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好人和叻人

對於當好人和當叻人, 覺得他們存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角力關係。

不夠叻的時候,我總會以自己是好人安慰自己。不過這個世界不是那麼單一,什麼都能二分。不夠好的人可以變好,不夠叻的人也能學叻。或者只有又叻又好的人才夠好。如果你叻但心地不算很好,雖然不算完美,可是至少看似比不太叻不太醒目能幹的好人好。當然,如果你又不叻又不好,那就當然是不好了。

你是什麼人?

我想,我是一個好人。因為其實我很有福,應該是一個好人才能這樣幸運的吧?不過呢,有時候我也會反問,究竟自己是叻人嗎?自己可以又叻又好嗎?這樣想是因為,所謂的好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對社會無害,對家人朋友沒惡意,這一種好原來並不罕有。成功,就是在好的基礎上加更多優勢。一個好人,就算再好再好,他或她的修行其實未完。

做好人沒錯,錯在我們以為做好人就足夠。也不是要放棄當好人才能變得成功。我不相信。一定有方法能令每個人又好又叻。

以下這段話,給問心無愧的好人:

其實我們已經很不錯了。我們至少對得起自己。有時或者會疑問,單單做個好人又有什麼用?一顆善心能夠換到什麼?或者你都會迷惘,彷彿善良不再是人人羨慕尊敬的美德。或者,好真的不比叻吸引。不過也不要灰心啊。每當想起自己的好,得到那些換不到錢財的福氣,都先確認自己這獨特的優點。你得到別人的信任,你不會害人,你不會因為過份鬥爭算計而寢食不安。然後,你要接受自己不夠別人叻。最後,你要明白好與叻是不能互兌的。就算你多好,都不能讓你變成一個叻人。你總要讓自己「武裝」起來,在好心腸以外令自己變得愈來愈好。無論是工作上,學識見識上,待人接物上,生活處世吃喝玩樂等等,都要在不出賣善良與真誠的同時,做得更好學得更多。好人不是你前進的絆腳石,亦不夠你停步自滿。好是好的,但還是可以變得更好。

我相信,人人有不同「叻」的範疇,社會也特別優待個別長處。你叻,不等於可以得到和其他叻人一樣多的成就或物質回報。你或會不比別人叻,這時你會想起自己的「好」。但,請不要因為你是一個好人,而忘記甚至放棄你成為一個叻人的能力。不比別人叻,不等於你不叻。就像當一個好人一樣,少一點比較,多一點向內出發改善自己就可以了。

如同你相信自己是好人一樣,是天生性格使然。你也應該相信自己是叻人,透過努力總會有回報,你總會變得強大。別用「好人」作為打擊自己的籍口。成為一個好人,應該是一件值得自豪與欣賞的事。

你只是要一步一步改變自己,成為一個能幹的好人吧。

也許因為判斷是否好人全憑自己或身邊人的主觀反應,而判斷是否能幹有才能才華則要交由社會各樣客觀標準,因此說自己是好人總比叻人容易吧?有時候,甚至會難到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威番次,令別人欣慰與崇敬。

不過你總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夠令自己變得成功。你的優點不止你的人格,應該還有其他,肯定有能夠開發的優勢。

好與叻並不敵對。至少對追求當好人行好事的人來說,根本會無視那些對不起良心的勾當,那怕可能換到人人羨慕的名成利就。這樣吧,追求大好小叻。底線是,要好也要叻。先說服自己,然後勤學苦練勇於嘗試。好人一定不只是好人那麼簡單。

「出身寒微,天資平庸,只好苦學,將勤補拙。」

就讓每個只當你是個普通好人的觀眾刮目相待。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再一次 行過去




「你差既唔係方向,我覺得正正係信心」

又有朋友說過,我們不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只是不敢追求自己所需要的。

平心而論,真實的我們比起想像中的我們究竟是更軟弱,還是可以更強大?人總會失敗,失敗以後我們尋找如何成功。人又會失意,失意以後我們努力尋求快慰。可是,總是遍尋未果。不如意的時候,什麼好的東西都愈叫愈走,愈是想看見愈是連影也不見。

或者朋友們說得都對。我們欠缺的並不是我們自以為欠缺的。我們欠缺的是信心。令我們擺脫自以為有所欠缺的錯覺。令我們不再常常裹足不前,少一點惶恐戰兢的,都是信心

會不會我們並未真正了解自己?

因為一個真正認識自己的人,一定會看到自己的優點。他不會隨便放大自己的缺點,他不會看輕自己。他親身見証過自己的強大,相信自己的能耐。他自會找一條能夠揚長補短的路,有蝕有賺,有苦有甜地走下去。平衡以後,然後付出漸多,收穫也在幾年後漸豐。一個了解自己的人,必然不忍放棄自己的潛能。他相信自己,有腳就有路,有心花會開。

這樣說,當然是樂觀得有點不切實際。可是取其核心思想,自信自重,又不是那麼高難度那麼遙不可及吧?你差既唔係方向。或者,令你變差的亦不是沒有方向。

就只需多一點信心。每一天再多一點信心。正正的信心。

對一個迷失得寸步難行的人來說,方向與信心同樣重要。假使要定先後次序,是方向重要,還是信心重要呢?究竟人是有了方向,然後有動力前進?還是有了信心動力夠大,路走順走闊了,回頭望便見方向?

可是要尋找絕對正確的方向太難。這世界,也不能由人慢慢尋找方向。迷失在社會是重罪。嘗試與犯錯都是負面的,從錯誤裡吸收也許不比一帆風順有價值。而且,我們還是會受到打擊,然後失去動力。

人生的路,最重要是能走下去。所謂熱情,就是有一股想走下去的勁。有了方向,通常也有探索的動力。可是如果沒有動力,就算有方向都只敢原地呆坐。

信心,是生活的基本。未必活得美麗,至少也要自我感覺良好。一個人只要對自己了解,有自信,他知道可以依賴自己什麼,又靠什麼向社會換到自己所需要的,這樣路總是打通的。易走難走,窄的闊的,都有路。

沒有路,不是因為失了方向。也許,是你失了自信。

在感覺不年輕但有幸依然年輕的這些年,聽著謝安琪的3/8實在感觸良多。發現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遠,可是又好像沒走得太遠。一朝驚醒已在目前。得到的原來這麼多,失去的原來也這麼多。

知道生命總是區接區,由這裡到下一區,總是行行重行行的。不過如何行過去呢?愈行愈累愈怕的我們,有時真的不肯定可否正面一點地跨過下一關。又不肯定究竟要多久日子,面前的迷惘空虛才會消失。無論是失去方向,或是失去信心,在關口面前總會猶豫。對慢步存有罪疚感,不視漫步為一種可行的選項。特別是在告別學生身份後的數年,可見的失去比不見的得著多,人又變得更功利更講求回報,於是著眼目前所擁有的所建立的,或者真會有灰心傷心痛心的時候吧?

不過,人一但習慣失去,卻是十分危險的。一但對失去麻木,我們便會不習慣自己無所失去的日子。為了老實的生活,我們慣性地選擇失去。失去朋友,失去興趣,失去能力,然後失去衝勁,失去信心。當人完全地失去信心以後,一切擁有都只是為必然的失去而鋪墊。他開始不再追求等同失敗的成功,不再相信等同失望的希望。他因為空虛而不敢擁有,又因為生命不再擁有什麼而變得更空虛。失去安全感,便會行不過去。

這是有可能的。人生,誰都有失。有些能失,反正散盡還復來,或是舊去新來,好不平常。只是有某些不能失。一失足成千古恨,也恨錯難返。可以不見樹木,但最低限度要留下種子。信心,就是生命的種子。不見了,也就很難翻生。只要還有一顆,也能植出綠洋。

不知青春最後十年從何計起,又何年告終。我知道我們要好好把握光陰。二十來歲,無論如何也不會是青春的起跑線。這十年應該已經開始了。這刻在談空虛的,在怕空虛的,我們都同處迷惘這一區。我們能否以平常心重新進取?重拾信心也好,認清方向也好,行過去下一區,把握青春餘下的幾年?

或者這十年不能數算。青春,可能在我們放棄相信與守護的時候便會消失。青春的最後十年,或者只留給決意揮灑青春的人吧?

歌詞有一句是這樣寫「寫好這刻這一句」。關於青春,關於人生,我們愈來愈有能力寫得好。我們想得精密,說得動聽,不是我們虛偽,而是做出來所需要的勇氣太大。我們未敢許諾。只是生活生活,要活才能感到生氣。活出信心,最好做出來。信心是要慢慢建立,需要時間與機遇。你現在需要尋找最低限度的自信,以你所擁有的全部,去猜看世界會否給你更美好的種種。就算沒那麼夢幻童話,也要有自信。我們都不差不笨,就要多一點信心,我們便有膽量挑戰自己。

這一天會到來。不要放棄漸悟。何謂幸福秒秒在變,何謂不幸也一樣吧?或者時候到了,抬頭會看到愛在飛。

誠實地。無懼地。隨遇地。華麗地。懷舊地。前衛地。成熟地。緩慢地。回味地。這九種方法當中,沒有任何一種是我們不可能做到的。前路茫茫,記緊誠實對待自己,要勇敢有決心,不執著細節要相信自己的適應力,那怕輸人也要不輸陣鬥志高昂,如果過去太沉重就別輕輕帶過,信你有自己一套有得有失自己知道,不想行不敢行的決定了也要行,到最後給自己一點耐性與毅力......任擇其一,或是九合一,或是找到自己的選擇,我們都要精精神神地走過去。畢竟生活可以很長,難關還有很多,樂趣你還有太多未嚐。



行過去,行過去,行過去,行過去,行過去,行過去......



-----
後記:二零一零年夏天交流,在回港前聽3/8。感受尤深。今天重聽,發現人長大了,但不見得成熟。過去行得過,今天也可以吧。我來為自己加油。我們都要加油。

行過去
http://capthefun.blogspot.hk/2010/06/blog-post_09.html






誰能說愛?

究竟怎樣的人有資格分享對愛情的看法?

友人近來有點感情煩惱,連忙找來幾位知心好友酒聚三更。大喝三杯既是忘憂,亦希望同座人能指點迷津,達解困之效。席間,未曾戀愛的他開始為主角分析情勢,試圖剖視積存已久的恩怨情愁。在旁的其他朋友急不及待說:別扮情聖!你還未拍拖,懂什麼?

講起感情,我們多數人都傾向相信「子非魚焉知魚」。對於那些未曾愛過,或戀愛經驗尚淺的「學院派」朋友的意見一笑置之,甚至冷言相向。我不過懷疑,究竟愛情能否分析,經驗是否親身經歷的才有效?如果這社會已經在不同媒介把談情說愛的智慧以至技巧記錄下來,那麼我們還可否紙上談兵,也能模擬著戰場上的兵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既已是旁觀的第三者,那麼不同人的觀察也可以帶來不一樣的結論,導向不一樣的領悟。那些感情經驗豐富的朋友固然長了智慧,可是也不代表他們就懂得戀愛心理,他們就對普天之下情情愛愛的互動瞭若指掌。如果說我們不是當事人,不可能懂得他們兩人之間所發生的磨擦或角力,那麼不管我們自身有著豐富的感情經驗,還是一無所知,或是道聽途說的所謂愛情金句長大的,都只是旁觀者。所提供的都是一種個人意見,都只供參考,而誰也沒有百份百合用的把握。

一切都看當事人如何理解消化與應用。謎,都是迷的當局者親身去解,亦只有他們試過了,才知什麼管用,又有什麼看似管用,卻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招。多少我們朗朗上口的愛情金句,其實都是有待打磨的寶石。在你明白其真義,能夠反覆以生活實踐以前,這些金句都只是口號,都只是我們自製的一些不會實現的小希望而已。

評論別人的愛情,要麼人人都沒有資格,要麼人人都有資格。作為旁觀者,我不覺得自己必然是清必然是對。同時,我提醒自己,不要斷言別人的意見必然是錯。

對或錯,是太過浪漫還是太過現實殘酷,下定論的是問問題的他,而不是答問題的我們。誰知道人究竟愈愛愈懂愛,或是愈愛愈遠離愛的本義?是愛得多的人心水清,還是愛得少的人心未被污染?在我看來,兩者不分高下,都只是意見一類。

當然,經歷多了,更易設身處地代入角色,更易誘發同理心,這是「經驗老」的朋友能提供切合而實際意見的重要原因。我不否定他們的價值,只是我認為單純或經驗淺在處理感情問題上,並不一定一文不值。

身為旁觀者,評論別人的感情總是更比處理自己感情煩惱更容易的。我們理性分析指點,又以先知的口吻將前因後果一一梳理,繼而訂出應變方案,相信事情放輕鬆便能轉危為機。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如此從容淡定面對自己的愛人,檢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幸與不幸?多少婚姻專家離婚收場?又有多少婚姻介紹所的媒人持續單身?無論這是他們的選擇,還是我們在愛內的盲點太多,令我們都不能學以致用都好,只是覺得感情是能夠在「講一套做一套」的基礎上展開討論。一個人懂得,不代表一個人可以做。但他做不來,不等如他不能夠透過分享,令別人做得來。

但如果朋友需要的是「實用」的意見,如果他們需要即開即用即見效的答案,而不是引導他們得到屬於他們的答案。遇上這樣的朋友,我們還是愛莫能助了。其實我們明白有一些技巧,懂愛的未必懂,但愛過的都懂。有些話題有些難關,你只能分享個人意見。你無從分享的,你自然會保持沉默。

其實心底裡我們想要的究竟是治標的特效藥,還是治本的療程指引。這兩種又是那類更受當事人歡迎,又究竟是怎樣的答案,能令我們更接近長久的美滿安穩?

「如若我也有權愛,同樣我也有權揀怎樣愛」。我仍然相信,無論我們有沒有人愛,現在有沒有愛人,都有權思考愛,理解愛,對未曾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看法有感受。沒有人要當情聖看透世情。我們都只是分享自己的見解而已。只是別以為紙上談兵的人連兵的感受都不懂得。

每個能紙上談兵,對愛情有個人見解的人,也許他們未上過戰場,但總曾在戰場邊耳聞目睹才懂得事情何故動魄驚心。談情論愛,感受有時比身同更重要。

當然,找個對象相愛又是另一回事,他們清楚。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生日快樂



面書上的生日祝福,給人很多很多有趣的反思材料。

曾經,你牢記著他的生日日期,可現在已忘記了。沒將這個人時刻放在心上了,可是心底有個位置屬於他。你們現在談不上是好朋友,但你說起他,還是會稱呼對方為「朋友」。他生日了,你會向「朋友」說聲生日快樂嗎?

一年一次,你也有這樣的質疑:「都已經好幾年了,話都沒幾句了,還可以嗎?」

面書上,有人有百多位朋友,有人有幾百位朋友,甚至更多。可是我們都不會為他們每一位送上生日祝福。你們曾經的確是朋友,可當你們不再是朋友,或名大於實沒那麼朋友的時候,連送贈這些偶一為之的祝福都怕有點突兀尷尬了。坦白說,也許你已經不再在乎這些舊友,你已完全放下了對方。看見這冰冷的舊友名字與及生日提示,你卻不似從前那麼熱心好奇了。一想再想,不如罷了。反正人來人往,自己這過客的一句祝福對他們來說,實在可有可無。對自己,也是無甚意識與意義的問候。真的,不如罷了。

但他不一樣。你想跟他說一聲生日快樂,很想說。你猶豫是因為不肯定沉默是否最好的反應。你不確定自己是否多此一舉。你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資格得到他得體的答覆。其實你很在乎他的看法。他仍視你為朋友嗎?或是對方已經放下你,正如你已放下其他「朋友」一樣?要是你留言,他會一視同仁地回覆,還是連確認都吝嗇?

你怕被自己那多餘的熱情所傷。你知道,這熱情是難得的。可是這城市的人,不都是提得起放得下的冷靜理性嗎?你們都活在這城市裡,而且已沒有聯絡的你們很可能不再聯絡,所謂連繫仍只會存在於網路上,看對方的近況,猜對方的心情,只關心不查問。那麼,在這一年一度的大日子,你還能像以朋友的姿態與語氣,寫一段誠摯的祝福嗎?

友人問,說與不說都不過是簡單一句,為何猶豫糾結?你跟友人說:「你不明白。就是仍在乎,才會連一句話也思前想後。」雖然不是必要,卻是一種需要。你覺得自己需要在他生日的日子有一點表示。是的,你衷心希望對方快樂。這樣,你也會快樂。

同時,你更希望他不會放下你這一位「朋友」。而且,你希望在你生日的時候,他會想起你,也會像你一樣,留言道賀。

他的生日過得美滿,你為他高興。你看他面書上的幾十個生日留言。他回覆了一部份,當中有些比較「個人化」,內容都是度身訂造的。有對方的暱稱,會講起一些inside joke,或是相約下次見面等等。另一種回覆是比較保守而得體的回禮式留言,謝謝或者多謝,短短一句大同小異。另有一部份有Like而沒有回覆。另有一部份沒有回應沒有Like,什麼都沒有。

一年一次,他都會給你一個答覆,讓你間接確認你在他心中的地位。今年,他回覆了簡單一句,恰到好處不虛不假。你們是不怎麼樣的朋友。

但仍然是朋友。

這是你要的答案。不是最美滿,但最實際和合理。

想起來,還是快樂的。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習慣了,寂寞也成自然

看了很想節錄下來。而且想說,只是習慣寂寞,不是喜歡寂寞,依賴寂寞。這一點,有必要分得清楚。分清了,才能從靜思與深挖中得到多一點生活的力量。

「很弔詭,卻又很真實。寫作是遠離人群的行為,每次遁入寫作世界,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靜思與深挖。喜歡寫作的人總是習慣寂寞,因為寫作的本質就是寂寞。寫的過程以及它的指向,都會讓人往寂寞裡愈鑽愈深。然而不可思議的是,讓人不寂寞的事情,愈做會愈教人寂寞;明明讓人寂寞離群的事,愈做,竟漸漸不覺寂寞了。」王貽興

當心裡有戀愛感覺



這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晚上。

他到屋村商場的麥當勞,買一杯朱古力味奶昔,再要一杯冷水。收銀員是一位笑得很甜美的女生。皮膚白晢,駕著眼鏡,用開朗而且歡欣的聲線問道「係咁多?係到食定拎走?」。

他呆了半響,心想這女生跟他遇過的麥當勞收銀員不一樣。她沒有那種「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的隨便,眼神與說話竟然有一種真誠滲出,彷彿她工作得很快樂,而且很滿足。更重要是,她的臉不似時下那些麥當勞姐姐,不會濃妝艷抹沒有大眼仔。她,只是很簡單地化了一個淡妝,雖然不算是那種會在選美比賽勝出的那種女生,可是卻散發出讓人心動,教人親近了解的氣質。

已經很久沒有在麥當勞見過這樣的一種女生。

「唔該」。他接過她找續的零錢,正要轉身別去。捧著餐盆的他一分神,打翻了紙杯,弄得一地清水。他也是一臉尷尬,只好跟她交代自己的罪,並麻煩她請工友清潔場地。語畢,他急步離去,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啜一口冰涼的奶昔,吐一口氣。

他沒開口說的是,自己是因為她而分神。他又不時抬頭看收銀機前的她。她跟同事聊些什麼呢?她為什麼常常笑瞇瞇呢?她會不會成為同事之間的追求目標呢,還是她已經有男朋友,在等待她下班?

這是一個絕不平平無奇的奇遇。

已經多久沒有這樣,不為什麼地胡思亂想,或因為想念一個人心不在焉?糊塗只需一剎感覺襲來便夠。只是人愈大,愈來愈不容易糊塗。心中太快有太多打算,還未來得及幻想,幻想已經破滅。可能你會說,年紀都已經這樣大了,怎麼仍這麼珍惜幻想,這明明就是不可能會在真實世界發生的夢啊。不過,我卻認為仍能夠幻想的人是有福的。小小的狂想不害人,思緒有可以投入的場景與情節,或窩心,或甜蜜,或奇情,或可惜,最重要是能夠投入。投入了,心跳快了,笑了,難道這不難得嗎?

這些年來,他不時參加速配派對,遇過不少女生。可是,沒有一個能帶給他這樣的感覺。他,當然知道自己是貪圖她的美色,被她愛笑的眼睛所迷倒而已。畢竟在買餐的十數秒鐘,實在不足夠讓任何實在的感情萌生,「一見鐘情」的一見也不可能短得如此吧?但他更為此而感嘆命運玄奇。多多少少女人女生都不能讓他心動,卻偏偏是極偶爾在麥當勞遇到的一個她,讓他失了分寸,有過認識與了解的衝動。

他說,這大概就是自己一直相信而且盼待的「戀愛感覺」。他有一段日子曾懷疑,這樣的感覺其實不曾存在。

最後,奶昔喝光了。他還是要走。他也相信,不會再那麼巧合遇上這位可人的麥當勞女生。又或者就算遇上了,他只能再買一杯奶昔,那時那刻他可以做的或者就只有如此。但他至少明白自己的心事多一點。原來,自己還能有這感覺。是幻覺也好錯覺也好,他感覺自己仍能愛,只要遇上那些能觸動他心靈的女生。比「索」要複雜一點,可是整體看來又必然要簡單樸實一點。他再看看她,難掩心中的幸福感,微笑著步出店子。




他來到家門前,想起,原來已經忘了那女生的長相。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友人甲




回望過去,人人都曾遇上那個與你只是朋友關係,但又不只是普通朋友那麼純粹簡單的對象吧?

他與你的其他朋友不一樣。他讓你心動,掛心,朝思暮想。他是一個很特別的朋友,給你不一樣的感覺。有些事情你只願與他分享,而且願意晚上守候他,待他於MSN在線,或接電話以後,你才一一細訴。你會為他而無事生非,你樂意胡言亂語,東拼西湊各樣話題,將天南地北光怪陸離駭人窩心的逐一掏出,似魔術師那樣在黑色帽子抽出絲巾白兔與鴿子,給他驚喜,引他注意。

但你總是相信,你們是朋友。或者是看不見,或者是視而不敢見,總之你沒有踏前多一步,試圖改變你們的朋友關係。或者你相信,現在你們是如此快樂甜蜜,就讓事情循序漸進地發展吧,隨緣吧。然後你們互有進退各有攻守,慢慢好奇的變得熟識,幻想隨時日幻滅,熟稔的慢慢變得陌生。這些曾經不只是普通朋友的對象,到最後,往往會變成連朋友也不如的陌路人。

偶爾孤寡的時候,容怕的時候,寂靜的時候,你會想起他。若干年後,你還是會按捺不住天真地想:究竟你是否曾經喜歡對方,究竟對方是否只視你如普通朋友,還是你倆曾有一剎兩情相悅,但難得的緣份也被你們白白浪費了?如果那天多走幾步,你們的結局會否不一樣?為什麼你們那些年一直都只是朋友?事至今日,他還是留給你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令你感嘆。

「人人難免 都飾演過情人甲吧」。或者未必是情人,但我們都有過最近似愛情的友情關係。無論情史偉不偉大,無論你是大情聖或是外表平凡內在迂腐的普通人,都一定有過這樣的曾經。細節因人而異,但大劇情總是大同小異。

錯過了與他發展成情侶的黃金機會。而且很可能不只一次,不只一人。

遇上一個你喜歡的人,難。喜歡你的人遇上你,也難。大家互有好感,投緣投契,擁有發展為情侶的客觀條件了,卻始終難成眷屬。是上天跟你開玩笑?要你錯過以後再讓你追悔,要你只敢只懂喜歡一個可以愛的人。還是你跟上天開玩笑呢?衪能做的都做了,你盼的機會都端到你面前來了,緣到了你不去珍惜,浪費情緣暴歾天物,人神也都只能徒嘆奈何了。

但誰又會知?但誰當時便夠智慧知道愛情來了?如果人人也能先知先覺,感情上我們便不會有這樣類同的集體回憶了。我們知道自己幸運,但我們不肯定自己有多幸運?是那個收成正果的幸福情人,還是只得安慰獎的最佳友人?仍年輕不敢逾越友情的界線,一直只敢客串做個影子情人,成全對方對愛情的投射,直至一天,你累了他也悶了,然後友情愛情通通無疾而終。但誰又會知?

「情人甲」歌詞裡說到,甲是傻子乙乃白癡。現在回想,傻子與白癡都有他可愛的地方。難得的是傻的遇上癡的,臭味相投,物以類聚,所以你們才能成為有可能變成愛侶的好朋友。單單是「有可能」,亦已得來不易了。人生是有很多可能的,不過要遇上合適的時機,符合命運設下的某些條件,你才會意識到那些事情是不可能或可能。人來人往,根本有太多時候,我們連思考與想入非非的機會都沒有,更遑論發一場有憾無悔的青春好夢。

所以一切有發生過的,都是幸運的。錯過了都不需要太過自責,人人都難免飾演的角色有太多。做過友人甲,下次做某某的友人乙。有天真的成了情人甲,誰知道有天你要將他護送到丈夫甲妻子甲?一生一世天長地久,是緣份與信任信心的契合。情人甲,友人甲,都是對方忘不了的路人甲。愛情道路上,你有你的出場次序與站台位置。緣來不用躲,但原來也勉強不來。這也許解釋了,為何你們最終不再結伴回家,幸福終生。

記得自己曾是幸運兒,是天降的福氣。幸福至此,能夠遇上,相識,相知,相濡以沫,互相以真情撫摸彼此的靈魂,體恤人性的脆弱,好好笑過,好好吃過,甚至好好喜歡過,就如歌詞所言,「為何要再問到那過去與出處」?

多走幾碼,錯戀幾個他付幾多倍代價,或者是為了最後遇見他。但當你一直走下去,走下去,你便明白愛情不只為了遇見生命的唯一。那些不同時間出現的其一,同樣精采,同樣令你心動過,都曾令你心疼心痛。這些曾經,無論你曾否擁有,無論他們能否存活於記憶中不滅不散,你也不能否定他們對曾經的自己有多重要,對你日後的愛情觀有過多少影響。他們曾與你一同成長,也會在離開你的時候迫使你更快成長成熟。途中出現過的每個「路人」,都獨特,都有教人捨不得的地方。

捨不得歸捨不得,放下歸放下。而且,也始終會放下的。

愛過的要放下。喜歡過的要放下,沒有及時愛及時喜歡的,都有心結要解,有包袱要小心輕放。在愛情路上,誰又能幸免於難?不用灰心,多數人也會大難不死。多數人也是一直以友人甲情人甲的身分邊跌邊學,最後將激情內化,然後學會生活,從平淡中體現大愛。

人人也難免遇上什麼又錯過什麼,留下遺憾。不過人人也情願那次相遇不能避免。遇上他雖然稱不上完美,可這也是美啊!

因為當你再走下去,走下去的時候,便會發現不一定是與某人相親相愛才以為緣份降臨。簡單的邂逅,誰漫不經心的問候,不需曖昧,不必有下文,單單是這樣短暫的霧水情緣,亦已彌足珍貴,就夠現實的城市人對感情有一點浪漫的幻想了。始終人愈大,愈多舊情愈少新故事。那些以感情遺憾為題,「傻子」「白痴」領銜主演的故事啊,買少見少。既可惜亦遺憾我們再寫不出如此青春的短篇散文,沒有那樣的機會遇上那樣的對手。

所以,有發生過「友人甲」的故事,單戀過曖昧過胡思亂想過,就算名義上和實際上你倆都不是情侶,那一段舊情都足堪回味了。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青春放題

晚上跟家人吃日式放題。鄰座有十個男生,看似是高中生的年紀吧。這些正值青春黃金時期的少年,將「任食」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數十件刺身,數十件壽司,兄弟要吃便吃,二話不說清掉以後,又再來數十件海老天婦羅,數十樣什麼什麼炸物。這十個男孩的食量加起來,肯定大於十。那種「免費就要食盡佢」的豪氣,叫得出食得到,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總之清左佢的瘋狂,令我想起青春。

工作以後,經濟能力提升了,連飲食習慣以至飲食觀也改變了。要吃得體面,坐得舒服,環境要好服務要周到。很多時候,吃得飽不飽已不重要。反正朋友聚餐,早有了吃不飽的準備。好好地吃了一頓以後,可以再吃甜點,或回家自己煮麵。不知不覺,不再期待那吃得肚滿腸肥的瘋狂感覺。主要都是見見朋友,主要都是喝杯白酒或咖啡。正餐成了小食,甜品變了正餐。

看著這些男生,我想起中學時代的自己。一群男人聚在一起,食量會幾何級數變大,變大,變大。當有機會跟他們聚在一起衝擊「任食火鍋」時,那種瘋狂簡直令旁人側目。

當然,食得太飽是不健康的,也不必要的。但青春就是有衝動,渴求盡慶。吃的喝的,都要毫不保留。反正飽死了醉死了,休息過後又如常,最重要當下跟友人一起吃喝痛快。

「愈容易得到,愈唔珍惜你所得到」,我記起中學時Lunch一盒十蚊油雞飯,或者八蚊炒麵五蚊腸粉,只要能吃進肚也不會有什麼怨言。今天能吃,而且吃得這麼好,安心得不用擔心吃不飽吃不夠,其實是習慣了幸福的存在而不自知。

這不是什麼悲觀宣言。只是今夜吃得很飽之餘,還記起要快樂。總覺得,人愈大,愈來愈難「放題」。那個「任」字,令我想起「責任」多於「任意」。可以毫無包袱,放心吃喝,而且吃得飽到不敢再吃,其實絕對是身在福中。我寧願吃水準一般的食物吃到飽,也不願淺嗜珍饈百味以後若有所欠。

也因為我不懂「食」,舌頭沒有什麼訓練,自己也沒什麼到位的評語,所以對「好味」的認知比較模糊。相反飽的感覺卻是很直接的。

人愈大,愈來愈多人追求食得好。可我覺得,一餐食得好,不如餐餐食得飽。能夠食得又好又飽固然好,可是二取其一,我還是追求最原始基本的果腹感。

總是喜歡沒有限制地任點任食,多於品嚐精緻浮華的前菜頭盆餐湯甜點。我還是追求著那放題似的人生,什麼都有一點,我什麼都可以試一點。每事每物都好奇,有機會跟朋友/同事/家人/愛人一同享受過什麼。一直吃下去,很快又飽了。好吃的再叫,不好吃的不叫,可以狼吞虎嚥,以手代筷。大家不見外不見怪,沒有公筷沒有客氣沒有輩份先後,想吃便吃,想休息便休息。這樣忘懷地吃最盡慶。

就向著這樣的目標進發,就當自己處於青春期。
不怕肥,豁出去,食盡佢!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獨處的時候



我們都不喜歡獨處。視一個人吃午飯為病態,一個人看電影是缺憾。

人性中,其實有一角的自己喜歡熱熱鬧鬧,盼待身邊聲畫光影此起彼落,人與人都在互動著。

不過,隨年漸長,獨處開始變得平常了。因為獨處開始成為一種合理的選擇。我們可以更貼近自己,繞過自己潛意識的防衛,在一片沒有別人批判要考慮,沒有別人情緒要兼顧的土地上,好好面對自己。

面對自己,成為生命中愈來愈重要的課題了吧?

是呢。獨處是我們期望自己能好好獨立成長的一種投射。而心靈的獨立,最直觀的想法就是能夠抵禦莫名其妙變幻莫測的情緒。就算談不上處之泰然,就算還是會難過寂寞,至少不會太恐懼。因為我們注定會在某個夜崩潰,或是因為什麼往事而暗自泣不成聲,或是經歷過不少難關以後懷疑自己的能力,身在福中怕幸福走得匆促等等,需要安慰的我們又明白,安慰不再那麼垂手可得,而自己需要的安慰也未必是別人能夠給予,獨處是理性照顧感性的最佳例子。




想有誰出現,或怕誰出現,此時此刻,只剩下自己。

骨子裡,我們還是不喜歡獨處吧?不過因為獨處時我們會比其他時間更尊重自己,慢慢對獨處便不再抗拒了。那怕是顧影自憐,也由自己學習自療了。投入那個不一樣的空間,日照特別長,夜也容易特別黑。人心更敏感,將悲傷懊悔迫出來。你抱著發抖的自己,珍惜眼角一點的熱淚。獨處的時候,自己恨自己,自己愛自己。

更多時候,獨處的我們外表如常,不會哭鬧不會失控。只是跌入寂靜,又再回憶又再沉溺。在心內展開一場又一場對談。時而無情對質,又有溫情撫慰,百感交集啊。

然後沉醉的重新
沉澱,提醒自己已經明白過的,然後再走入人群。

又如他說,春去秋來與噓寒問暖不是世界的全部。
是的。揮霍過緣份,看透了景色。仍未放開的,學習想開一點,看開一點。先釋懷,再開懷。獨處的時候,你明白了什麼。
獨處過後,你還在煩惱什麼?平息了心思,記起人有情緒,有對錯,有抱憾會追憶。無奈的,總有天不再難耐。獨處的時候,我們都在等候。等事過境遷,人非情不再。等候自己接受所有改變不了的過去,翻飛往事以後讓它紛飛。

每個獨處的時刻,都深深埋藏著一個不再需要寂寞獨處的盼望。

你也許知道,你也許不知道。




逃避你



有時候一個人回家,會想起我倆曾一同順路回家。心跳得快,人卻走得慢。在黑夜中散步。不著邊際地聊點什麼,一步一步回家,反正順路。

偶然想起,仍會懷疑。究竟是否只是順路?若然順路,為何我們在這些年來不再遇上對方。回家的路上,為何沒有偶遇。你仍住在這,我也住在這。是什麼變了,令曾經順路一同回家的我們,變成各自有路走的兩個人,如同陌路,連講起近況也覺得生硬勉強?

有時候一個人回家,會幻想在途上看見你。如果看到的是你背影,我會否上前跟你攀談數句?還是害怕可能出現的尷尬或空白,寧願躲在你的影子裡,以另一角度與你並肩同行?如果,你看到我的背影,你又會如何?

曾經有一次,我與你就在街上擦身而過。你正與友人邊走邊聊,言談甚歡。我看你的正面,再停下來看你的背面。我搖搖頭,為這樣的相遇而嘆息。如果我不遇上你,我便不會知道,其實我不敢再遇上你。我有千個萬個理由說服自己不再靠近,而這一切,就只有真真正正與你四目交投時才會湧現,我無從推卻,只能聽命。

是一種極奇分裂的心態。想見你的同時,不敢見你。見你的時候,老覺得應該襯早話別,怕話不投機,怕你出於禮貌而擠多半句。其實真的有那麼可怕嗎?也不。

有人說愛的另一面是恨。我從來未恨過你。分別以後,只是怕。不知道逆向推論,是否代表自己從來未愛你。

反正,回家的路上我們也沒聊過什麼。沒有誤會,也沒有所謂的心聲與心事。我們就像車上的乘客,雖然互不相識但又因為要前往同一目的地,巧合地待在一起困在一起。我們,或者一直以來都只是順路回家的伴而已。

那時我們還好。記得某夜在街口遇上你,你笑說這樣也能遇上,算是有緣吧。那些日子,在不同時候不同日子,總是會很偶然地遇上你,然後一同回家。是我刻意在街上流連,還是你像我一樣在轉角處徘徊呢?已成往事的通通無從解構了。只知道某天起我們變的關係變得生疏,然後緣就好像跑掉了。我們也再沒有偶遇過半次,儘管街還是一樣,回家的路還是只有這一條。

現在呢,明白你我之間不只差一點點。能夠會面,的確是緣份。不順的會變得順,陌生的會變得親切,沒有可能的種種都看似有數不盡的機會,故事似乎還能寫下去,寫得好長好長。不過當緣份走了,一切便會沒那麼巧合。你會剛剛錯過,你會偏偏錯過。就算遇見,也會膽顫心驚,生怕對方發現自己。你便會明白,就算今夜案件重演,可是熱情不再,可惜友情都早已丟淡了。順路回家的兩個人,最後還是會分道而行。一個前一個後,一個遲一個早。同行,原來不能強求。

濃郁的不是感情,只是突襲的孤寂感。今天的已不算什麼情緣。

沒有如果。其實共你從沒開始。那若有所失的感覺,終結的感覺,亦只是感覺吧。當在心深處的情已經可以找到方法停下來靜下來,我們便要清醒,那是過去式的追憶。是念舊,是空虛,卻不是愛。反正人成長了開始反思,要是打從心底裡逃避一個人,如何與她終老?喜歡一個人如果不肯或不願坦白承認,勇敢地一追再追,以後半輩子的路考驗重重,如何走下去,如何走過去?

順路回家,亦只是各回各的家。今夜,我一個人回家。想起你,忽然慶幸看不見你。緣份被某君收回,你將與我保持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你遇上另一個他。可能順路一同回家,或可能三五年後結婚建置你們的家。天知道?

我想,我還是逃避你的。不過,不再是因為愛不到你而逃避你。相反,是因為我知道自己已經不愛你了,所以希望盡早放棄對你的期望。希望回家的路上不會無故記起你,相信時間會將不穩固的一一沖走。

總是先成為有緣人,然後再變成有情人。反之,成不了有情人,下一步可能是無份無緣,然後日漸生疏,變得陌生。這些年我們慢慢長大,都清楚了,都懂得了。

就任性地,用一晚,好好懷念。懷念那時的迷戀,懷念初初失去的留戀,在天昏地暗時懷念那顆用情的心。懷念那遙又遠的愛。同時記得自己的不敢靠近,記得自己的種種不相信,記得這一切都已成往事,也許無人在意上心了。已動之情雖不能抑壓,但也不宜無限度放縱擴張。明明不情深,就掏一夜情擁抱思憶就夠。


「日出一到,彼此瓦解。」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動筆吧


Xanga平台的轉換,改變了不少人的寫作習慣,包括我。

曾以為只要有一顆想寫的心,什麼平台都不要緊,有沒有人也不重要。知道Xanga有所變動,消化消息以後尚能處之泰然。在資料轉移之前,我還是當作什麼也不會發生那樣,繼續寫。

現在資料轉移了,我卻不可能回到那個伴隨自己多年的「家」。來到陌生地,原來真的不太習慣。對著blogspot的界面,有很多不能言明的猶豫。人不交心不放心,便很難寫得出純粹為了舒發情緒的文字。是以好幾天也不動筆。實情是動不了。

我看從前在Xanga認識的網友,他們在「新家」中也未見有更新。是的。地盤轉了,連寫作意欲都沒那麼強烈吧?

我發現Xanga有一個好處,是它的半開放性。不算完全封閉,但又不至於讓所有人看見。因為footprint與signin lock,你總能大概知道有誰看過自己的文字,對自我心聲的流向有個大概的認知。可現在,通通都不一樣了。要像Xanga那樣,明言明句寫點赤裸的心事,好像比較難了。

有時候只想講講平日小生活,或是隨寫幾個念頭,總覺得那些文字應該出現在xanga,不是blogspot。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我不希望自己的東西出現在「字罌」太多,所以也許我會在某個地方再開始。如果那時認識的朋友你看到的話,那好,我們可能會在另一處地方再見。這裡,始終是一個較為規範的地方,我是這樣認為的。

早幾天想起「紙包住火」,我便想起,如果想寫,一定要繼續。放下太久,紙內無火,連自己也不再感興趣,便不會再寫了。我還不想太早放棄這寶貴難得的習慣。

各位近來可好?


祝好。



可能你可能感興趣的: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