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細到大,別人是怎麼教我們看待愛情的?
要認真,要從一而終。要用情專一,要學會包容與體諒。最重要的一點是:寧缺勿濫,單身無罪。我覺得這些說的都對。甚至覺得,除了愛情以外的課題,比如說求職,也可以跟從這些原則。
不過再將兩者對照一下,就發現這社會對求偶與求職,存在兩種迥然不同,近乎對立的兩套價值觀。
比如說,在工作中似乎從來都沒有「寧缺勿濫」這回事。每個人的工作履歷,最好都不存在任何空白期。失戀無罪,失業卻是打工仔最要不得的污點。最好工接工的做,扶搖直上,仕途一帆風順。但對於愛情,我們明知不能肯定自己一定會遇上好人。我們提醒自己「合則來,不合則去」,不要與一個自己不愛或不愛自己的人蹉跎歲月。可是工作呢,若然你不幸入錯行選錯工作甚至工種,又或是同事不友善老闆太變態,你只能做的只是忍耐,堅守,好歹也要留夠兩年。儲夠了工作經驗,然後就不留情面的辭工。為什麼呢?
你問前女友與她的前度的分手原因,如果她真的愛你,大概會如實告訴你。是自己太年輕太任性,或是遇上一個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分手,可以是合理的。前度,可是是不懂愛或不值得愛的。但求職時,你「不能」說上任老闆的壞話,而非單純的「不應」。儘管無論人事部的主考官還是面試中的求職者,大家都曾遇上壞老闆,知道世上大部份人離職離不開兩個最赤裸裸的現實原因:人事與錢途。偏偏面試時,雙方都要交戲。求職者千方百計迴避人事問題,反而編作不存在的藉口,好讓對方以為自己是個念舊情,不會bad mouth僱主的醒目員工。一方面,HR常常強調面試的人最重要誠實,要有誠信,另一方面卻又接納面試者以處世圓滑之名,編作一個個謊言。為什麼呢?
其實說上任老闆無理,又等如說前度不懂愛一樣,為何不能如實直說?其實只要說得有理有禮,何罪之有?至少你清楚自己離職的原因,你對你工作的環境與人事尚有自覺,這難道不是好事嗎?有人說,HR不想求職者說舊老闆的不是,因為生怕要是真聘請了對方,而他有天離職了,轉過頭又會數說自己公司的不是。同樣情況,究竟在愛情世界是否存在呢?如果你的另一半向你坦述前度的問題,你會立即扣分,還是有了警醒,提醒自己不能像對方前度一樣傷害自己深愛的人?如果她講起前度,粗口橫飛,滿口惡毒詛咒,那自不然要考慮應否與他走下去。但在工作上,連如實反映都不能。你離職,千錯萬錯都不應是老闆錯舊公司錯。這明明就是一個謊言,說的人違心,聽的人也心知肚明,大家卻不得不以虛情假意,合力砌出不存在的僱傭烏托邦,為什麼?
講起工作,大家都祟尚「騎牛搵馬」,每份工作都只是一個踏腳石,要不斷不安份地,進取再進取。大家明知不應該坐這山時望那山,但實際上大家都自私地,邊番工邊搵份更好的工。當然,搵工轉工不能光明正大,偷偷摸摸地裝病告假。然而我想,尋找更好的未來,難道不是合理的嗎「騎牛搵馬」為何要偷偷摸摸?每次轉工,大家都要說很多謊話。而且,好像不能不虛偽。愛情呢,多少人敢驕傲地說自己騎牛搵馬?如果發現對方對方不再適合了,最理想的是先分手,再重新追求某君,或是接受別人追求。
一方面,我們討厭「一腳踏兩船」,另一方面,我們「騎牛搵馬」。有得Offer,也最好無情無義,都先應承,得到手再慢慢選擇。有牛的,較容易搵馬。工作如是說,愛情也一樣嗎?為什麼?
講起愛情,如果一個人戀愛經驗多,也許你會覺得他花心,但至少你相信他應更懂得戀愛的技巧。然而,一個人要是擁有很多工作經驗,又會有人說他不定性,甚至聯想他工作能力有問題,才會「份份工都做唔長」。
單身太久,有人說剩女毒男;無業太久,又會質疑你工作能力與態度。彷彿在這世上,人人都應該有工做有拖拍,容不下空檔,而停下來的都是在這社會上次一等的人。對職業與戀愛想清楚,又有人說當事人是不能大於不為。是僱主不要你,是有質素的他或她看不上眼。
一方面,這社會鼓勵年青人勇於嘗試,尋找夢想。然而探險又有多少人能順順利利,一擊即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試夠了,認清了,勇敢揮別,重新開始不就可以了?偏偏對於工作,又不見得僱主是這樣想。最好那員工是「穩定」的,「適應力強的」,要對上一份工作做夠了好幾年。我覺得當中存在矛盾。一個人選錯工作,你可以說最初判斷力不足,亦有運氣與際遇等等不可預知的因素。但我們對於每一個「做唔長」的年青人,第一反應就是他們有問題,老闆一定沒有問題,工作一定沒有問題。因為留下的一定比離開的多,所以離開的人一定理虧,有不可告人的缺失。是這樣嗎?為什麼?
「個底花左」是很可怕的污點吧。為了不令自己個底花,你可以去到幾盡?
遇上壞老闆而離職,與遇上壞情人而分手,在我看來其實沒太大分別。可是因為怕底花,很多人啞忍,做自己忍受不了的工作,與不愛自己的人同居。不敢辭職不敢離婚。我想這是很可惜的。當然作為旁人,我們都能輕易地批判。是他們沒有帶眼識人,或是工作態度不好,才會一次又一次,遇上不適合自己的人或工作。但如果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會明白有些事情發生了,不一定有解得通的原因,當中不存在什麼因果與報應。不是自己曾經做錯了什麼,才自作自受自討苦吃。「際遇」,「緣份」,我們這樣解釋。卻不信別人也因同樣原因。
對於自己,我們完全明白為何會轉工,為何會移情。對別人,卻接受不了。是否搵情人與搵工作不能混為一談?
或者你覺得我放大不幸,沒有安份守己做好自己的本份。或者是,或者不是。我只覺得,任何人都有機會遇上壞情人和壞老闆。愛情上,我們不斷教人要相信自己的直覺,要誠實面對自己,要尊重對方,應離開便離開,沒什麼可惜與可恥。工作上,卻要不斷忽略自己的感覺,不能有一絲反抗。要不誠實地面對別人,選擇了一份工作,就算「唔對路」,也不應離開。其實是不能離開。因為社會說無業比單身更可怕。一個人無業,或常常轉工,肯定他有問題。為了不想被別人標籤,於是留下吧。有人捱出病來,有人浪費青春,有人因為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和感情,放棄自己的生命。
不敢擁有一段空白期,不知道如何向人解釋。
我們常常以為,成功者成功,與失敗者失敗,都一定是有理由的。然而,那些理由未必就是他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成事敗事,有時可能只與一個「運」字有關。談自我要求,你當然能夠再努力一點,你亦可以改進改善,變得更好。但批判別人的時候,我們的眼光未必準確。不要將一個人看死。只要機會來臨,誰人都可大放異彩。
有人說過,僱主與僱員之間不會談感情,明買明賣,大家都在計算。然而,愛情中的男男女女,那些應該談真感情的人,有一部份卻不見得沒有計算,掏出真心交出自己。求職求偶,人都少不免要虛偽一點。美其名是presentable,或是包裝自己,然而論其本質,欺騙就是欺騙,不實就是不實。現實我們寧願先騙了,讓對方信以為真以後,「到時再算」。許自己不能實現的承諾,說違心的話,有人誇誇其談,有人視作表演。「莫道你在選擇人,人亦能選擇你」。實情是只有選擇的那一方才能比較真實,被選擇的那一方為了「成功」,不得不略施小計。人人也做你不做,吃虧的是你,連理虧的也是你。太真實不值可憐,是你太天真而已。其實瞞騙已經成為人類文明的核心元素之一。城市人,成功人仕,都要懂得說白色謊言。
特別是見工。每一句都要答「我能」,每個問題都要答「我不介意」。求職時要「自信」一點,更多時候卻是自信到一個自吹自擂的地步。反正一個愛演,看戲的一方也受落,這又成了「大方得體」的佐證。功利一點看,當然合理。如果單純一點看,卻覺得大家都在做戲。入職了,工作中,又有一堆不能不說的大話。對客戶,對不同部門的同事,對直屬上司,甚至對自己,如果定義清晰,我們都必然說過大話。
家長教導小孩一套正確的價值觀,小孩長大後卻發現其實不實用,骨子裡大家所信所追求的,其實與我們口中所說的並不一樣。但如果家長老老實實將生存法則傳授給小孩,我們又覺得太噁心太不知所謂。其實,究竟我們希望下一代如何生活?我們自己,又有沒有一套統一的價值觀,去面對這個世界?
不要一方面說要專一,但又跟女兒說拍緊拖都唔怕,識多幾個人睇下邊個嫁得過。不要毫不保留地說要做人要誠實,但對方講真話刺中要害又指罵對方不懂禮貌。
這個世界,節奏很快,沒有人夠時間了解過程,很容易就以結果下定論。常常失戀是拍散拖,常常失業是工作能力有問題。是的,從前我也會這樣,很快便跳到結案陳詞。但,當你真正了解一個人,知道他為何失戀,為何失業,然後可能你會驚訝世上有些事情除了巧合還是巧合。不過當然,僱主不請一個人,很少是僱主的損失。這又是一開始的設定差異。
偏又有人說,過程比結果重要。
不禁反思,是權力令人腐化,還是腐化透了的人才會得到更大權力?權力,好像都跟著腐敗的人走。那些能幫你的,多數愛莫能助或愛理不理。總是那些老奸巨滑手握兵權,同時又愛興波作浪,將不幸放大,甚至擴散。總有人分不清駕馭與濫用的分別。某些人愛權,表達的是恨。有些人恨權,只因對人性還有愛。
我只希望,別人也好自己也好,都可以真誠又真實一點,與人相處。失敗,不是罪過。何不看作是奮戰後的疤痕?失戀,失業,失去什麼都好,最重要痛定思痛,要向自己負責,要自己誠實地交代,這樣就沒有什麼需要羞恥。人生在世,總是會犯錯的。當一個人怕了犯錯,不敢再錯,甚至不能再錯,這才是最錯最錯。有些錯不能犯,但失戀與失業,都存在著一些不能預計的原因。只要不是我們存心犯禁,而且真正在不幸中吸收過什麼,就應該重新上路。
希望你會遇上那個仍有心了解原委的人。下次開始,結尾是好是壞,的確難說。只要開始時撫心自問,真心真意;過程有變時嘗試包括,嘗力挽救過而未果,那麼到時候真要離去的,始終還是要再離去。但願上多一課,又能學多一課,以後的路可以走得更好。
記得,能夠嘗試與尋找,也是一種福氣。
再讀:
老闆這樣想:工作經驗愈多,起薪愈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