,更甚。
習慣將東西收在心內,而不放在心上。通常都是新的出現在心上,而變舊的都會盡量收進心坎。
就以聽歌為例,記得小時候對音樂還是非常沉迷的。什麼歌都先聽聽了解一下,再決定自己喜歡不喜歡。不知在那年開始,對樂壇的關注變少了。看到一張張漂亮臉孔,聽到一首首美麗樂曲,欣賞-但又只限於蜻蜓點水式的欣賞。不會再發掘他們的其他派台歌。現在,甚至連去了解一下新歌的興至都沒有。當然不是他們唱得不動聽。而是,太依戀舊時的音樂,和與之緊緊連續的故事。
會不會悶呢?也會的。
比如說陳奕迅的歌,十年以上的時間長駐隨身聽。就算百聽不厭,千聽以後還是會失去了最初始的驚喜。儘管如此,還是更愛聽「舊歌」。所謂舊,其實是指我們青春期成長那十年內聽的歌。再舊一點與再新一點的歌就算悅耳,亦不及我們心中那些「舊歌」。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這樣?愛看舊電影,新戲愈來愈少按觸?或是對某些舊事物情有獨鐘,對新來者忽冷忽熱?
又好像寫字平台。新地方比如wordpress與blogspot,功能齊而且接觸面廣,可是心底還是對舊日那個能與友好照見的老地方放心。早幾天回到Xanga,空空如也了。自己的文章沒有,朋友也都不見了,亦再沒有更新了。才切實認知到這老地方已經瓦解了。至少對我來說,原來已經劃上句號。
對於舊事物和某些舊習慣,我們是否都會有一點點依賴?
近日在搜集旅行的資料,有意無意間走進很多Blogger的「家」。才明白,我們看別人的文字,都有目的。然後開始接受自己的文字就是一種個人舒發的簡記而已。想著想著,自覺慢慢可以跟從前那些經營專欄與投稿的心態慢慢脫勾。
貪新,所以好奇地在不同平台開了帳戶。可是忘不了舊。忘不了的是舊有的寫作感覺,舊有對寫作的期盼和那些不能實現的幻想。然後想著想著,舊日的「網友」都淡了。也許忘舊是正常的,只是我們對舊情懷總是有點難以言明的依賴與羨慕。舊時的人物,舊有的生活方式,無論我們貪不貪新,也總會慢慢地在世界由新替舊的不變大潮流而被推出主線。
証明我們面對新和舊有一套非常個人化的機制,有些我們貪新,另一些我們貪舊。同一事情上,蕭時我們貪新,下一刻我們開始戀舊。特別和人情拉上關係的,更甚。
習慣將東西收在心內,而不放在心上。通常都是新的出現在心上,而變舊的都會盡量收進心坎。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開
是的。放不開,但卻慢慢看得開。
假如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有沒有希望達成的願望?當然有。達成不了,死而有憾嗎?我想:未必。
那叫懸念,不是遺憾。也就看每個人如何理解生命的得失。
也罷,人人的定義都不一樣。
假如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有沒有希望達成的願望?當然有。達成不了,死而有憾嗎?我想:未必。
那叫懸念,不是遺憾。也就看每個人如何理解生命的得失。
也罷,人人的定義都不一樣。
無聊人聊無聊
有時候我想,「無聊」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有時候,發現自己本質上還是挺無聊的。無聊嘛,沒有什麼可以掏出來與人分享。究竟是不善與人溝通,是習慣了收收埋埋封閉自己,還是這個人的本質實在乏善可陳,沒有興趣沒有視野沒有想法與願景,所以才會自覺無聊呢?
向內延伸的無聊,近義詞是「悶」。自覺無聊,無事可幹,無話題可探討,生活太過平淡,這就是悶了。這種無聊的著眼點是自己的心。別人不會知道當下的你是否感覺無聊,只有你自己知道。
向外延伸的無聊,是我們對別人的評價。覺得某人很無聊,意思就是他很沒趣,和他交流沒有意思。我們為什麼覺得他無聊呢?十居其九因為那人言之無物,或是生活混混噩噩沒有方向,如走肉行屍。
但這兩種無聊是否相通?無聊的我正無聊地想著:其實兩者未必對等啊!
總是有被稱為無聊的人會自覺不無聊。或者無法否定別人的評價,平心而論自己的生活也許真的沒有什麼可聊,可是弔詭的是,撫心自問他們卻不覺得自己有那麼無聊。他們無聊,但不是無料。那腦內和心內那小天地,都是趣味的來源,只是難以清楚簡單地和別人解釋而已。
如果每個人的本質都被鎖在一個盒子裡,也許那些能開無聊人盒子的鑰匙比較難配吧?但說到底,只要打開鎖,裡面還是存在著獨一無二的寶藏。
再說下去,就似是為了一眾無聊人的無聊罪而抗辯。因為總有人說:既是如此,你繼續孤芳自賞好了!明明無聊,又不見多點學多點令自己不那麼無聊,偏要旁人發掘你不無聊的那神秘特質,這要求是否太高了?
卻是連抗辯的權利也想放棄。是自暴自棄也好,自取滅亡都好,我想別人的「無聊」未必一定是我們所定義的無聊。或者他們只需要找到一個懂郡的人,他們便會忽然之間變得有聊了。我相信,總有一部份人卧虎藏龍,雖然在大多數人前都是小貓是簷蛇,但遇上了對的人,他們便會變成對的人。而在其他人面前,儘管有人說你無聊,但那又是否重要呢?
變得不無聊是重要。可是,如果你是真的那麼無聊,摔不掉擦不走,這就是你的本質的話,那麼我想你也要嘗試靜心而有耐性地,繼續持有你的「無聊」,等他漲升,被誰人看重。你當然可以在別人容易看見的地方努力,令自己變得更有趣更具內涵,與此同時,也許骨子裡就是有一部份「無聊」因子,你需要坦白接受。
無聊與否,跟外在條件一樣,未必見人見智。或多或少都是有一套客觀標準,別人能夠以第三身指點,說你高矮肥瘦,說你是個風趣幽默的博學博視活字典,還是沒有常識只想不做誇誇其談的偽文青。口在別人處,別人說什麼自然難以控制,更別說別人的觀感與想法。
當一個人被別人標籤為「無聊」標得太久以後,連他自己也會相信自己是個無聊人了。是有點氣餒,始終你心內有一些東西仍然醞釀。是自己太無聊也好,還是已經無聊得難以找到懂聊肯聊的人也好,此時此刻亦應放下執迷了。無聊亦能活得無愧,無聊亦非大惡大奸。世上千百萬人種,話不投機搭檔不來的比比皆是。只要自覺不太無聊,別人對你的觀感就當作一個意見就好了。
雖然溝通其中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聊」,可是我相信,或者我希望每種無聊人都總有聊以外的表達方式,去接通那些與你氣味相投,能夠互相理解彼此世界觀,適應彼此生活節奏的人。我們都有話想說,可又不是總能有話直說。又有些時候有些想法與感受,是說了比不說糟,愈聊愈混淆不清。心領神會是高階的溝通,前提是雙方互相尊重與欣賞。說到尾,就看你能不能夠欣賞別人的「無聊」,而對方又是否願意放開自己,跟你分享自己無聊以外的那一面。
人人看事情都有不同角度。正如大多數人讀了此文,也會覺得文章內容不實際,很無聊。可又總會有人在寫這種「無聊」文章時得到點點快慰。有些想法,能寫不能聊。不想說,不懂說,卻只能在一個人靜坐數十分鍾默想默記以後,才能被組織出來。這是無聊,亦有不無聊的地方。太多事事情情不能宣之於口,很多感受介乎不懂說與不想說之間。就是因為明知開口說的都不著邊際,都不能到達心內最貼近真實的境界,所以才將話都收起來。不如不說,就當我們腦子空白,無無聊聊好了。
有時候,發現自己本質上還是挺無聊的。無聊嘛,沒有什麼可以掏出來與人分享。究竟是不善與人溝通,是習慣了收收埋埋封閉自己,還是這個人的本質實在乏善可陳,沒有興趣沒有視野沒有想法與願景,所以才會自覺無聊呢?
向內延伸的無聊,近義詞是「悶」。自覺無聊,無事可幹,無話題可探討,生活太過平淡,這就是悶了。這種無聊的著眼點是自己的心。別人不會知道當下的你是否感覺無聊,只有你自己知道。
向外延伸的無聊,是我們對別人的評價。覺得某人很無聊,意思就是他很沒趣,和他交流沒有意思。我們為什麼覺得他無聊呢?十居其九因為那人言之無物,或是生活混混噩噩沒有方向,如走肉行屍。
但這兩種無聊是否相通?無聊的我正無聊地想著:其實兩者未必對等啊!
總是有被稱為無聊的人會自覺不無聊。或者無法否定別人的評價,平心而論自己的生活也許真的沒有什麼可聊,可是弔詭的是,撫心自問他們卻不覺得自己有那麼無聊。他們無聊,但不是無料。那腦內和心內那小天地,都是趣味的來源,只是難以清楚簡單地和別人解釋而已。
如果每個人的本質都被鎖在一個盒子裡,也許那些能開無聊人盒子的鑰匙比較難配吧?但說到底,只要打開鎖,裡面還是存在著獨一無二的寶藏。
再說下去,就似是為了一眾無聊人的無聊罪而抗辯。因為總有人說:既是如此,你繼續孤芳自賞好了!明明無聊,又不見多點學多點令自己不那麼無聊,偏要旁人發掘你不無聊的那神秘特質,這要求是否太高了?
卻是連抗辯的權利也想放棄。是自暴自棄也好,自取滅亡都好,我想別人的「無聊」未必一定是我們所定義的無聊。或者他們只需要找到一個懂郡的人,他們便會忽然之間變得有聊了。我相信,總有一部份人卧虎藏龍,雖然在大多數人前都是小貓是簷蛇,但遇上了對的人,他們便會變成對的人。而在其他人面前,儘管有人說你無聊,但那又是否重要呢?
變得不無聊是重要。可是,如果你是真的那麼無聊,摔不掉擦不走,這就是你的本質的話,那麼我想你也要嘗試靜心而有耐性地,繼續持有你的「無聊」,等他漲升,被誰人看重。你當然可以在別人容易看見的地方努力,令自己變得更有趣更具內涵,與此同時,也許骨子裡就是有一部份「無聊」因子,你需要坦白接受。
無聊與否,跟外在條件一樣,未必見人見智。或多或少都是有一套客觀標準,別人能夠以第三身指點,說你高矮肥瘦,說你是個風趣幽默的博學博視活字典,還是沒有常識只想不做誇誇其談的偽文青。口在別人處,別人說什麼自然難以控制,更別說別人的觀感與想法。
當一個人被別人標籤為「無聊」標得太久以後,連他自己也會相信自己是個無聊人了。是有點氣餒,始終你心內有一些東西仍然醞釀。是自己太無聊也好,還是已經無聊得難以找到懂聊肯聊的人也好,此時此刻亦應放下執迷了。無聊亦能活得無愧,無聊亦非大惡大奸。世上千百萬人種,話不投機搭檔不來的比比皆是。只要自覺不太無聊,別人對你的觀感就當作一個意見就好了。
雖然溝通其中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聊」,可是我相信,或者我希望每種無聊人都總有聊以外的表達方式,去接通那些與你氣味相投,能夠互相理解彼此世界觀,適應彼此生活節奏的人。我們都有話想說,可又不是總能有話直說。又有些時候有些想法與感受,是說了比不說糟,愈聊愈混淆不清。心領神會是高階的溝通,前提是雙方互相尊重與欣賞。說到尾,就看你能不能夠欣賞別人的「無聊」,而對方又是否願意放開自己,跟你分享自己無聊以外的那一面。
人人看事情都有不同角度。正如大多數人讀了此文,也會覺得文章內容不實際,很無聊。可又總會有人在寫這種「無聊」文章時得到點點快慰。有些想法,能寫不能聊。不想說,不懂說,卻只能在一個人靜坐數十分鍾默想默記以後,才能被組織出來。這是無聊,亦有不無聊的地方。太多事事情情不能宣之於口,很多感受介乎不懂說與不想說之間。就是因為明知開口說的都不著邊際,都不能到達心內最貼近真實的境界,所以才將話都收起來。不如不說,就當我們腦子空白,無無聊聊好了。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自私精
「如果你係自私精,慣左一個人就好難返轉頭,除非你覺得身邊果位值得你去停一停,諗一諗...」
正在計劃旅程,在網上論壇看見有網民就「一人旅行」寫了這句,讀來自己有不一樣的心跳。大概說中了心事吧?
一個人旅行,也許,是因為太自私。
雖然總有人質疑,一個人旅行不怕悶嗎?一個人旅行難道不寂寞嗎?一個人旅行是不是太「毒」呢?有機會的話難道不想兩個人把臂同遊嗎?對此問題種種,問心我們是不會否應,亦不能否認的。年青人嘛,都要經歷好長的一段不穩定時期。一個人的時候想身邊多一個人,到真的有多一個人的時候,又會懷念從前孑然一身的自由自在。一個人旅行不是不好,只是總會有寂寞有悶的時候,心內也一定會閃過別人的「非議」。單身,就會幻想不是單身的日子,會盼望兩個人吃喝玩樂是怎樣的快樂美滿...
但到最後還是決定一個人去。如果你發現,當下一個人獨處,整理一下自己,比兩個人遊山玩水更舒心。如果你預見,今天你只能夠/只應該用百份百精神與耐性去照顧與梳理好自己的期望與情緒。如果你有一點點擔心,怕對方會是你的負擔,或者你是對方的負擔...
兩個人或者一班人旅行,很可能是因為約定俗成的潛規則。不一定因為兩個人/一班人旅行更快樂,而是因為應該這樣去旅行。可是如果決定一個人旅行,你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理由。你會問自己很多問題,了解自己的喜好,放大那個原來一直被壓抑縮小的自己,然後籍著一個人出走去尋回一點東西。獨處,獨行,獨得獨享。
夠自私的人,會先照顧自己的需要。去旅行希望自己盡慶,看自己想看的,吃自己想吃的。因為旅行成本是如此的高,所以要求也高。為了排除其他不能控制的因素,自自然然會選擇單身出走,向自己負責,不用擔心自己的任何決定會影響到身邊人。不是不想身邊有多一個人同行同往,而是我們對旅伴的要求有時真的太高-高到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地步。於是,權衡過,亦傾聽自己的心意,最後還是決意繼續自私下去。
尋找一個合適的旅伴,需要耐性,亦講緣份。一開始,誰都想能跟合拍的旅伴四處遊走。不過豈會盡如人意?未夠運氣遇上合適的,或自己沒有好好努力成長成為別人眼中合適的,單身旅遊是唯一的選擇。可幸,這也不太糟。的確單身自由行有它的好處,是獨立於二人遊和眾人遊的美好體驗。
沒辦法。誰叫我們太自私。又或者是習慣了自私,覺得自私有自私的簡單與樸直。也許有點誇張,不過一個人出行,不用怕傷了別人的心,也沒有人能傷自己的心。面對自己,坦誠地要求自己,不敢太過份,反正一切都是自作自受,這樣挺好。少一點依賴。不怕無人扶持,旅途中發覺自己也能這樣這樣那樣那樣,找個方法挑戰自己,試試闖闖,是一種實在的安慰。
當然,喜歡單身旅行的人不一定都是獨行俠。他們和你可能都一樣,都喜歡跟朋友待在一起熱熱鬧鬧。只是他們需要的與你或者不一樣。他們需要更多私人空間,而那空間只能在單身旅行時才能被進佔。希望你尊重那些決定單身旅行的朋友。他一個人走,或者真的因為身邊沒有多一個人。可是,一個人旅行包含了無數的學習與自省,梳理與感觸。不是他身邊沒有旅伴,而是他和身邊的人都未能成為最佳最和諧的旅伴。人夾人啊,戀愛如是,旅行如是。一個人走,並不可笑。
是,也許太自私。但那始終是自己的選擇,自己的造化。當然,脫「獨」需要努力。不過也許中「獨」太深了,就今天來說,還是覺得一個人去旅行最自在。
是,也許太自私。但那始終是自己的選擇,自己的造化。當然,脫「獨」需要努力。不過也許中「獨」太深了,就今天來說,還是覺得一個人去旅行最自在。
朋友並非單身。說起旅行,反而羨慕能夠單身旅行的筆者。她說這是自由。又有朋友得知筆者一個人去旅行,不禁搖頭嘆息,暗忖不濟,怪痂得難以想像。我想旅行與戀愛兩者是有能夠相互對照的地方。一個人遠行,與一個人走生命一樣,都會得到旁人不一樣的評價。這時候,你固然不能忽視現實,你不能無視你持續單身的客觀因素。比如說,你發現自己原來有點自私,有點自卑,有點自大,等等。然後你還是要回到自身,過自己要過的生活。別人怎樣說是別人的自由,你怎樣活是你的選擇。看到的風光,得到的滿足,額外的付出與收穫都是自己的。
一切還好。看什麼不是最重要,與誰看或者都不是最重要。當下的你想不想看,看得自不自在,這些都很重要。有些人或者體驗過便會明白,有些旅行只能一個人。當你擁有的是一顆旅人的心,便不能多貪身邊有一個如意旅伴。公平沒半點偏心,你選擇人人選擇你。不需自貶身價看成敗走逃亡,亦不用抬高自己放大理念將獨身神化。沒什麼大不了,通通都是選擇而已。
再記:
「慣左一個人就好難返轉頭」,對於慣左一個人又不想一個人過一輩子的人,是可怕的詛咒。我覺得由一個人變成兩個人,並唔係「返轉頭」。相反,要前行。難度是有的,不過又不會沒有可能。人人都有過「一個人」生活的日子。無論你是肉體上獨身,還是靈魂上容不下多一個她或他,我們不都曾一個人,而且都習慣過「一個人」嗎?告別單身,是生活也好旅行也好,其實真如那網友所言,遇到一個值得你停下來,為對方設想的人。同時,你亦進步到在自私的前提下放心交出多一點,為對方無私的停下,為對方無私地設想。與另一個人分享生活,就是要先學習如何在自私的本質上加去無私的愛。
記於旅行後,於網上讀到有關一個人旅行的文章:
你一個人旅行而不會是一個人,除了因為在旅途可以上建立新關係,還因為你自覺與周遭的人/事輕輕地連繫著。認識而不一定要結識,能夠借的不需賣。一個人去,帶去的東西不多,拿走的東西不多,但得著都在途上,感受有時不能量化,亦不需量化。
有時你不能一個人去,有時你不得不一個人去。
對於旅行的最佳方式,人人也有不同答案,但每一種都有精彩的地方。
又如同一個人看戲,一個人吃午飯,一個人番工,一個人讀書。不過是一種選擇。我喜歡這文章,更希望將來這類文章會愈來愈少。我們不再需要「解釋」為什麼一個人旅行可以是一件好事,而是「分享」我們在旅行的見聞與感受。旅行的人數與日記本上的日期天氣一樣,不過是平凡不過的基本資料而已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如能忘掉渴望
關於探險,人愈大,愈會出現有違常理的考慮和擔憂。
比如說旅行。我們開始會擔心,因為不能好好探索那一個地方,不能夠了解和享受那地方的每一面,於是乎,不如不去了。沒說出口的原因是:怕浪費。因為啊,去旅行太奢侈,長途跋涉出錢出時間。付出是如此的大,開始慣性地講求「收支平衡」。付出多少,又想收回多少,甚至得到更多。就連去旅去也想「賺到盡」。去最有名的,逛最美麗的,拍下最令人讚嘆的,無一遺留。
幾天時間,去幾座城市。衣食住行,也彷彿有標準需要依循。網上的達人行程有很多,坊間有更多旅遊天書。只要隨意一翻一讀,不怕你不知道有什麼需要做,只怕你做不來。或沒有本錢,或沒有時間,或者根本不想花心機「計劃」。總之,有一部份人去旅行的興,難免被「去一次完美精華遊」的宏大志向掃去大半。
人生要計算的地方不少啊,我們都是以理智行事度日的高等生物。可是計算難免,計較又是否必要?連遊山玩水都要計較得失,將興致物化,要求「物盡其用」,實在可惜又可悲。
旅途的興,其實如龍睛一樣,對旅程的質素有決定性影響。旅興常在,那怕天氣不好也能看作迷濛詩意,迷路了也能換個心境尋幽探秘。特別是閒逛的興,散心的興,更是難得難求,是好些旅行唯一的意義。行忙忙去匆匆,只是轉換外在的地理環境讓自己為享受而忙,旅行何以開心舒心?
就是害怕可惜,所以生出更多令人令己搖頭嘆息的念頭。旅行,本來可以很簡單的。行程可以精密而周詳,但心態絕對可以保持平和。能夠出外遠行,知足就能滿足。少一點比較,旅者更容易盡慶而返。
比如說旅行。我們開始會擔心,因為不能好好探索那一個地方,不能夠了解和享受那地方的每一面,於是乎,不如不去了。沒說出口的原因是:怕浪費。因為啊,去旅行太奢侈,長途跋涉出錢出時間。付出是如此的大,開始慣性地講求「收支平衡」。付出多少,又想收回多少,甚至得到更多。就連去旅去也想「賺到盡」。去最有名的,逛最美麗的,拍下最令人讚嘆的,無一遺留。
幾天時間,去幾座城市。衣食住行,也彷彿有標準需要依循。網上的達人行程有很多,坊間有更多旅遊天書。只要隨意一翻一讀,不怕你不知道有什麼需要做,只怕你做不來。或沒有本錢,或沒有時間,或者根本不想花心機「計劃」。總之,有一部份人去旅行的興,難免被「去一次完美精華遊」的宏大志向掃去大半。
人生要計算的地方不少啊,我們都是以理智行事度日的高等生物。可是計算難免,計較又是否必要?連遊山玩水都要計較得失,將興致物化,要求「物盡其用」,實在可惜又可悲。
旅途的興,其實如龍睛一樣,對旅程的質素有決定性影響。旅興常在,那怕天氣不好也能看作迷濛詩意,迷路了也能換個心境尋幽探秘。特別是閒逛的興,散心的興,更是難得難求,是好些旅行唯一的意義。行忙忙去匆匆,只是轉換外在的地理環境讓自己為享受而忙,旅行何以開心舒心?
就是害怕可惜,所以生出更多令人令己搖頭嘆息的念頭。旅行,本來可以很簡單的。行程可以精密而周詳,但心態絕對可以保持平和。能夠出外遠行,知足就能滿足。少一點比較,旅者更容易盡慶而返。
城市人去旅行是一件奢侈的事。有錢有時間還要有心情。在我們身處這小小地市,時間要比錢和心情更稀有。大多數人都是沒有時間旅行的時候有錢和心情,可是能安排假期了卻又反過來擔心錢不夠用時間不夠多。人雖然有空,卻少了閒情與逸志。既然時間是千辛萬苦地擠出來了,為何又要「自找麻煩」,將那意義單純的一次遠行想成機關重重的壓力測試?
去旅行的心情是能夠自行調節的。若然你對於安排行程,盡覽盡吃感到太大壓力,也許你本身並不適合追尋「收支平衡」的旅行。你要明白自己是一個怎樣性格的人,需要甚麼期待甚麼,然後視角才能修正,眼界才可隨心胸那樣自然擴闊。這是你的旅行,是屬於你的個人體驗。有說我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其實旅行都一樣。
去旅行,對不少人來說都不是「說去就去」那麼簡單。不過既然來到今天,終於可以有去的空間,去的條件,就只欠去旅行的心情。旅行畢竟是美好的,到一個未曾踏足的國度,重點是「嘗試」。然而嘗試不需執著達標與否。機會雖然只有一次,但也不需與人比較。最好的旅行,是你最享受的旅行。如何才算享受,如何才能享受,這要看各人的心態,沒有標準答案。
想起「再見二丁目」幾句歌詞:
滿街腳步突然靜了
滿天柏樹突然沒有動搖
去旅行的心情是能夠自行調節的。若然你對於安排行程,盡覽盡吃感到太大壓力,也許你本身並不適合追尋「收支平衡」的旅行。你要明白自己是一個怎樣性格的人,需要甚麼期待甚麼,然後視角才能修正,眼界才可隨心胸那樣自然擴闊。這是你的旅行,是屬於你的個人體驗。有說我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其實旅行都一樣。
去旅行,對不少人來說都不是「說去就去」那麼簡單。不過既然來到今天,終於可以有去的空間,去的條件,就只欠去旅行的心情。旅行畢竟是美好的,到一個未曾踏足的國度,重點是「嘗試」。然而嘗試不需執著達標與否。機會雖然只有一次,但也不需與人比較。最好的旅行,是你最享受的旅行。如何才算享受,如何才能享受,這要看各人的心態,沒有標準答案。
想起「再見二丁目」幾句歌詞:
滿街腳步突然靜了
滿天柏樹突然沒有動搖
這一剎我只需要一罐熱茶吧
那味道似是什麼都不緊要
那味道似是什麼都不緊要
這一剎我需要的與你或者不一樣,亦不必要完全一樣。有人追求極致完美的甜酸苦辣,有人在乎茶杯不在意茶葉。各有各所需要的快樂,各有各的思憶與需要排解的鬱結。旅行,特別是那些一個人的旅行,其實只要你一人過得很快樂,覺得很快樂,那就足夠了。放心吃喝,能放心吃什麼喝什麼都無大礙。春櫻或秋楓都一樣壯麗。
如能忘掉渴望,如能活在當下。
如能忘掉渴望,如能活在當下。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引力邊緣 - 人總需要勇敢生活
求生,究竟需要多少勇氣?
既要求生,也同時說明了死亡已經近在咫尺。危難,恐懼,絕望,通通不明朗因素迅速湧至。這個時候,死是很容易的,只要放棄,疊起雙手等待,慢慢死亡便會來臨。如要求生,便要付出勇氣。垂死掙扎,嘗試,拒絕妥協,挑戰,冒險,參與一場不會知道結果的賭博。
求生需要意志,求生需要希望。求生,是看我們有多「盲目」,心內的火種能夠燃燒多久。大多數人不是沒有勇氣,而是勇氣捱不過現實的阻撓,束手無策的時候我們選擇認命。又似太空人在茫茫宇宙中依賴太空衣內的噴射器飛行,要是它失去動力,人便只能隨處漂流。在沒有重力的世界裡失去方向與座標,或掉進黑洞,或被太空碎片衝擊。我們曾經都希望,甚至相信自己能夠化險為異。但求生去到盡頭的時候,勇氣耗盡,我們便不敢再抱有希望。
從電影裡,我們會看見無數角色勇敢求生的故事。「Gravity」女主角有一段關於自己女兒的過去需要放下。她亦因為決意放下而有勇氣再多賭一次,最後成功回到地球,在灰啡的沙土上重新站起。她展現出驚人的求生意志。然而我總在想,成功脫險的她,有勇氣求生的她,可有勇氣繼續勇敢地生活下去?
她既然在太空也能成功扭轉劣勢,向命運說不,那麼回到地球後她將變得勇敢是順理成章吧?我不肯定。
總是要置諸死地而後生,總是要破釜沉舟來獲得更大勇氣。勇氣在人奮力求生的時候被迫出來。可是當「生」被確認以後,生活的勇氣有沒有求生存那樣強大?
我不是質疑人生活沒有勇氣。相反,我很希望我們能夠以求生時所激發的勇氣,好好生活下去。災後重生,活著當然很好,很好。但故事未完,求生故事完了,還有生活的長篇。求生能夠造就多少不可能,是因為心裡明白「Now or never」的大前提。因為我們知道必須作決定,否則死神會奪去我們作最後答辯的權利。求生,需要我們最大的勇氣,作出所有嘗試,交出所有。求生,是我們要夠膽在無重狀態下雙手鬆開鐵門,漂一段路,飛一段路,然後捉緊下一道鐵門。深呼吸,然而重複,停定前行,前行停定,直至到達下一關。為了求生,我們不能不行,不敢不搏。那當然有風險,可是命也是險中求。生存了,我們鬆一口氣。
面對生活,我們也可以這樣嗎?
生活,面對生活,你有多少勇氣?
不想分秒生活也像求生那樣膽顫心驚。可是卻發現生活原來與求生一樣,需要同等甚至更大的勇氣。有些危難,比威脅生命安全更可怕。恐懼是不能比較的主觀情緒。你或者不會死,但你怕得要死。
看電影多了,發現「求生」是我們人類的本能吧?在生死關頭,就算情況再壞,我們總有一部份意志夠強不輕言放棄的人能夠逃出生天。現在我們得了溫飽,生命不受威脅了,但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不順不快恐嚇著我們。如果我們不「求生」,如果沒有求生的決心與希望,心死以後我們便再難自救。
要相信自己。因為自己就是動力。問題不會因為我們有信心便自動解決,但「信」是解決問題的必需條件。一個人求生,是因為不想死。半信半疑也好,也先信自己一半吧。試一試,直至不能再試下去為止。希望每個人都能從恐懼中得到實在的能量。有危有機,這旅程無論怎樣完結也好,至少自己也有過嘗試,也敢嘗試,永遠也別怕自己再無機會。是生是死,至少都是懷著希望「搏一鋪」。求生如是,生活如是。地球或者不算太危險,可是亦不見得很安全。你我明白,在城市生活的壓力總是揮之不去,它害人傷人嚇人。自己不反抗白白受傷害,總有天會活得不再自在光彩,總是死氣沉沉的那樣殘存著,雖生猶死。唯有以求生的勇氣,再多玩幾鋪,你才知道自己最終是輸是贏。
其實我們還輸得起。為什麼怕嘗試,為什麼放棄,為什麼覺得自己已經再沒有任何可能?這社會或者是錯的。每個人都有機會,從錯誤中學習,在機會中尋找機會。我們求生,學習生活,少不了犯錯碰壁。別讓他們打擊得你一沉不起。勇氣就像太空衣內的氧氣,總是有一點留存著。別喘氣,慢慢呼吸,捱得過一個決定一個行動,在下一個太空站人便能重生呼吸。
脫下美國人的太空衣,然後穿上蘇聯的。坐美國人的太空船升空,然後在中國人的太空艙回到地球。生活有時就是不能從一而終。有意外,有不測,有不能不下的決定。然後變化再多,最後還是活著。那就足夠。過去的,有必要放在過去。人總需要勇敢生活,既要放下過去,也要拾起將來。沒有省力而討好的活。Life is full of suprise, not pure enjoyment.
或者,在電影中女主角既然已能站得起,也許她會慢慢想通,開始Let go,再活一次。人人都有過去需要放下,可卻不是人人也能遇上這樣的「危難」迫使自己悟出生命之道。不能依賴出現這種求生的劇情,人始終要腳踏實地直接面對自己的難關,緩慢而痛苦地走過去。
我們未曾流落太空,但也曾跨過不似能夠跨過的大難關吧?求過生,亦生存了。今天,為何活不了?總有辦法的。至少,總有你嘗試的機會。目的地有很多,出發了便有旅程。
早日出發吧,太空人。扣好安全帶,再在垂死邊緣搏一鋪。不要後悔。不要怕後悔而裹足。你永遠不知道,也不能預計。最大的動力,就是勇氣與信心。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記
年紀大了,生活節奏急促。有些事情有些人,不記下來,或者有一天便再記不起來了。記憶,曾經,其實很脆弱。有發生過的,還是有發生過。天知地知,只是人呢,卻很善忘。忘了主幹,忘了細節,甚至忘了全部。一年又一年過去,愈少見,愈少想起,通通都模糊。有一天想回憶,卻不知從何開始。東西還是收在盒子裡,但匙卻掉了。就這樣,就當自己忘了。
不刻意記,便記不起。是的,在腦內和心內的東西,沒有人能搶去。不過,自己掉了的原來也不少。當中不少卻是無心之失。
不刻意記,便記不起。是的,在腦內和心內的東西,沒有人能搶去。不過,自己掉了的原來也不少。當中不少卻是無心之失。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從前情人好嗎
「吻這她,心想別個她」。這情節,不就是「閉起雙眼你最掛念誰,眼睛張開身邊竟是誰」嗎?
總是惦記著第二最愛。
這第二最愛,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某一個她。有時候是與你相戀三年的她,有時候是與你活動同組三小時的她。隨時間隨心情而轉變,人人心中都有很多很多第二最愛。
第二的最愛還算不算「最」呢?其實不算了。或者現在她不夠愛你,或你也不夠愛她了吧?無緣成為最愛,大家都不會為對方無條件等下去。那些情愫不能長久,於是分開疏遠淡出。不算最愛,不算愛了,不過對於從前情人,那個你暗戀的,那個與你相戀的,那個你暗裡仰慕的,那個你關心在意但對方無動於衷的,每段沒有開花的感情,每段開過花但沒結果的感情,這些你還是會在意,還是會希望知多一點。
從前情人好嗎?
大多數時候你也不會想起這些從前情人。他們畢竟是第二最愛,你的生活被第一最愛時刻充佔。可能是一個人,或一班人,或是工作,夢想,等等。你不會時時想起從前情人的。直至在某個夜裡,你看見她在面書的更新...
從前情人幸福了,她不生氣了。她找到一個他,好像很溫馨甜蜜。
從前情人很好,告別單身了。
當她找到一個喜歡他的人,你才記起自己曾經喜歡她。想起她,並不因為愛,而是因為念舊。你幻想她將如何深愛她的男友,你也同時記起自己曾如何深愛她不能自拔。一切事情都會過去啊!現在你只希望她能夠一直幸福下去。
長大了,遇過多少個不可點化的傻瓜以後,才遇上這個他吧?
或者是一種精神自慰吧。唱著「誰人何時替我給你一個家」,感覺自己完成了某些使命,那個自己曾喜歡的人終找到一個她喜歡的人,這樣自己便「功成身退」了。只是不消一秒便覺好笑,自己以什麼身份去要求別人「代替」自己給她一個家?我是什麼人,我在她心中又是什麼人呢?
第二最愛,其實是很主觀的代詞。甲是乙的第二最愛,乙又是甲的第二最愛的機率,相信奇低。很多時候我們心中的那些第二最愛,都已經將我們忘記。又當我們沒有再用行動向對方表達關心與支持的時候,「第二最愛」早已成了有名無實的虛詞。因為愛過,所以誤以為自己有愛。卻又因為太沉迷於昔日的情感而裹足不前,心中有一大堆第二最愛,身邊卻一個愛人都沒有。徵結是不敢去愛,不敢去被愛。沒有付出,沒有收成,只在遠處羨慕和自憐,唱「第二最愛」。
不過,當第二最愛找到她的最愛以後,她很快便會淡出你心中「第二最愛」這位置。你沒從前那麼掛心了,她的美滿人生也因為另一個人而開展新一頁。的確,人愈大會愈少「第二最愛」。有一天所有「第二最愛」都結婚生子,或是活在自在自信的時候,你便再唱不出這首歌了。
因為從前情人都很好,是你沒有變得更好。沒有人與你相憐,從前情人都找到屬於自己,可以相愛下去的情人了。
今天你還可以祝對方幸福快樂。可是明年以後,十年之後,如果你還是以目睹別人的幸福作為戀愛的全部,一臉委屈可悲,你還能以一個怎樣的角色面對這位從前情人?
放不下一個你深愛的人,或者能看作長情。可是就如電影「日落系列」,那怕你找到一個你很喜歡很喜歡的人,假使因為任何原因你們不能一起,你也總要學會「放下」。放下一部份對他的留戀,重拾生活的節奏。去與人相愛,去努力工作,組建家庭享受人生。這是十年之後,你還能驕傲地與她相見的理由。
分開加倍念掛。也加倍努力吧。重新出發吧。這些第二最愛,多少是火,多少是光,你分得清。從前閃爍過的,始終不能一輩子讓你取暖。無論你變不變心,人啊始終要變。成長,獨立,照顧自己,強身強心。你變好是為了誰呢?你不變又是為了誰?
又真的是為了那誰嗎?
明明已經放下了對方,卻又在對方得到幸福以後裝作難捨難離。你並沒有那樣情深,你只是懦弱,害怕看見你曾期望的美好將來,發生在別人身上。
從前情人都還好。我相信,他們每一個都長大了。他們都更明白自己需要怎樣的愛情,而他們又要怎樣學習和忍讓,去迎接這一位對象。從前情人是否獨身都好,他們都不曾要人擔心掛心。那麼你呢?
你作為某某的從前情人,你還好嗎?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Teamwork
總是放大自以為是優點的缺點,又對自己獨特的優點不夠信心,的確 太天真而固執,希望可以一樣一樣做對,其實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還是先按自己的條件與特性做好自己的工作。朋友說,Teamwo rk不一定要你幫我我幫你。幫幫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各行其是 ,其實就是teamwork。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About Pain
「Pain comes, it seduces you, it plays with you, and you identify with it to the point that you start to believe this is how life is. When you feel that heaviness in your heart, most of the time the parameters of pain and relief become blurry, and it is very easy to stay stuck in what you already know, pain. We lose our memory and forget the peaceful moments when everything was light and gravity was an ally. It' s okay to feel hurt - it' s human. It' s important to feel, but you cannot cling to sadness, distress, or bitterness for too long, because they will inevitably destroy you.」 Ricky Martin
To you.
To you.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Time to wake up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
是九月,還是八月或十月,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睡了的人,都想自己醒過來,可是又總不相信這一天這一秒就能醒。就是便覺得要為「醒來」加上一些條件吧。在某一天,某一月,甚至某年,然後就要醒了。當下,還是睡多一會兒吧。
唱這句歌詞的時候,月份尚未到。今天是十月一日。整個九月已經完整地走過了。那麼,是不是要醒過來了?
是。
無論如何走,也要試走。睡,總是不夠的。
加油吧。九月已經完了。
----
也決定要放下。不需要「決心放下」,因為所謂決心都是假的。要放下,總是有所猶豫的。說了多少次,又回頭多少次。多無謂。總之,就是要放下。不再心存奢望。我知道自己不是貪心,只是好奇。不過是時候對別的事情好奇了。這些舊人舊事,已無新發展的可能。你要分清楚。
十月,是很多事情的新開始。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好人和叻人
對於當好人和當叻人, 覺得他們存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角力關係。
不夠叻的時候,我總會以自己是好人安慰自己。不過這個世界不是那麼單一,什麼都能二分。不夠好的人可以變好,不夠叻的人也能學叻。或者只有又叻又好的人才夠好。如果你叻但心地不算很好,雖然不算完美,可是至少看似比不太叻不太醒目能幹的好人好。當然,如果你又不叻又不好,那就當然是不好了。
你是什麼人?
我想,我是一個好人。因為其實我很有福,應該是一個好人才能這樣幸運的吧?不過呢,有時候我也會反問,究竟自己是叻人嗎?自己可以又叻又好嗎?這樣想是因為,所謂的好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對社會無害,對家人朋友沒惡意,這一種好原來並不罕有。成功,就是在好的基礎上加更多優勢。一個好人,就算再好再好,他或她的修行其實未完。
做好人沒錯,錯在我們以為做好人就足夠。也不是要放棄當好人才能變得成功。我不相信。一定有方法能令每個人又好又叻。
以下這段話,給問心無愧的好人:
其實我們已經很不錯了。我們至少對得起自己。有時或者會疑問,單單做個好人又有什麼用?一顆善心能夠換到什麼?或者你都會迷惘,彷彿善良不再是人人羨慕尊敬的美德。或者,好真的不比叻吸引。不過也不要灰心啊。每當想起自己的好,得到那些換不到錢財的福氣,都先確認自己這獨特的優點。你得到別人的信任,你不會害人,你不會因為過份鬥爭算計而寢食不安。然後,你要接受自己不夠別人叻。最後,你要明白好與叻是不能互兌的。就算你多好,都不能讓你變成一個叻人。你總要讓自己「武裝」起來,在好心腸以外令自己變得愈來愈好。無論是工作上,學識見識上,待人接物上,生活處世吃喝玩樂等等,都要在不出賣善良與真誠的同時,做得更好學得更多。好人不是你前進的絆腳石,亦不夠你停步自滿。好是好的,但還是可以變得更好。
我相信,人人有不同「叻」的範疇,社會也特別優待個別長處。你叻,不等於可以得到和其他叻人一樣多的成就或物質回報。你或會不比別人叻,這時你會想起自己的「好」。但,請不要因為你是一個好人,而忘記甚至放棄你成為一個叻人的能力。不比別人叻,不等於你不叻。就像當一個好人一樣,少一點比較,多一點向內出發改善自己就可以了。
如同你相信自己是好人一樣,是天生性格使然。你也應該相信自己是叻人,透過努力總會有回報,你總會變得強大。別用「好人」作為打擊自己的籍口。成為一個好人,應該是一件值得自豪與欣賞的事。
你只是要一步一步改變自己,成為一個能幹的好人吧。
也許因為判斷是否好人全憑自己或身邊人的主觀反應,而判斷是否能幹有才能才華則要交由社會各樣客觀標準,因此說自己是好人總比叻人容易吧?有時候,甚至會難到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威番次,令別人欣慰與崇敬。
不過你總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夠令自己變得成功。你的優點不止你的人格,應該還有其他,肯定有能夠開發的優勢。
好與叻並不敵對。至少對追求當好人行好事的人來說,根本會無視那些對不起良心的勾當,那怕可能換到人人羨慕的名成利就。這樣吧,追求大好小叻。底線是,要好也要叻。先說服自己,然後勤學苦練勇於嘗試。好人一定不只是好人那麼簡單。
「出身寒微,天資平庸,只好苦學,將勤補拙。」
就讓每個只當你是個普通好人的觀眾刮目相待。
不夠叻的時候,我總會以自己是好人安慰自己。不過這個世界不是那麼單一,什麼都能二分。不夠好的人可以變好,不夠叻的人也能學叻。或者只有又叻又好的人才夠好。如果你叻但心地不算很好,雖然不算完美,可是至少看似比不太叻不太醒目能幹的好人好。當然,如果你又不叻又不好,那就當然是不好了。
你是什麼人?
我想,我是一個好人。因為其實我很有福,應該是一個好人才能這樣幸運的吧?不過呢,有時候我也會反問,究竟自己是叻人嗎?自己可以又叻又好嗎?這樣想是因為,所謂的好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對社會無害,對家人朋友沒惡意,這一種好原來並不罕有。成功,就是在好的基礎上加更多優勢。一個好人,就算再好再好,他或她的修行其實未完。
做好人沒錯,錯在我們以為做好人就足夠。也不是要放棄當好人才能變得成功。我不相信。一定有方法能令每個人又好又叻。
以下這段話,給問心無愧的好人:
其實我們已經很不錯了。我們至少對得起自己。有時或者會疑問,單單做個好人又有什麼用?一顆善心能夠換到什麼?或者你都會迷惘,彷彿善良不再是人人羨慕尊敬的美德。或者,好真的不比叻吸引。不過也不要灰心啊。每當想起自己的好,得到那些換不到錢財的福氣,都先確認自己這獨特的優點。你得到別人的信任,你不會害人,你不會因為過份鬥爭算計而寢食不安。然後,你要接受自己不夠別人叻。最後,你要明白好與叻是不能互兌的。就算你多好,都不能讓你變成一個叻人。你總要讓自己「武裝」起來,在好心腸以外令自己變得愈來愈好。無論是工作上,學識見識上,待人接物上,生活處世吃喝玩樂等等,都要在不出賣善良與真誠的同時,做得更好學得更多。好人不是你前進的絆腳石,亦不夠你停步自滿。好是好的,但還是可以變得更好。
我相信,人人有不同「叻」的範疇,社會也特別優待個別長處。你叻,不等於可以得到和其他叻人一樣多的成就或物質回報。你或會不比別人叻,這時你會想起自己的「好」。但,請不要因為你是一個好人,而忘記甚至放棄你成為一個叻人的能力。不比別人叻,不等於你不叻。就像當一個好人一樣,少一點比較,多一點向內出發改善自己就可以了。
如同你相信自己是好人一樣,是天生性格使然。你也應該相信自己是叻人,透過努力總會有回報,你總會變得強大。別用「好人」作為打擊自己的籍口。成為一個好人,應該是一件值得自豪與欣賞的事。
你只是要一步一步改變自己,成為一個能幹的好人吧。
也許因為判斷是否好人全憑自己或身邊人的主觀反應,而判斷是否能幹有才能才華則要交由社會各樣客觀標準,因此說自己是好人總比叻人容易吧?有時候,甚至會難到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威番次,令別人欣慰與崇敬。
不過你總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夠令自己變得成功。你的優點不止你的人格,應該還有其他,肯定有能夠開發的優勢。
好與叻並不敵對。至少對追求當好人行好事的人來說,根本會無視那些對不起良心的勾當,那怕可能換到人人羨慕的名成利就。這樣吧,追求大好小叻。底線是,要好也要叻。先說服自己,然後勤學苦練勇於嘗試。好人一定不只是好人那麼簡單。
「出身寒微,天資平庸,只好苦學,將勤補拙。」
就讓每個只當你是個普通好人的觀眾刮目相待。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再一次 行過去
「你差既唔係方向,我覺得正正係信心」
又有朋友說過,我們不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只是不敢追求自己所需要的。
平心而論,真實的我們比起想像中的我們究竟是更軟弱,還是可以更強大?人總會失敗,失敗以後我們尋找如何成功。人又會失意,失意以後我們努力尋求快慰。可是,總是遍尋未果。不如意的時候,什麼好的東西都愈叫愈走,愈是想看見愈是連影也不見。
或者朋友們說得都對。我們欠缺的並不是我們自以為欠缺的。我們欠缺的是信心。令我們擺脫自以為有所欠缺的錯覺。令我們不再常常裹足不前,少一點惶恐戰兢的,都是信心
會不會我們並未真正了解自己?
因為一個真正認識自己的人,一定會看到自己的優點。他不會隨便放大自己的缺點,他不會看輕自己。他親身見証過自己的強大,相信自己的能耐。他自會找一條能夠揚長補短的路,有蝕有賺,有苦有甜地走下去。平衡以後,然後付出漸多,收穫也在幾年後漸豐。一個了解自己的人,必然不忍放棄自己的潛能。他相信自己,有腳就有路,有心花會開。
這樣說,當然是樂觀得有點不切實際。可是取其核心思想,自信自重,又不是那麼高難度那麼遙不可及吧?你差既唔係方向。或者,令你變差的亦不是沒有方向。
就只需多一點信心。每一天再多一點信心。正正的信心。
對一個迷失得寸步難行的人來說,方向與信心同樣重要。假使要定先後次序,是方向重要,還是信心重要呢?究竟人是有了方向,然後有動力前進?還是有了信心動力夠大,路走順走闊了,回頭望便見方向?
可是要尋找絕對正確的方向太難。這世界,也不能由人慢慢尋找方向。迷失在社會是重罪。嘗試與犯錯都是負面的,從錯誤裡吸收也許不比一帆風順有價值。而且,我們還是會受到打擊,然後失去動力。
人生的路,最重要是能走下去。所謂熱情,就是有一股想走下去的勁。有了方向,通常也有探索的動力。可是如果沒有動力,就算有方向都只敢原地呆坐。
信心,是生活的基本。未必活得美麗,至少也要自我感覺良好。一個人只要對自己了解,有自信,他知道可以依賴自己什麼,又靠什麼向社會換到自己所需要的,這樣路總是打通的。易走難走,窄的闊的,都有路。
沒有路,不是因為失了方向。也許,是你失了自信。
在感覺不年輕但有幸依然年輕的這些年,聽著謝安琪的3/8實在感觸良多。發現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遠,可是又好像沒走得太遠。一朝驚醒已在目前。得到的原來這麼多,失去的原來也這麼多。
知道生命總是區接區,由這裡到下一區,總是行行重行行的。不過如何行過去呢?愈行愈累愈怕的我們,有時真的不肯定可否正面一點地跨過下一關。又不肯定究竟要多久日子,面前的迷惘空虛才會消失。無論是失去方向,或是失去信心,在關口面前總會猶豫。對慢步存有罪疚感,不視漫步為一種可行的選項。特別是在告別學生身份後的數年,可見的失去比不見的得著多,人又變得更功利更講求回報,於是著眼目前所擁有的所建立的,或者真會有灰心傷心痛心的時候吧?
不過,人一但習慣失去,卻是十分危險的。一但對失去麻木,我們便會不習慣自己無所失去的日子。為了老實的生活,我們慣性地選擇失去。失去朋友,失去興趣,失去能力,然後失去衝勁,失去信心。當人完全地失去信心以後,一切擁有都只是為必然的失去而鋪墊。他開始不再追求等同失敗的成功,不再相信等同失望的希望。他因為空虛而不敢擁有,又因為生命不再擁有什麼而變得更空虛。失去安全感,便會行不過去。
這是有可能的。人生,誰都有失。有些能失,反正散盡還復來,或是舊去新來,好不平常。只是有某些不能失。一失足成千古恨,也恨錯難返。可以不見樹木,但最低限度要留下種子。信心,就是生命的種子。不見了,也就很難翻生。只要還有一顆,也能植出綠洋。
不知青春最後十年從何計起,又何年告終。我知道我們要好好把握光陰。二十來歲,無論如何也不會是青春的起跑線。這十年應該已經開始了。這刻在談空虛的,在怕空虛的,我們都同處迷惘這一區。我們能否以平常心重新進取?重拾信心也好,認清方向也好,行過去下一區,把握青春餘下的幾年?
或者這十年不能數算。青春,可能在我們放棄相信與守護的時候便會消失。青春的最後十年,或者只留給決意揮灑青春的人吧?
歌詞有一句是這樣寫「寫好這刻這一句」。關於青春,關於人生,我們愈來愈有能力寫得好。我們想得精密,說得動聽,不是我們虛偽,而是做出來所需要的勇氣太大。我們未敢許諾。只是生活生活,要活才能感到生氣。活出信心,最好做出來。信心是要慢慢建立,需要時間與機遇。你現在需要尋找最低限度的自信,以你所擁有的全部,去猜看世界會否給你更美好的種種。就算沒那麼夢幻童話,也要有自信。我們都不差不笨,就要多一點信心,我們便有膽量挑戰自己。
這一天會到來。不要放棄漸悟。何謂幸福秒秒在變,何謂不幸也一樣吧?或者時候到了,抬頭會看到愛在飛。
誠實地。無懼地。隨遇地。華麗地。懷舊地。前衛地。成熟地。緩慢地。回味地。這九種方法當中,沒有任何一種是我們不可能做到的。前路茫茫,記緊誠實對待自己,要勇敢有決心,不執著細節要相信自己的適應力,那怕輸人也要不輸陣鬥志高昂,如果過去太沉重就別輕輕帶過,信你有自己一套有得有失自己知道,不想行不敢行的決定了也要行,到最後給自己一點耐性與毅力......任擇其一,或是九合一,或是找到自己的選擇,我們都要精精神神地走過去。畢竟生活可以很長,難關還有很多,樂趣你還有太多未嚐。
行過去,行過去,行過去,行過去,行過去,行過去......
-----
後記:二零一零年夏天交流,在回港前聽3/8。感受尤深。今天重聽,發現人長大了,但不見得成熟。過去行得過,今天也可以吧。我來為自己加油。我們都要加油。
行過去
http://capthefun.blogspot.hk/2010/06/blog-post_09.html
誰能說愛?
究竟怎樣的人有資格分享對愛情的看法?
友人近來有點感情煩惱,連忙找來幾位知心好友酒聚三更。大喝三杯既是忘憂,亦希望同座人能指點迷津,達解困之效。席間,未曾戀愛的他開始為主角分析情勢,試圖剖視積存已久的恩怨情愁。在旁的其他朋友急不及待說:別扮情聖!你還未拍拖,懂什麼?
講起感情,我們多數人都傾向相信「子非魚焉知魚」。對於那些未曾愛過,或戀愛經驗尚淺的「學院派」朋友的意見一笑置之,甚至冷言相向。我不過懷疑,究竟愛情能否分析,經驗是否親身經歷的才有效?如果這社會已經在不同媒介把談情說愛的智慧以至技巧記錄下來,那麼我們還可否紙上談兵,也能模擬著戰場上的兵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既已是旁觀的第三者,那麼不同人的觀察也可以帶來不一樣的結論,導向不一樣的領悟。那些感情經驗豐富的朋友固然長了智慧,可是也不代表他們就懂得戀愛心理,他們就對普天之下情情愛愛的互動瞭若指掌。如果說我們不是當事人,不可能懂得他們兩人之間所發生的磨擦或角力,那麼不管我們自身有著豐富的感情經驗,還是一無所知,或是道聽途說的所謂愛情金句長大的,都只是旁觀者。所提供的都是一種個人意見,都只供參考,而誰也沒有百份百合用的把握。
一切都看當事人如何理解消化與應用。謎,都是迷的當局者親身去解,亦只有他們試過了,才知什麼管用,又有什麼看似管用,卻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招。多少我們朗朗上口的愛情金句,其實都是有待打磨的寶石。在你明白其真義,能夠反覆以生活實踐以前,這些金句都只是口號,都只是我們自製的一些不會實現的小希望而已。
評論別人的愛情,要麼人人都沒有資格,要麼人人都有資格。作為旁觀者,我不覺得自己必然是清必然是對。同時,我提醒自己,不要斷言別人的意見必然是錯。
對或錯,是太過浪漫還是太過現實殘酷,下定論的是問問題的他,而不是答問題的我們。誰知道人究竟愈愛愈懂愛,或是愈愛愈遠離愛的本義?是愛得多的人心水清,還是愛得少的人心未被污染?在我看來,兩者不分高下,都只是意見一類。
當然,經歷多了,更易設身處地代入角色,更易誘發同理心,這是「經驗老」的朋友能提供切合而實際意見的重要原因。我不否定他們的價值,只是我認為單純或經驗淺在處理感情問題上,並不一定一文不值。
身為旁觀者,評論別人的感情總是更比處理自己感情煩惱更容易的。我們理性分析指點,又以先知的口吻將前因後果一一梳理,繼而訂出應變方案,相信事情放輕鬆便能轉危為機。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如此從容淡定面對自己的愛人,檢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幸與不幸?多少婚姻專家離婚收場?又有多少婚姻介紹所的媒人持續單身?無論這是他們的選擇,還是我們在愛內的盲點太多,令我們都不能學以致用都好,只是覺得感情是能夠在「講一套做一套」的基礎上展開討論。一個人懂得,不代表一個人可以做。但他做不來,不等如他不能夠透過分享,令別人做得來。
但如果朋友需要的是「實用」的意見,如果他們需要即開即用即見效的答案,而不是引導他們得到屬於他們的答案。遇上這樣的朋友,我們還是愛莫能助了。其實我們明白有一些技巧,懂愛的未必懂,但愛過的都懂。有些話題有些難關,你只能分享個人意見。你無從分享的,你自然會保持沉默。
其實心底裡我們想要的究竟是治標的特效藥,還是治本的療程指引。這兩種又是那類更受當事人歡迎,又究竟是怎樣的答案,能令我們更接近長久的美滿安穩?
「如若我也有權愛,同樣我也有權揀怎樣愛」。我仍然相信,無論我們有沒有人愛,現在有沒有愛人,都有權思考愛,理解愛,對未曾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看法有感受。沒有人要當情聖看透世情。我們都只是分享自己的見解而已。只是別以為紙上談兵的人連兵的感受都不懂得。
每個能紙上談兵,對愛情有個人見解的人,也許他們未上過戰場,但總曾在戰場邊耳聞目睹才懂得事情何故動魄驚心。談情論愛,感受有時比身同更重要。
當然,找個對象相愛又是另一回事,他們清楚。
友人近來有點感情煩惱,連忙找來幾位知心好友酒聚三更。大喝三杯既是忘憂,亦希望同座人能指點迷津,達解困之效。席間,未曾戀愛的他開始為主角分析情勢,試圖剖視積存已久的恩怨情愁。在旁的其他朋友急不及待說:別扮情聖!你還未拍拖,懂什麼?
講起感情,我們多數人都傾向相信「子非魚焉知魚」。對於那些未曾愛過,或戀愛經驗尚淺的「學院派」朋友的意見一笑置之,甚至冷言相向。我不過懷疑,究竟愛情能否分析,經驗是否親身經歷的才有效?如果這社會已經在不同媒介把談情說愛的智慧以至技巧記錄下來,那麼我們還可否紙上談兵,也能模擬著戰場上的兵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既已是旁觀的第三者,那麼不同人的觀察也可以帶來不一樣的結論,導向不一樣的領悟。那些感情經驗豐富的朋友固然長了智慧,可是也不代表他們就懂得戀愛心理,他們就對普天之下情情愛愛的互動瞭若指掌。如果說我們不是當事人,不可能懂得他們兩人之間所發生的磨擦或角力,那麼不管我們自身有著豐富的感情經驗,還是一無所知,或是道聽途說的所謂愛情金句長大的,都只是旁觀者。所提供的都是一種個人意見,都只供參考,而誰也沒有百份百合用的把握。
一切都看當事人如何理解消化與應用。謎,都是迷的當局者親身去解,亦只有他們試過了,才知什麼管用,又有什麼看似管用,卻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招。多少我們朗朗上口的愛情金句,其實都是有待打磨的寶石。在你明白其真義,能夠反覆以生活實踐以前,這些金句都只是口號,都只是我們自製的一些不會實現的小希望而已。
評論別人的愛情,要麼人人都沒有資格,要麼人人都有資格。作為旁觀者,我不覺得自己必然是清必然是對。同時,我提醒自己,不要斷言別人的意見必然是錯。
對或錯,是太過浪漫還是太過現實殘酷,下定論的是問問題的他,而不是答問題的我們。誰知道人究竟愈愛愈懂愛,或是愈愛愈遠離愛的本義?是愛得多的人心水清,還是愛得少的人心未被污染?在我看來,兩者不分高下,都只是意見一類。
當然,經歷多了,更易設身處地代入角色,更易誘發同理心,這是「經驗老」的朋友能提供切合而實際意見的重要原因。我不否定他們的價值,只是我認為單純或經驗淺在處理感情問題上,並不一定一文不值。
身為旁觀者,評論別人的感情總是更比處理自己感情煩惱更容易的。我們理性分析指點,又以先知的口吻將前因後果一一梳理,繼而訂出應變方案,相信事情放輕鬆便能轉危為機。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如此從容淡定面對自己的愛人,檢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幸與不幸?多少婚姻專家離婚收場?又有多少婚姻介紹所的媒人持續單身?無論這是他們的選擇,還是我們在愛內的盲點太多,令我們都不能學以致用都好,只是覺得感情是能夠在「講一套做一套」的基礎上展開討論。一個人懂得,不代表一個人可以做。但他做不來,不等如他不能夠透過分享,令別人做得來。
但如果朋友需要的是「實用」的意見,如果他們需要即開即用即見效的答案,而不是引導他們得到屬於他們的答案。遇上這樣的朋友,我們還是愛莫能助了。其實我們明白有一些技巧,懂愛的未必懂,但愛過的都懂。有些話題有些難關,你只能分享個人意見。你無從分享的,你自然會保持沉默。
其實心底裡我們想要的究竟是治標的特效藥,還是治本的療程指引。這兩種又是那類更受當事人歡迎,又究竟是怎樣的答案,能令我們更接近長久的美滿安穩?
「如若我也有權愛,同樣我也有權揀怎樣愛」。我仍然相信,無論我們有沒有人愛,現在有沒有愛人,都有權思考愛,理解愛,對未曾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看法有感受。沒有人要當情聖看透世情。我們都只是分享自己的見解而已。只是別以為紙上談兵的人連兵的感受都不懂得。
每個能紙上談兵,對愛情有個人見解的人,也許他們未上過戰場,但總曾在戰場邊耳聞目睹才懂得事情何故動魄驚心。談情論愛,感受有時比身同更重要。
當然,找個對象相愛又是另一回事,他們清楚。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生日快樂
面書上的生日祝福,給人很多很多有趣的反思材料。
曾經,你牢記著他的生日日期,可現在已忘記了。沒將這個人時刻放在心上了,可是心底有個位置屬於他。你們現在談不上是好朋友,但你說起他,還是會稱呼對方為「朋友」。他生日了,你會向「朋友」說聲生日快樂嗎?
一年一次,你也有這樣的質疑:「都已經好幾年了,話都沒幾句了,還可以嗎?」
面書上,有人有百多位朋友,有人有幾百位朋友,甚至更多。可是我們都不會為他們每一位送上生日祝福。你們曾經的確是朋友,可當你們不再是朋友,或名大於實沒那麼朋友的時候,連送贈這些偶一為之的祝福都怕有點突兀尷尬了。坦白說,也許你已經不再在乎這些舊友,你已完全放下了對方。看見這冰冷的舊友名字與及生日提示,你卻不似從前那麼熱心好奇了。一想再想,不如罷了。反正人來人往,自己這過客的一句祝福對他們來說,實在可有可無。對自己,也是無甚意識與意義的問候。真的,不如罷了。
但他不一樣。你想跟他說一聲生日快樂,很想說。你猶豫是因為不肯定沉默是否最好的反應。你不確定自己是否多此一舉。你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資格得到他得體的答覆。其實你很在乎他的看法。他仍視你為朋友嗎?或是對方已經放下你,正如你已放下其他「朋友」一樣?要是你留言,他會一視同仁地回覆,還是連確認都吝嗇?
你怕被自己那多餘的熱情所傷。你知道,這熱情是難得的。可是這城市的人,不都是提得起放得下的冷靜理性嗎?你們都活在這城市裡,而且已沒有聯絡的你們很可能不再聯絡,所謂連繫仍只會存在於網路上,看對方的近況,猜對方的心情,只關心不查問。那麼,在這一年一度的大日子,你還能像以朋友的姿態與語氣,寫一段誠摯的祝福嗎?
友人問,說與不說都不過是簡單一句,為何猶豫糾結?你跟友人說:「你不明白。就是仍在乎,才會連一句話也思前想後。」雖然不是必要,卻是一種需要。你覺得自己需要在他生日的日子有一點表示。是的,你衷心希望對方快樂。這樣,你也會快樂。
同時,你更希望他不會放下你這一位「朋友」。而且,你希望在你生日的時候,他會想起你,也會像你一樣,留言道賀。
他的生日過得美滿,你為他高興。你看他面書上的幾十個生日留言。他回覆了一部份,當中有些比較「個人化」,內容都是度身訂造的。有對方的暱稱,會講起一些inside joke,或是相約下次見面等等。另一種回覆是比較保守而得體的回禮式留言,謝謝或者多謝,短短一句大同小異。另有一部份有Like而沒有回覆。另有一部份沒有回應沒有Like,什麼都沒有。
一年一次,他都會給你一個答覆,讓你間接確認你在他心中的地位。今年,他回覆了簡單一句,恰到好處不虛不假。你們是不怎麼樣的朋友。
但仍然是朋友。
這是你要的答案。不是最美滿,但最實際和合理。
想起來,還是快樂的。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習慣了,寂寞也成自然
看了很想節錄下來。而且想說,只是習慣寂寞,不是喜歡寂寞,依賴 寂寞。這一點,有必要分得清楚。分清了,才能從靜思與深挖中得到 多一點生活的力量。
「很弔詭,卻又很真實。寫作是遠離人群的行為,每次遁入寫作世界 ,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靜思與深挖。喜歡寫作的人總是習慣寂寞,因為 寫作的本質就是寂寞。寫的過程以及它的指向,都會讓人往寂寞裡愈 鑽愈深。然而不可思議的是,讓人不寂寞的事情,愈做會愈教人寂寞 ;明明讓人寂寞離群的事,愈做,竟漸漸不覺寂寞了。」王貽興
「很弔詭,卻又很真實。寫作是遠離人群的行為,每次遁入寫作世界
當心裡有戀愛感覺
這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晚上。
他到屋村商場的麥當勞,買一杯朱古力味奶昔,再要一杯冷水。收銀員是一位笑得很甜美的女生。皮膚白晢,駕著眼鏡,用開朗而且歡欣的聲線問道「係咁多?係到食定拎走?」。
他呆了半響,心想這女生跟他遇過的麥當勞收銀員不一樣。她沒有那種「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的隨便,眼神與說話竟然有一種真誠滲出,彷彿她工作得很快樂,而且很滿足。更重要是,她的臉不似時下那些麥當勞姐姐,不會濃妝艷抹沒有大眼仔。她,只是很簡單地化了一個淡妝,雖然不算是那種會在選美比賽勝出的那種女生,可是卻散發出讓人心動,教人親近了解的氣質。
已經很久沒有在麥當勞見過這樣的一種女生。
「唔該」。他接過她找續的零錢,正要轉身別去。捧著餐盆的他一分神,打翻了紙杯,弄得一地清水。他也是一臉尷尬,只好跟她交代自己的罪,並麻煩她請工友清潔場地。語畢,他急步離去,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啜一口冰涼的奶昔,吐一口氣。
他沒開口說的是,自己是因為她而分神。他又不時抬頭看收銀機前的她。她跟同事聊些什麼呢?她為什麼常常笑瞇瞇呢?她會不會成為同事之間的追求目標呢,還是她已經有男朋友,在等待她下班?
這是一個絕不平平無奇的奇遇。
已經多久沒有這樣,不為什麼地胡思亂想,或因為想念一個人心不在焉?糊塗只需一剎感覺襲來便夠。只是人愈大,愈來愈不容易糊塗。心中太快有太多打算,還未來得及幻想,幻想已經破滅。可能你會說,年紀都已經這樣大了,怎麼仍這麼珍惜幻想,這明明就是不可能會在真實世界發生的夢啊。不過,我卻認為仍能夠幻想的人是有福的。小小的狂想不害人,思緒有可以投入的場景與情節,或窩心,或甜蜜,或奇情,或可惜,最重要是能夠投入。投入了,心跳快了,笑了,難道這不難得嗎?
這些年來,他不時參加速配派對,遇過不少女生。可是,沒有一個能帶給他這樣的感覺。他,當然知道自己是貪圖她的美色,被她愛笑的眼睛所迷倒而已。畢竟在買餐的十數秒鐘,實在不足夠讓任何實在的感情萌生,「一見鐘情」的一見也不可能短得如此吧?但他更為此而感嘆命運玄奇。多多少少女人女生都不能讓他心動,卻偏偏是極偶爾在麥當勞遇到的一個她,讓他失了分寸,有過認識與了解的衝動。
他說,這大概就是自己一直相信而且盼待的「戀愛感覺」。他有一段日子曾懷疑,這樣的感覺其實不曾存在。
最後,奶昔喝光了。他還是要走。他也相信,不會再那麼巧合遇上這位可人的麥當勞女生。又或者就算遇上了,他只能再買一杯奶昔,那時那刻他可以做的或者就只有如此。但他至少明白自己的心事多一點。原來,自己還能有這感覺。是幻覺也好錯覺也好,他感覺自己仍能愛,只要遇上那些能觸動他心靈的女生。比「索」要複雜一點,可是整體看來又必然要簡單樸實一點。他再看看她,難掩心中的幸福感,微笑著步出店子。
他來到家門前,想起,原來已經忘了那女生的長相。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友人甲
回望過去,人人都曾遇上那個與你只是朋友關係,但又不只是普通朋友那麼純粹簡單的對象吧?
他與你的其他朋友不一樣。他讓你心動,掛心,朝思暮想。他是一個很特別的朋友,給你不一樣的感覺。有些事情你只願與他分享,而且願意晚上守候他,待他於MSN在線,或接電話以後,你才一一細訴。你會為他而無事生非,你樂意胡言亂語,東拼西湊各樣話題,將天南地北光怪陸離駭人窩心的逐一掏出,似魔術師那樣在黑色帽子抽出絲巾白兔與鴿子,給他驚喜,引他注意。
但你總是相信,你們是朋友。或者是看不見,或者是視而不敢見,總之你沒有踏前多一步,試圖改變你們的朋友關係。或者你相信,現在你們是如此快樂甜蜜,就讓事情循序漸進地發展吧,隨緣吧。然後你們互有進退各有攻守,慢慢好奇的變得熟識,幻想隨時日幻滅,熟稔的慢慢變得陌生。這些曾經不只是普通朋友的對象,到最後,往往會變成連朋友也不如的陌路人。
偶爾孤寡的時候,容怕的時候,寂靜的時候,你會想起他。若干年後,你還是會按捺不住天真地想:究竟你是否曾經喜歡對方,究竟對方是否只視你如普通朋友,還是你倆曾有一剎兩情相悅,但難得的緣份也被你們白白浪費了?如果那天多走幾步,你們的結局會否不一樣?為什麼你們那些年一直都只是朋友?事至今日,他還是留給你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令你感嘆。
「人人難免 都飾演過情人甲吧」。或者未必是情人,但我們都有過最近似愛情的友情關係。無論情史偉不偉大,無論你是大情聖或是外表平凡內在迂腐的普通人,都一定有過這樣的曾經。細節因人而異,但大劇情總是大同小異。
錯過了與他發展成情侶的黃金機會。而且很可能不只一次,不只一人。
遇上一個你喜歡的人,難。喜歡你的人遇上你,也難。大家互有好感,投緣投契,擁有發展為情侶的客觀條件了,卻始終難成眷屬。是上天跟你開玩笑?要你錯過以後再讓你追悔,要你只敢只懂喜歡一個可以愛的人。還是你跟上天開玩笑呢?衪能做的都做了,你盼的機會都端到你面前來了,緣到了你不去珍惜,浪費情緣暴歾天物,人神也都只能徒嘆奈何了。
但誰又會知?但誰當時便夠智慧知道愛情來了?如果人人也能先知先覺,感情上我們便不會有這樣類同的集體回憶了。我們知道自己幸運,但我們不肯定自己有多幸運?是那個收成正果的幸福情人,還是只得安慰獎的最佳友人?仍年輕不敢逾越友情的界線,一直只敢客串做個影子情人,成全對方對愛情的投射,直至一天,你累了他也悶了,然後友情愛情通通無疾而終。但誰又會知?
「情人甲」歌詞裡說到,甲是傻子乙乃白癡。現在回想,傻子與白癡都有他可愛的地方。難得的是傻的遇上癡的,臭味相投,物以類聚,所以你們才能成為有可能變成愛侶的好朋友。單單是「有可能」,亦已得來不易了。人生是有很多可能的,不過要遇上合適的時機,符合命運設下的某些條件,你才會意識到那些事情是不可能或可能。人來人往,根本有太多時候,我們連思考與想入非非的機會都沒有,更遑論發一場有憾無悔的青春好夢。
所以一切有發生過的,都是幸運的。錯過了都不需要太過自責,人人都難免飾演的角色有太多。做過友人甲,下次做某某的友人乙。有天真的成了情人甲,誰知道有天你要將他護送到丈夫甲妻子甲?一生一世天長地久,是緣份與信任信心的契合。情人甲,友人甲,都是對方忘不了的路人甲。愛情道路上,你有你的出場次序與站台位置。緣來不用躲,但原來也勉強不來。這也許解釋了,為何你們最終不再結伴回家,幸福終生。
記得自己曾是幸運兒,是天降的福氣。幸福至此,能夠遇上,相識,相知,相濡以沫,互相以真情撫摸彼此的靈魂,體恤人性的脆弱,好好笑過,好好吃過,甚至好好喜歡過,就如歌詞所言,「為何要再問到那過去與出處」?
多走幾碼,錯戀幾個他付幾多倍代價,或者是為了最後遇見他。但當你一直走下去,走下去,你便明白愛情不只為了遇見生命的唯一。那些不同時間出現的其一,同樣精采,同樣令你心動過,都曾令你心疼心痛。這些曾經,無論你曾否擁有,無論他們能否存活於記憶中不滅不散,你也不能否定他們對曾經的自己有多重要,對你日後的愛情觀有過多少影響。他們曾與你一同成長,也會在離開你的時候迫使你更快成長成熟。途中出現過的每個「路人」,都獨特,都有教人捨不得的地方。
捨不得歸捨不得,放下歸放下。而且,也始終會放下的。
愛過的要放下。喜歡過的要放下,沒有及時愛及時喜歡的,都有心結要解,有包袱要小心輕放。在愛情路上,誰又能幸免於難?不用灰心,多數人也會大難不死。多數人也是一直以友人甲情人甲的身分邊跌邊學,最後將激情內化,然後學會生活,從平淡中體現大愛。
人人也難免遇上什麼又錯過什麼,留下遺憾。不過人人也情願那次相遇不能避免。遇上他雖然稱不上完美,可這也是美啊!
因為當你再走下去,走下去的時候,便會發現不一定是與某人相親相愛才以為緣份降臨。簡單的邂逅,誰漫不經心的問候,不需曖昧,不必有下文,單單是這樣短暫的霧水情緣,亦已彌足珍貴,就夠現實的城市人對感情有一點浪漫的幻想了。始終人愈大,愈多舊情愈少新故事。那些以感情遺憾為題,「傻子」「白痴」領銜主演的故事啊,買少見少。既可惜亦遺憾我們再寫不出如此青春的短篇散文,沒有那樣的機會遇上那樣的對手。
所以,有發生過「友人甲」的故事,單戀過曖昧過胡思亂想過,就算名義上和實際上你倆都不是情侶,那一段舊情都足堪回味了。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青春放題
晚上跟家人吃日式放題。鄰座有十個男生,看似是高中生的年紀吧。這些正值青春黃金時期的少年,將「任食」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數十件刺身,數十件壽司,兄弟要吃便吃,二話不說清掉以後,又再來數十件海老天婦羅,數十樣什麼什麼炸物。這十個男孩的食量加起來,肯定大於十。那種「免費就要食盡佢」的豪氣,叫得出食得到,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總之清左佢的瘋狂,令我想起青春。
工作以後,經濟能力提升了,連飲食習慣以至飲食觀也改變了。要吃得體面,坐得舒服,環境要好服務要周到。很多時候,吃得飽不飽已不重要。反正朋友聚餐,早有了吃不飽的準備。好好地吃了一頓以後,可以再吃甜點,或回家自己煮麵。不知不覺,不再期待那吃得肚滿腸肥的瘋狂感覺。主要都是見見朋友,主要都是喝杯白酒或咖啡。正餐成了小食,甜品變了正餐。
看著這些男生,我想起中學時代的自己。一群男人聚在一起,食量會幾何級數變大,變大,變大。當有機會跟他們聚在一起衝擊「任食火鍋」時,那種瘋狂簡直令旁人側目。
當然,食得太飽是不健康的,也不必要的。但青春就是有衝動,渴求盡慶。吃的喝的,都要毫不保留。反正飽死了醉死了,休息過後又如常,最重要當下跟友人一起吃喝痛快。
「愈容易得到,愈唔珍惜你所得到」,我記起中學時Lunch一盒十蚊油雞飯,或者八蚊炒麵五蚊腸粉,只要能吃進肚也不會有什麼怨言。今天能吃,而且吃得這麼好,安心得不用擔心吃不飽吃不夠,其實是習慣了幸福的存在而不自知。
這不是什麼悲觀宣言。只是今夜吃得很飽之餘,還記起要快樂。總覺得,人愈大,愈來愈難「放題」。那個「任」字,令我想起「責任」多於「任意」。可以毫無包袱,放心吃喝,而且吃得飽到不敢再吃,其實絕對是身在福中。我寧願吃水準一般的食物吃到飽,也不願淺嗜珍饈百味以後若有所欠。
也因為我不懂「食」,舌頭沒有什麼訓練,自己也沒什麼到位的評語,所以對「好味」的認知比較模糊。相反飽的感覺卻是很直接的。
人愈大,愈來愈多人追求食得好。可我覺得,一餐食得好,不如餐餐食得飽。能夠食得又好又飽固然好,可是二取其一,我還是追求最原始基本的果腹感。
總是喜歡沒有限制地任點任食,多於品嚐精緻浮華的前菜頭盆餐湯甜點。我還是追求著那放題似的人生,什麼都有一點,我什麼都可以試一點。每事每物都好奇,有機會跟朋友/同事/家人/愛人一同享受過什麼。一直吃下去,很快又飽了。好吃的再叫,不好吃的不叫,可以狼吞虎嚥,以手代筷。大家不見外不見怪,沒有公筷沒有客氣沒有輩份先後,想吃便吃,想休息便休息。這樣忘懷地吃最盡慶。
就向著這樣的目標進發,就當自己處於青春期。
不怕肥,豁出去,食盡佢!
工作以後,經濟能力提升了,連飲食習慣以至飲食觀也改變了。要吃得體面,坐得舒服,環境要好服務要周到。很多時候,吃得飽不飽已不重要。反正朋友聚餐,早有了吃不飽的準備。好好地吃了一頓以後,可以再吃甜點,或回家自己煮麵。不知不覺,不再期待那吃得肚滿腸肥的瘋狂感覺。主要都是見見朋友,主要都是喝杯白酒或咖啡。正餐成了小食,甜品變了正餐。
看著這些男生,我想起中學時代的自己。一群男人聚在一起,食量會幾何級數變大,變大,變大。當有機會跟他們聚在一起衝擊「任食火鍋」時,那種瘋狂簡直令旁人側目。
當然,食得太飽是不健康的,也不必要的。但青春就是有衝動,渴求盡慶。吃的喝的,都要毫不保留。反正飽死了醉死了,休息過後又如常,最重要當下跟友人一起吃喝痛快。
「愈容易得到,愈唔珍惜你所得到」,我記起中學時Lunch一盒十蚊油雞飯,或者八蚊炒麵五蚊腸粉,只要能吃進肚也不會有什麼怨言。今天能吃,而且吃得這麼好,安心得不用擔心吃不飽吃不夠,其實是習慣了幸福的存在而不自知。
這不是什麼悲觀宣言。只是今夜吃得很飽之餘,還記起要快樂。總覺得,人愈大,愈來愈難「放題」。那個「任」字,令我想起「責任」多於「任意」。可以毫無包袱,放心吃喝,而且吃得飽到不敢再吃,其實絕對是身在福中。我寧願吃水準一般的食物吃到飽,也不願淺嗜珍饈百味以後若有所欠。
也因為我不懂「食」,舌頭沒有什麼訓練,自己也沒什麼到位的評語,所以對「好味」的認知比較模糊。相反飽的感覺卻是很直接的。
人愈大,愈來愈多人追求食得好。可我覺得,一餐食得好,不如餐餐食得飽。能夠食得又好又飽固然好,可是二取其一,我還是追求最原始基本的果腹感。
總是喜歡沒有限制地任點任食,多於品嚐精緻浮華的前菜頭盆餐湯甜點。我還是追求著那放題似的人生,什麼都有一點,我什麼都可以試一點。每事每物都好奇,有機會跟朋友/同事/家人/愛人一同享受過什麼。一直吃下去,很快又飽了。好吃的再叫,不好吃的不叫,可以狼吞虎嚥,以手代筷。大家不見外不見怪,沒有公筷沒有客氣沒有輩份先後,想吃便吃,想休息便休息。這樣忘懷地吃最盡慶。
就向著這樣的目標進發,就當自己處於青春期。
不怕肥,豁出去,食盡佢!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獨處的時候
我們都不喜歡獨處。視一個人吃午飯為病態,一個人看電影是缺憾。
人性中,其實有一角的自己喜歡熱熱鬧鬧,盼待身邊聲畫光影此起彼落,人與人都在互動著。
不過,隨年漸長,獨處開始變得平常了。因為獨處開始成為一種合理的選擇。我們可以更貼近自己,繞過自己潛意識的防衛,在一片沒有別人批判要考慮,沒有別人情緒要兼顧的土地上,好好面對自己。
面對自己,成為生命中愈來愈重要的課題了吧?
是呢。獨處是我們期望自己能好好獨立成長的一種投射。而心靈的獨立,最直觀的想法就是能夠抵禦莫名其妙變幻莫測的情緒。就算談不上處之泰然,就算還是會難過寂寞,至少不會太恐懼。因為我們注定會在某個夜崩潰,或是因為什麼往事而暗自泣不成聲,或是經歷過不少難關以後懷疑自己的能力,身在福中怕幸福走得匆促等等,需要安慰的我們又明白,安慰不再那麼垂手可得,而自己需要的安慰也未必是別人能夠給予,獨處是理性照顧感性的最佳例子。
骨子裡,我們還是不喜歡獨處吧?不過因為獨處時我們會比其他時間更尊重自己,慢慢對獨處便不再抗拒了。那怕是顧影自憐,也由自己學習自療了。投入那個不一樣的空間,日照特別長,夜也容易特別黑。人心更敏感,將悲傷懊悔迫出來。你抱著發抖的自己,珍惜眼角一點的熱淚。獨處的時候,自己恨自己,自己愛自己。
更多時候,獨處的我們外表如常,不會哭鬧不會失控。只是跌入寂靜,又再回憶又再沉溺。在心內展開一場又一場對談。時而無情對質,又有溫情撫慰,百感交集啊。
然後沉醉的重新沉澱,提醒自己已經明白過的,然後再走入人群。
又如他說,春去秋來與噓寒問暖不是世界的全部。是的。揮霍過緣份,看透了景色。仍未放開的,學習想開一點,看開一點。先釋懷,再開懷。獨處的時候,你明白了什麼。
獨處過後,你還在煩惱什麼?平息了心思,記起人有情緒,有對錯,有抱憾會追憶。無奈的,總有天不再難耐。獨處的時候,我們都在等候。等事過境遷,人非情不再。等候自己接受所有改變不了的過去,翻飛往事以後讓它紛飛。
每個獨處的時刻,都深深埋藏著一個不再需要寂寞獨處的盼望。
你也許知道,你也許不知道。
逃避你
有時候一個人回家,會想起我倆曾一同順路回家。心跳得快,人卻走得慢。在黑夜中散步。不著邊際地聊點什麼,一步一步回家,反正順路。
偶然想起,仍會懷疑。究竟是否只是順路?若然順路,為何我們在這些年來不再遇上對方。回家的路上,為何沒有偶遇。你仍住在這,我也住在這。是什麼變了,令曾經順路一同回家的我們,變成各自有路走的兩個人,如同陌路,連講起近況也覺得生硬勉強?
有時候一個人回家,會幻想在途上看見你。如果看到的是你背影,我會否上前跟你攀談數句?還是害怕可能出現的尷尬或空白,寧願躲在你的影子裡,以另一角度與你並肩同行?如果,你看到我的背影,你又會如何?
曾經有一次,我與你就在街上擦身而過。你正與友人邊走邊聊,言談甚歡。我看你的正面,再停下來看你的背面。我搖搖頭,為這樣的相遇而嘆息。如果我不遇上你,我便不會知道,其實我不敢再遇上你。我有千個萬個理由說服自己不再靠近,而這一切,就只有真真正正與你四目交投時才會湧現,我無從推卻,只能聽命。
是一種極奇分裂的心態。想見你的同時,不敢見你。見你的時候,老覺得應該襯早話別,怕話不投機,怕你出於禮貌而擠多半句。其實真的有那麼可怕嗎?也不。
有人說愛的另一面是恨。我從來未恨過你。分別以後,只是怕。不知道逆向推論,是否代表自己從來未愛你。
反正,回家的路上我們也沒聊過什麼。沒有誤會,也沒有所謂的心聲與心事。我們就像車上的乘客,雖然互不相識但又因為要前往同一目的地,巧合地待在一起困在一起。我們,或者一直以來都只是順路回家的伴而已。
那時我們還好。記得某夜在街口遇上你,你笑說這樣也能遇上,算是有緣吧。那些日子,在不同時候不同日子,總是會很偶然地遇上你,然後一同回家。是我刻意在街上流連,還是你像我一樣在轉角處徘徊呢?已成往事的通通無從解構了。只知道某天起我們變的關係變得生疏,然後緣就好像跑掉了。我們也再沒有偶遇過半次,儘管街還是一樣,回家的路還是只有這一條。
現在呢,明白你我之間不只差一點點。能夠會面,的確是緣份。不順的會變得順,陌生的會變得親切,沒有可能的種種都看似有數不盡的機會,故事似乎還能寫下去,寫得好長好長。不過當緣份走了,一切便會沒那麼巧合。你會剛剛錯過,你會偏偏錯過。就算遇見,也會膽顫心驚,生怕對方發現自己。你便會明白,就算今夜案件重演,可是熱情不再,可惜友情都早已丟淡了。順路回家的兩個人,最後還是會分道而行。一個前一個後,一個遲一個早。同行,原來不能強求。
濃郁的不是感情,只是突襲的孤寂感。今天的已不算什麼情緣。
沒有如果。其實共你從沒開始。那若有所失的感覺,終結的感覺,亦只是感覺吧。當在心深處的情已經可以找到方法停下來靜下來,我們便要清醒,那是過去式的追憶。是念舊,是空虛,卻不是愛。反正人成長了開始反思,要是打從心底裡逃避一個人,如何與她終老?喜歡一個人如果不肯或不願坦白承認,勇敢地一追再追,以後半輩子的路考驗重重,如何走下去,如何走過去?
順路回家,亦只是各回各的家。今夜,我一個人回家。想起你,忽然慶幸看不見你。緣份被某君收回,你將與我保持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你遇上另一個他。可能順路一同回家,或可能三五年後結婚建置你們的家。天知道?
我想,我還是逃避你的。不過,不再是因為愛不到你而逃避你。相反,是因為我知道自己已經不愛你了,所以希望盡早放棄對你的期望。希望回家的路上不會無故記起你,相信時間會將不穩固的一一沖走。
總是先成為有緣人,然後再變成有情人。反之,成不了有情人,下一步可能是無份無緣,然後日漸生疏,變得陌生。這些年我們慢慢長大,都清楚了,都懂得了。
就任性地,用一晚,好好懷念。懷念那時的迷戀,懷念初初失去的留戀,在天昏地暗時懷念那顆用情的心。懷念那遙又遠的愛。同時記得自己的不敢靠近,記得自己的種種不相信,記得這一切都已成往事,也許無人在意上心了。已動之情雖不能抑壓,但也不宜無限度放縱擴張。明明不情深,就掏一夜情擁抱思憶就夠。
「日出一到,彼此瓦解。」
現在呢,明白你我之間不只差一點點。能夠會面,的確是緣份。不順的會變得順,陌生的會變得親切,沒有可能的種種都看似有數不盡的機會,故事似乎還能寫下去,寫得好長好長。不過當緣份走了,一切便會沒那麼巧合。你會剛剛錯過,你會偏偏錯過。就算遇見,也會膽顫心驚,生怕對方發現自己。你便會明白,就算今夜案件重演,可是熱情不再,可惜友情都早已丟淡了。順路回家的兩個人,最後還是會分道而行。一個前一個後,一個遲一個早。同行,原來不能強求。
濃郁的不是感情,只是突襲的孤寂感。今天的已不算什麼情緣。
沒有如果。其實共你從沒開始。那若有所失的感覺,終結的感覺,亦只是感覺吧。當在心深處的情已經可以找到方法停下來靜下來,我們便要清醒,那是過去式的追憶。是念舊,是空虛,卻不是愛。反正人成長了開始反思,要是打從心底裡逃避一個人,如何與她終老?喜歡一個人如果不肯或不願坦白承認,勇敢地一追再追,以後半輩子的路考驗重重,如何走下去,如何走過去?
順路回家,亦只是各回各的家。今夜,我一個人回家。想起你,忽然慶幸看不見你。緣份被某君收回,你將與我保持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你遇上另一個他。可能順路一同回家,或可能三五年後結婚建置你們的家。天知道?
我想,我還是逃避你的。不過,不再是因為愛不到你而逃避你。相反,是因為我知道自己已經不愛你了,所以希望盡早放棄對你的期望。希望回家的路上不會無故記起你,相信時間會將不穩固的一一沖走。
總是先成為有緣人,然後再變成有情人。反之,成不了有情人,下一步可能是無份無緣,然後日漸生疏,變得陌生。這些年我們慢慢長大,都清楚了,都懂得了。
就任性地,用一晚,好好懷念。懷念那時的迷戀,懷念初初失去的留戀,在天昏地暗時懷念那顆用情的心。懷念那遙又遠的愛。同時記得自己的不敢靠近,記得自己的種種不相信,記得這一切都已成往事,也許無人在意上心了。已動之情雖不能抑壓,但也不宜無限度放縱擴張。明明不情深,就掏一夜情擁抱思憶就夠。
「日出一到,彼此瓦解。」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動筆吧
Xanga平台的轉換,改變了不少人的寫作習慣,包括我。
曾以為只要有一顆想寫的心,什麼平台都不要緊,有沒有人也不重要。知道Xanga有所變動,消化消息以後尚能處之泰然。在資料轉移之前,我還是當作什麼也不會發生那樣,繼續寫。
現在資料轉移了,我卻不可能回到那個伴隨自己多年的「家」。來到陌生地,原來真的不太習慣。對著blogspot的界面,有很多不能言明的猶豫。人不交心不放心,便很難寫得出純粹為了舒發情緒的文字。是以好幾天也不動筆。實情是動不了。
我看從前在Xanga認識的網友,他們在「新家」中也未見有更新。是的。地盤轉了,連寫作意欲都沒那麼強烈吧?
我發現Xanga有一個好處,是它的半開放性。不算完全封閉,但又不至於讓所有人看見。因為footprint與signin lock,你總能大概知道有誰看過自己的文字,對自我心聲的流向有個大概的認知。可現在,通通都不一樣了。要像Xanga那樣,明言明句寫點赤裸的心事,好像比較難了。
有時候只想講講平日小生活,或是隨寫幾個念頭,總覺得那些文字應該出現在xanga,不是blogspot。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我不希望自己的東西出現在「字罌」太多,所以也許我會在某個地方再開始。如果那時認識的朋友你看到的話,那好,我們可能會在另一處地方再見。這裡,始終是一個較為規範的地方,我是這樣認為的。
早幾天想起「紙包住火」,我便想起,如果想寫,一定要繼續。放下太久,紙內無火,連自己也不再感興趣,便不會再寫了。我還不想太早放棄這寶貴難得的習慣。
各位近來可好?
祝好。
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師父 明白了
這是一首少有能夠與電視劇緊密呼應,曲詞編唱也配合美妙的主題曲,實在十分難得。
將理寫清,但道未明。「明白了」那關於愛情與人生的歌詞,每字每句都白而不淺啊,要實踐一點也不簡單。人生亦是如此吧?想到的看到的不是你的,走過的試過的才是實在。關於那無形無相的生命智慧,與其說聽這首歌為了求教求救,等那能將煩俗心事一了百了的秘方,不如說我們珍惜歌詞裡的一些希望與安慰。今時今日我們也許未夠歷練看破無常,可是有人將他們寫出來,唱出來,我們的心被能被好好安撫。或者有天,我們也能脫離迷宮,重拾歡笑。
或者師父寫出來的道理我們都明白。但明白以後還是繼續思苦,都忘了應該憶苦思甜。
師父明白了,緣無好壞。不能等緣,只好惜緣。命數無從計,人事人情各有前因,時晨一到或浮或沉。明白了,改不了。緣來了,問句好。緣去了,土歸土。緣能斷能續,悲喜無常。
相識是緣,相愛是緣,相惡是緣,相抵是緣。這個緣,不由人控制。不過我們也不是那麼無力吧?只要由心出發,及時反應,其實不需太過苦惱。凡此種種煩人的,都注定有個週期。情長情短,或許冥冥中自有定數。無論多難過,或者都注定要與某些人分開。就當那是借來的福份,彼此有過歡笑溫暖。時晨到自要歸還不可強佔。那本來就不屬於我的出現在自己的生命中,豐富了回憶,為情感添了厚度,我們不必抱怨。
而我們今天明白的一切,命運從未提前相告。總是要人一天一天衰老,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相好與離別,然後才偶有得著,淚積出一點心得。試過得到與缺少,才會明白,才會成長。
活多一天,明白一點。那些能理解愛恨需要的人,都有愛過恨過,而且都敢於繼續愛,繼續將恨怨減到最低。對於緊抓不放的人,放低是開竅;而對那些無力再信任再交心的人,放心擁抱也是開竅。明白了愛沒有一本天書放諸四海皆準。「含著笑 扮作不在乎 比眼淚恐怖」。師父如是說啊。可是硬要自己哭崩,讓永恆絕望取代一時失望,這樣純粹的眼淚也不見得淒美高雅。
這個緣,生滅不息,無常不定不止。的確有太多人相識過愛不到,可是師父明白了的,可能只對師父有用。對於總要放下的人,師父與你都明白應該放下。可是為何放下,如何放下,何時何地放下,何謂放下,這些你有你的明白,亦只有你真正明白,心事心癮才能了,心傷才可癒。師父就算在旁大概亦只能默然不語,愛莫能助了吧?
塵俗人生路上的無知弟子,都要邊行邊悟,邊學邊愛。我信我們是自己的師父。思苦也思進,苦盡會甘來的。
一杯茶
將感情比喻為飲料的話,你杯內的可是茶?
好花不常開,好茶葉不易得啊。年資增加雖是人生必然,只是誰曾保證過,人人都有風雅柔情有待風乾?年輕的花未會殘敗,但可不是朵朵也多姿多采繽艷麗。有些葉經過處理後能泡成茶,更多葉只會隨時間自然變黃掉落,世人不聞不問。你杯內的是否茶,要看你種的是否茶樹。而且更要看你曾否種過?
時間的確有將創疤淡化,可是一同被淡化的還有那對愛戀的衝動與純粹。熱開水能沖淡悲傷,卻不代表人就能自自然然嚐出智慧的甘香。愛一個未必上多一課。
Something that time never tell
我們對時間有誤解,以為時間的流逝將理所當然為我們換來另一種美好。
比如說,時間能將苦沖開,然後我們有天便不再躊躇。時間令一個人長了見識開闊眼界,人會因成長而變得成熟。又只要我們靜候,葡萄自會釀成酒。茶葉只要泡浸的時間足夠,清水可以變濃茶。時間雖非萬能,可是我們又常常將願望交付給時間,渴望由它完成。
如果沒有葡萄,如果沒有茶葉,白開水被時間蒸餾過以後,都是白開水而已。
或者,只是一杯水在聽著「一杯茶」
就當擁有幾段情的人不需感慨甚麼。可是你又如何?有過的難堪,是否都和他有關?還是根本和相戀無關,一切都只是停留在友誼與曖昧中糾結不解?濃的淡的他日回望自可一飲而盡,可是你喝下的是實在的回憶,是那有愛有恨,有香氣有味道的清茶,還是以水代酒,裝作自己醉過;以水代茶,以為自己醒了懂了?
辛酸的苦水,青春的苦澀,那些甘甘苦苦的相親相愛,你那年又有否誠實又勇敢地地嚐出來?當你心內那些「年輕的錯」都與學習戀愛無關,而是自戀與自卑,揮霍感情浪費機會,你這杯茶也許不會有茶味。就算你懂得再多,你總結更多,味道還是有所欠缺。茶包泡的與茶葉泡的,畢竟是兩回事。識茶之人一嗅一鑑,便知道了。
你的難堪,不是歌曲「我杯茶」內所指的難堪;你的獨自悲嗚呼天搶地,也與歌詞所指的激情大有出入。儘管我們都能回味生命有過的段段緣份,可是如果恆常沉溺在回憶之中,你還是不會放得下不再存在的身份,你還是會按捺不住對遺憾或那錯過的錯失的一再牽掛。連聽到「我杯茶」,也會對號入座逐字代入。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有「領會年青的錯」的自己。
「我杯茶」這首歌,唱出的是每個在愛情路上長了經驗智慧,真真正正愛過一個上了一課的人的心聲。這杯茶,不只混和了快樂和難過,還有更多更多。只有這特定的群組明白當中的意味,能夠身同感受從茶內憶起往事千百種。
茶杯裡的,有多少是茶?
小時候,人們比喻我們是一張白紙,或一杯白開水。人長大了,事實上紙上有多少色彩不是環境的折射?水內有多少具質量的甜酸苦辣,又有多少只是幻想出來的味精與人造色素?
多少人因為害怕孤寡寂寞,在水內參進多少苦口毒藥藉以麻醉感覺,讓自己有個痛心的藉口?
成為一杯好茶,一定需要付出。需要泡浸,需要熱騰騰又清淨的水,需要造型清雅的杯。最重要是,需要茶葉。要靜候的時候固然要靜候,可是要動身的時候身要動。心動了要行動,動之以情。乾等,等不到茶葉之餘,有更多美好會蒸發。
給我講一遍,你那尋找茶葉的故事
「回憶中有什麼 曾經擁有都動人」。但願逐年逐年沉澱以後,回憶裡的你擁有過什麼都好,那些開始過程與結束,好的壞的,甜的苦的,濃的淡的,都是真實而真摯的擁有。別欺人,更別自欺。
這泡茶的水是與生俱來的。人既有一顆水造的心,總有可能泡出一壺好茶。已是「一杯茶」的,恭喜之餘別忘繼續增加口感,水不忘溫熱,讓品嚐的人享受你的醇厚與獨特。不是茶的,或是仍在尋找你那杯茶的,都要好好加油。
直到我們無需感慨,直到我們講起難過也能一笑而過。新生活很美滿,有真實的美好可以一再回味,有更好的美來需要自己與對方一同用心守護。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鐘偉強‧畢夏‧Hey Jude
警告:嚴重劇透。
他們唱的是Hey Jude。勝出的是畢夏。注:網民又笑稱她為陛下。
喜歡音樂不好娛樂的我看著,沒哭出來。可能急不及待看了Youtube留言,對賽果與緊接下來發生的事已有準備,所以鎮住了情緒。可是仍聽得肉緊。無論是唱歌部份以至之後的選人環節,同樣真摯動人。
導師選擇畢夏,用上「傳承」二字。網民不服,指Simon在這首歌的發揮明顯比畢夏好,理應Simon入局。如果更要傳承,那麼無論如何畢夏都會勝出,何用比賽?
作個不負責任的個人意見,如果是我,也會選畢夏。
就Hey Jude這首歌而言,個人認為Simon完勝。但我想到汪峰選這首歌,明顯是偏袒了Simon。這首傳統英倫搖滾名曲,Simon真的熟到不能再熟。相反對畢夏來說,不熟以外還要克服英語口音不好的弱點。平心而論,歌曲選擇上是有點不公平的。
當然,如果只是根據當下這首歌的表現來點評,Simon是應該勝出的。他對Hey Jude的掌握,無容置疑。這也是他最善長的曲風。可是那之後呢?Simon的普通話不靈光,相信會影響他唱國語歌的發揮。中國好聲音畢竟是一個面對內地聽眾的節目。下一環節只要曲風一轉,不再搖滾,Simon便很有可能比下去了。除非他可以一直搖滾,不然緊接下來的比賽可能處於劣勢。為此,以及考慮到畢夏的才華與努力,選擇她晉級也是合理而得體的。
我們局外人可能對誰勝誰負看得太重,可我覺得他們兩個十分投入演唱的過程,根本沒有我們這小心眼。
由Simon參賽唱Rolling in the deep,我已經很喜歡他。無論是他的歌聲與及他的故事。每個人參賽的原因也不一樣,雖然我不可能知道他心內的真正原因,但是我相信他並不是衝著什麼功名而來的。也許,是為了一次又一次証明自己吧?我欣慰他入圍,亦沒想過他會在那一站退下來。只知道這樣的歌手能令比賽生色不少。他是一個真誠的歌手,那就可以了。
也許是節目考慮吧,每位參加者也代表著某個社群,有自己非常獨特的故事。主持刻意將他們以身份區分。火車司機,農村八十後,外國唸書的女孩,單身中齡女子,愛女兒的爸爸,愛母親的兒子等等。其實個人而言並不特別喜歡這種安排,因為怕他們的背景令人錯過他們本身的歌聲。不過,這種音樂比賽怎能不談歌者背後的故事呢?也許這是比賽更易令人共嗚的特點之一。
有時我懷疑,人生似乎沒有什麼能持續。花無百日紅,贏了的始終會輸。贏到最後嗎?還有第三四五六十季。一代轉一代,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我們常說需要好歌手好音樂,我們努力發掘。但看中港台每年大大小小的音樂比賽,出產了多少唱歌好聽令人感動或熱血或釋懷的歌手組合。可是他們存在,不等於我們看見聽見。我們生命中實在有太多美好,多得不能一一欣賞致謝。作者有這麼多,舞者有這麼多,演員有這麼多,就算今天記住了,明天又有新的讓我們記住。那麼參加比賽,其實是為了什麼?
我喜歡汪峰跟其中一組參賽者說的一句話,大約意思是:你們要記住,今天你們演唱的片段在十年二十年後將會被人翻出來細味。因為他們喜歡你們的演出。
是的,參賽,打拼,以至人生很多事,都不講天長與地久,名成與利就。不只是不在乎,而是我們在乎不了。只有極極極少數的人能持久的發出光芒。最美的事情,往往一閃而過。Simon的演唱對我們的意義未必很大。在幾個月以後,我們可能會記得他的歌聲,但更有可能記不起了。
比賽的最重要意義,是「當下」。千真萬確。原來當下快樂投入,已是勝利,已是無價。當一切過去,勝利失敗都會過去。將來我們回望,什麼衝擊也不再。表演,其實它最美麗的部份就在當下。
而Simon做到了。正如其他網民所言,導師與聽眾都給他一個最體面而光榮的下台階。誰都想贏,但贏不了不代表就是輸。只要唱出火來,原來一切便值得了。相對於很多選手在「臨終」前說希望留在這個舞台上,他說主辦當局給了他一個美好的回憶,我更為感動。人生就有些時候就是要退下來,是很殘酷但又不得不從。至少我們還是有回憶。我為他高興。他擁有過如此美好的十數分鐘。這短短的時間其實就是最美好,擁有過算是完美。沒有任何不足與遺憾。
至於畢夏
太喜歡這種女生。
真性情是很抽像的東西。有些人表露真性情,我們生厭,覺得造作,似是刻意賣弄什麼。另一些人,比如說她,卻是真得令人信服。這裡先要感謝Simon那高雅的情操,幫助自己的對手更上一層樓。然而我看畢夏是惜福感恩的。從她的眼神言語當中,看得出她是個會將恩情放在心上,能夠將心比己的女孩。當她講Simon與他女兒的故事時,不只是在述事,不為了將鎂光燈停留在自己身上久一點,而是動了感情,為這個與自己一同唱歌一同走路的人抱不平。這樣的情操亦是高雅。很難得,真的很難得。
難得在畢夏遇上一個不太想贏到最後的對手,自己最珍貴的個性得以完美展現。如果她的對手不是Simon,大概她也要收起這樣的真誠。或者其他參賽者也一樣,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現高風亮節。這種真摯的情感,也要緣份配合才能好好釋放。
但無疑她的情感跟她的歌聲一樣,令人感動。眼內的那種真摯騙不了人。就算是騙,我也心甘情願地相信。
不。說話不能這樣不厚道。我深信這一切都是真摯的。人生找到一個相識而且相惜的對手,實在難能可貴。受到這樣的福份,被感動了以後,希望以自己的能力令給予自己福份的人幸福。這樣的人無論唱歌唱得怎樣,也會是一個討人喜歡的人。
兩個人都很討人喜歡。當大多數人在支持Simon的時候,我看見畢夏得到的鼓勵也不少。正正得正,這個世界不是應該這樣嗎?一同享受在台上的時光。有時候,沒有勝負的比賽更動人。心內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當下的歌詞與跟你合唱的人,而不是音樂停定以後的是是非非。這樣多好。
我們其實很羨慕。很羨慕他們可以走進一個沒有是非的小空間,沒有反派,沒有失敗,沒有敵對。所有人所有心走在一起,唱一首歌,一同開心,一同笑。力量實在太強大。
真的,這是一個絕對完滿的句點。這是一場令人投入的表演。投入,總是無價的。
而Hey Jude這首歌,也讓我想起倫敦奧運會,原唱也有一首Hey Jude。我在電視機聽著看著,真的很感動。
音樂,真的很奇妙。你們也很奇妙,帶來一些我們很享受的畫面,勾起一些我們日漸生疏的情緒與想法。謝謝你們。祝你們健康,繼續快樂享受地歌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