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思考著他對「真實」的見解。
真實不是A,真實不是B,真實是有時想A,有時想B。得到A時想B,或失去B時想A。這樣的人,才算真實。這樣的人,比起那些愛恨分明,自以為有A無B,非A即B,連內心有過半分猶豫也否認與推翻的人,一定更常見。
想要A是真的。想要B也是真的。但時間與心情讓你不能完全滿足與安定於唯一一個決定,完全在思行上專一於一個選擇。一個真實的人,會問「如果」,在心內有過很多幻想,依不同的情,設望不同的境。一個真實的人的心,從未完全立定於某一點。他的思緒活躍於兩極的鐘擺中。沒有百份百的是或非。就如世上難有絕對的黑與白,總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兩極各佔一定比例,構成難以窮盡的灰色。
真實的人性,想必充滿矛盾吧?只要時間夠長情境夠多,任何決定都會至少感受過兩道力量向兩邊拉扯。有時,甚至會有更多力量,向四方八面無情拉扯,將人的決心意志扯散。一個真實的人,就算下定決心,做了決定,在人前信守自己的價值,活出自己所信所追求的人生,但無人在身旁的時候,獨處於心房的自己,還是會多疑,會猶豫。儘管在現實中沒有卻步,但心思有時也會跟不上現實的步調,沒有大步向前走往後退。
太多時候,我們不能不在表明自己時,在話頭加上「有時」二字。「有時」不是虛飾冗詞,它能代表人性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我們適應力未必很強,未必上善如水。心意卻像水一樣,流動不定。那裡有空間,情緒差異做成地勢高低,水就往那裡流。
所以,口是心非與口非心是的故事,總是那麼容易觸動人心,因為情節似曾相識,我們都曾如此自欺欺人。這一切,有時亦不過是最原始的條件反射。
或者,但凡真實的,都不會一帆風順,都不會沒有任何波折和枝節。一個人,一顆心,尚且會有在不同選擇中遊走。兩個人,兩條心,總會有「不一」的時候。在心中,我們有過無數真實而開不了口的念頭。一個真實的人,不一定都會講現實,在生活中為私利而生活,不管他人死活。但是,他一定會有那些「真實」的念頭,那些幼稚的念頭。對自己坦白,你會看見自己的陰暗面。裡面有我們的自私與軟弱。是人就會迷失,有正能量也自然有悲觀消極的態度。反之亦然。
一個真實的人如果對自己坦白,其實講起世事人性,就不難得出「變幻如是永恆」的結論。真實,是不會穩定下來的C。今天的C是A,明天的C是B。論結果,是A是B總有答案。過程呢?是不敢大方解釋亦太難好好解釋的 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