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何必麻木不快

有時候,看見別人投入時我們會更投入。但對本身不能投入的人來說,別人的投入並不會促使他投入之餘,他更會因為自己的不能投入而有了多餘的反思。情感不似預期那樣跟大眾一致,沒有同喜同悲,心還是會有所察覺,問為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舉例說,跟友人看一套近期大賣的喜劇。隨劇情推進,笑聲此起彼落。你看戲,又聽到那些難以自控而發出的哈哈笑聲,明白自己的認知大概與別人有所偏差。「真的有這麼好笑嗎?」,你腦內多了一個問題,伴隨你欣賞這套喜劇。有時候你也會笑,但卻沒有旁人笑得那樣開懷盡慶。二小時多的電影播放完了,友人盛讚電影「好好笑」。你微笑點頭表示專重,卻沒有大力拍手表示認同。

明明欣賞電影是很個人的事,好笑的電影可以令你哭,惡劣的電影或會令你笑,可為什麼因為自己的情緒與別人不一致,我們便多餘又不智地自擾起來?我們甚至有掩飾自己的衝動,不想對方知道,其實那並不算太好笑。

你邊懷念從前看電影笑到抽筋的時刻,邊質疑自己是否愈來愈麻木愈來愈不易滿足。看這一套喜劇而反應冷淡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你想起的是,怕自己失去了笑的本能反應。又或者,在笑以前多了更多繁複的步驟,要過更多關卡。一個人笑,多數情況也因為快樂吧?又如友人所言,「輕輕鬆鬆笑下,唔需要太講究」。輕鬆的人容易笑,隨和易滿足的人容易笑,多笑的人有福。如果明明好笑,自己卻不笑,這就是一個小小警號。

生命都是一場一場戲。仍為觀眾如果不懂得看喜劇時放鬆一下,那麼在電影院的日子便難捱了。

當然,這樣的質疑是不必要的。因為這次不笑,下次大笑就可以了。看電影作為消閒活動之一,實在不應該讓人因為自己笑不出而帶來煩惱,那怕只煩惱一秒也不應該。

又或者,那電影仍算「好笑」的。不過我們表達喜悅的方式不同。有些人容易笑,有些人容易在心中笑。我們只要不忘記什麼是快樂就可以了。既然自己不是麻木,就不要因為笑不出而懷疑自己。要如何証明自己不是麻木呢?閉上眼想想快樂的事情,令你快樂的人,只要還想笑,什至笑出了,對喜悅還有反應,那就不用擔心。

做一個懂快樂的人,便會知情識趣,麻木亦不代表不快。人生有這麼多劇目,通通都是故事,能長觀眾的見識。笑不出沒相干,裡裡總有有意思的橋段。欣賞過,學會感謝,保留歡愉的心境,再看下一套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在想什麼?

可能你可能感興趣的: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