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逐個字


遂個字逐個字逐個字認識。
有些事情厚似一本書,最初我們逐字認識,逐漸認識。
才能句接句認識,一頁又一頁認識。
那些事情,慢慢變得熟悉。同樣格式,同樣顏色。
我們也就選擇一章一章了解。取其大意,少了細心認識的耐性。

逐個字逐個字理解與組織,是一種純真。
因為無知,因為有趣,我們才會放慢心態,細意解讀。
一句說話,意象萬千;一段說話,夠人想入非非。
一篇文章,已夠願意逐字認識的讀者,漫遊當中,樂而忘返。

字無大小,值得再三細味。字不關己,有著無限延伸。
逐個字推敲,逐個字感受。一本讓你想逐個字認識的書,多麼特別。

成長驚心過後,但求深深動心。長篇小說一套就夠,一套到老。然而書架的選舉似乎少了,看得上眼的不多。字太多或太少。字型與字體不配。然後期期待期待期待,承受承受,留下留下。我們以買書而麻醉,其實只為讀書而動心。書在變,讀書的人變得更多。成長的人看書多了,或過去看不懂的書累積多了,淚積太多。



逐個字認識,害怕太投入秒秒驚心。他們不再每本書也逐字認識,而在每一本心愛的書內留下創作的痕跡。閉上眼悅讀,逐個字的每一筆劃與留白,獨個讀,獨個幻想幻象,自然秒秒傾心。

書卻不是這樣寫。結果自然不是我們這樣想。

逐個字逐個字認識,日與夜,在身邊在心間,你與我仍相信有這樣引人入勝的書嗎?敢讀,就有值得逐個字細味的讀本。張開雙眼,較慢期望,讀不懂的時候自會逐字學習,有推測亦願求証。養成良好閱讀習慣,閱讀時閱讀,放下作者與編輯的批判。該個字認識,什至體貼地將標點符號都放在心上,其實你正細味一本好書,字裡行間早有明示暗示。它的好見於紙上,更躍於紙外。字面以外的意思,是你這情人會看得懂的。

是你應該花點心思認識,逐個字逐個字逐個字。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Norah & Jones






Norah:

Please Love me tender, and hate me tender.

The more I love you, the more i hate myself.
Because I can't love you tender, and you will never hate me tender.

I can't love you, because i can't love you tender.
I can't love you, because i can't love you sweet.
I can't love you, because my heart don't know love.

I like you, and i always will, till the end of the time.
The more i like you, the more I wish I love you.
And my dreams come true. Thats you dear.

I like you tender, I like you true and long.
The more i like you, the more I wish I love you.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 Will you still like me tomorrow?

The night is so long, sky is blue, blue, blue.

"And I'm wondering what you're dreaming,
Wondering if it's me you're seeing"

Did you like me.
Do you hate me.


Jones.

-------
Norah,

"Heart of mine you know that he'll never be true,
He'll only give to others the love that he's gotten from you.
Don't let him know
Don't let him know where you're going.
Don't untie the ties that bind
Heart of mine."

Norah.

-------
Jones:

If i am not the one who dominates your mind and soul.
I should go.

My love is true, I loved you so.
I can't like you, and i must go.


Norah.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五味紛陳

回憶盡是甜酸苦辣鹹,五味紛陳,但放在一起不會混成一團,層次分明不至模稜兩可。但有一種回憶有一些人,五味卻能完美結合,甜得酸,酸得苦,苦又辣,辣而鹹,欲罷不能,卻又不欲再嚐。當感覺不能被形容,就是這種獨特令人不知如何放下。刻意尋回,又刻意遺忘。不刻意地記起自己曾經尋回與遺忘,而從未完全成功將其了結。

從沉醉於「什麼味」,先甜後苦,到說服自己「無味」,不來不去,最後接受一種味道雜陳,有口難言但心裡有數的奇特經驗。這樣不完全成功地將其了結,其實就是一種比較完全的成長與蛻變。

唯一的執著只是,假如我們嚐過一樣的清甜,又因為同樣的苦澀而著跡地淡忘彼此,今天當你想起我的時候,是否也嚐到我想起你時那種不可分割令愛恨交纏的味道。我能否假定,你與我一樣,仍放不低令人抽搐的酸,仍會偶然記起那不知所謂的窩心。

唯一的釋懷是,只望停在遠處。
有關親口細訴,其實不需要。
真的,不要。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殺死你的好奇


為何人不喜歡說真話,不想說太多呢?

其中一個可能:

說得太真,心底太暗,品性太黑,人遠之。

說得太真,心家清白,追求完美,人遠之。

距離與未知,猜測與幻想,等待與曖昧,能讓不好的事情自動變好。
一個好的開頭,比好的過程,更容易達至好的結果。

說得太真太多,幻想的好事情出不來,不必等待少了焦慮,沒有幻想不再期盼,
不曖昧,也就永遠友達。永遠的戀人未滿而未必永遠友達以上。

人說太多,講太真,扼殺別人的好奇心,抑止別人的創意,扭曲別人的同情。

所以,不少人說,人不應說假,但不必最真。三分話就夠,別人會替你完滿你沒寫的七分。寫,就寫別人的故事別人的情。自白,一直一直都是最差的入題方式。世事總是這樣互相矛盾,不明白的人不明白。明白的人卻因為明白了而不會強求,看起來顯得自己不明白。每個人都不夠好都不太吸引。總是神秘的人最吸引,冷酷的人也很好。不說,別人以為你在思考。

關係本來就是一場有趣的遊戲,友情也好愛情也好,都要讓雙方公平參與。
你做太少,或做太多,都不夠好。勝方從來不是最坦白的一方,是嗎?

但誰又敢說自己坦白?
誰撫心自問,自己真的說最真?

如果坦白將你的好奇殺死,他是有罪的。
不過他是誤殺,他也不知道原來自己有錯。
是好奇看見坦白後自殺,是好奇不願活下去。

坦白沒有錯,但卻不對。
好奇討厭你的坦白,在最需要空間的時候
你容不下半點推測與假設。

好奇說,我們分手吧。
我將友情,與愛情,都帶走了。
然後她拔出刀子,了結餘情。

坦白是情趣的共同敵人。
但當坦白死去以後,好奇不死,基因卻被改造。
迷惑,是病態的好奇。

應該幽禁坦白,偶爾放它出外抖氣,教它神出鬼沒。
好奇說:可憐的坦白,讓我拯救你吧!

直至一天好奇帶來了愛,也就行動成功。
坦白自由了,寂寞被偷龍轉鳳,成了圄囹鬼。

大團圓。
坦白,始終是忠的。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你的中文全名


巧合有兩位朋友的Self-Talk,都用上了自己的中文全名。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中文名字的強大威力?

幾乎是與生俱來的中文名稱,一直都是為自己打氣的最佳結語。簡單幾個中文字組合起來,包涵你的自我認知與價值。名字代表身份,更代表歷史與經驗。「我」有時候會迷失,「你」有時候聽得麻木。唯有聽見自己的名字時我們不能分散注意力。當中又以中文全名最獨特更具代表性。

每次呼喚自己的中文全名,腦海也就閃過自己兒時的影像。那時候的自己多麼弱小無助,卻又天真勇敢。那時候喚我中文全名的人,都加強我確認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想法。這世上可能有很多PeterMary,但生活圈子內就只有我的中文全名是絕對的唯一。我是我,我是有名有姓的自己。當我為自己打氣,要自信自強的時候,沒有比中文全名更好更有力的詞語能形容自己。一路走來,我轉了很多名字,乳名,花名,網名,英文名,暱稱暗號,等等。他們代表我,卻不能完全代表我。就只有當我呼喊自己的中文全名的時候,我知道今天的我要相信,未來我仍要相信。我記起過去的自己,曾經美麗,曾經受傷。這個中文名字知道一切,默默守望,笑而不語,它知道我是誰。掛著同樣的名牌,我被愛也被傷害,我跌倒又再爬起。中文全名將我過去濃縮,也預視我的未來。 我是我的中文全名,我有最堅定不移的價值與態度。

某某某,你是美麗的,你是可愛的,你是最強的。

你的中文全名不單止是姓氏與名字的結合,更是可供識別的圖騰,傾注能量的咒語,什至是一面別人追隨高舉的旗幟。相信自己的中文名字,也相信你自己。你的過去,你的現在,你的將來。你的名字,舉世無雙。就算有一樣的三四個中文字,也絕對沒有同樣的經歷與氣質。

明白嗎?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力盡必反


在若干情況下,盡力而為不是最佳選擇。

問題在那一個「盡」字。凡事太盡,緣份誓必早盡。有些事情心中愈是在意,愈用力握緊,盡力捏緊,也就過猶不及弄巧反絀。有關感情,期望太高壓力太大,最好也不要盡力以為-不要總是恐嚇自己機會只有一次,必須完美演出絲毫不差。與人相處,最怕看見對方盡力盡心。我是何許人,竟不知就裡迫對方吃力賣力擠出他的完美無暇,這不就意味著我是個不好相處不易親近的普通朋友?

付出是需要的,付出也讓互動更有趣。給力是好,但何需盡力?盡力取悅拼命炫耀,不如盡情享受當下。反正我們都是平凡人,對方也一樣。平凡的一段關係不用次次盡力維繫,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壓迫。倒不如先說服自己,我們知道自己是在意的,我們有心,我們緊張,我們預備,我們期盼,但不要盡力而為,千萬不要擠出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故事。

意識到自己要盡力也就更難盡慶。盡力的時候我們不能放鬆,盡力的時候只留意自己;盡力的人太在意贏輸,盡力的時候會迷失自己。盡力地表達善意在別人眼中可能是你力不從心。最後你心力交瘁了,卻沒有換回一次愉快而輕鬆的相聚。

有些時候,那個你有好感的普通朋友對於別人不盡力而為的關心更覺舒心,這要比刻意的追求奉承更討好。這是一個以柔制剛的例子。或者,我們應該盡力叫自己做回可愛的自己,有一點不足,有一點討人愛。嘗試將那一個「盡」字收起,彼此也許會有無盡的話題。Try your best 是很累的,什至讓緊張的你在表現完美之前失控入魔成 Beast。若干情況下,Try to be good is the best。 不需更好,不必最好。簡單的好,一聲你好或哈佬,其實就是最好的開始。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失戀與離婚


多少人都說失戀是痛的,初戀終結更痛。其實我想失戀有多痛,視乎投入的感情有多少期望有多大。習慣快來快去,失戀與相戀只是代表沒有過程的終結與開始。投入愈多感覺愈真實,失去才愈覺得痛而不是空虛與徬徨。關於愛情,有過歷練的我們投入愈來愈少,失戀的痛愈來愈微。初戀的美好,在於人無從比較將一切感情傾注。付出所有失去所有,我們才說初戀的痛是如此難以忘記,若干年後回想還是心有餘悸。

有人將失戀與離婚互相比較,說道離婚未必比失去初戀更痛。因為中斷一段婚姻考慮的不只是不能量化的感情因素,還有現實的其他計算。離婚失去的是生活的依靠,失戀卻代表失去愛與被愛,意義上是有點點不一樣。

雖然不能病態地因為失去而高興,但角度一轉,實在是應該意識到仍能為情為愛哭成淚人,代表自己的忠誠與天真。我們從來不應沉淪在悲劇般的幻想,為失戀找來千萬可憐可惜的理由。不過,至少我們放心,哭是因為失去感情,而不是為了物資。如果我為了感情而大哭,總有天我能由心因為感情而大笑,只因痛得合理,笑得由衷。得到過的感情永遠也是自己的,但以感情之名騙來或換取的報酬,最終都會變得骯髒。

又有人說,成年男人為了性玩弄感情,成年女人為了感情而玩弄感情。這些人是不幸的。除非他們一輩子不投入感情去愛,否則有天他們遇上心愛的對象,卻已不能愛得純粹。可幸也可悲的心境,不再失戀不再痛,不再刻骨銘心,不再心神恍惚。永遠愛得「精明」,什至分手了也稱不上失戀,只是冷漠地中斷關係,有如辭職的變奏。我覺得這是可悲的。

學會付出會明白收獲的真諦。只付出,只收成,都不算幸福。愛情不一定就是擁有為你貢獻一切的滿分情人,因為對方的好讓你不曾平衡地付出。有時候,就算是一位不滿分不完美的伴侶,但彼此互補長短,有時你愛他多一點,有時他愛你多一些。永遠存在依賴與被依賴,欣賞與被欣賞的平衡關係,感情也會穩固長久,男女都會幸福快樂。遇上一個愛你卻不能讓你付出愛的人,或者讓你很享受,但卻不是幸福。追逐一個你愛卻不曾為你付出愛的人,也許令你以為很幸福,但其實你並不真正快樂。有天如若愛上一個令你勇於失去的人,同時,你也有讓對方失去並改變的能力,這兩種能力的配合將令你們得到更多,得到更真實更值得紀念的愛。

所以說,我們拍拖了,我們結婚了,固然值得高興,更重要的是我們相愛了。即使有天不幸發生,回頭看這段感情,希望都有失戀的真實感覺,有失戀的悟。心是為之動容的,而不是冷靜得出奇說道我們分手我們離婚。遺憾我不難過,可惜我沒有付出。我沒有得到,我未曾認真與對方交心相愛。

求愛不睡


筆者有過「求愛不睡」的時候。

求愛不睡與因愛而不睡是不一樣的。所謂求愛不睡,就是在夜晚應該睡的時候不睡,做一些事情求得到愛或被愛的感覺。所以嚴格來說不是不睡,只是晚一點才睡。求這個字,感覺多麼勉強。用得上求這個字,或多或少意味求的東西不易得到。比如說求生啊,求職啊,求婚啊,有求必應的事情用不上求這個字。求愛,那是因為愛真不簡單。世上有很多種愛,有些愛比較稀少,有些愛不得不求。求是求,但絕非乞求。用上求這一個字,純粹是提醒自己,一切都不過是期盼。求不得沒有相干,你早應料到。

愛是能求的嗎?我們求到的愛往往不是我們渴求的。要是我們得到我們夢寐以求的愛,我深信亦不是我們求回來的。所以求愛這詞語其實充滿矛盾。求在這裡,愛在那邊,到最後總是難從人願。心有所求而不安,能以睡得安慰,才會主動改變不能睡變成不想睡。不睡,也就求愛去吧。

執著字義,你我也許都有不一樣的「求愛不睡」的經驗。但探求根本,所謂求愛不睡,就是寂寞的人自尋煩惱庸人自擾的途徑之一。求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在面書分享歌曲,轉貼幾句名人看說話,或以文字作信號彈。說些什麼去愛人,或等待別人的愛。沒有回應便再接再厲,死寂也好屢敗屢試。沒人回應不滿足,某人回應但不是她或他,照樣不滿足。要是那人終於回應了,但回應太短太久太行太平凡,還是不滿足。欲求未滿,更何況是愛這奇妙魔力?

求愛不睡,很可能是白忙一場。但有些時候,求與愛還是會行個方便,讓你得到一時快慰。寂寞的人如燈蛾,愛就是那鎢絲燈,發光發熱讓人得到說不出的溫暖與甜蜜。我們遇上那個令我們著緊的網友。愈是疏離,卻又因為某種難而言明的親切感,讓你覺得值得為了建立更進一步的關係而守候對方的出現,求愛不睡一夜又一夜。網戀被人說成是妄戀,因為文字給人很大的幻想空間。通常,文字技巧愈好的人,愈能給對方更大的創作自由。黑能寫成白,白能描得更白。反正你願意相信對方是好人好貌,總有方法令對方照自己所想像的劇情演進下去。多數妄戀的萌芽期,都始於人應該發夢的深宵時份。所以求愛不睡,又成為網戀中人的集體回憶。

文字是鏡子還是騙子呢?今天我有另一種想法。文字是想法的鏡子,卻是行為的騙子。以文為名,我們更具體地將我們所想所思與別人分享。我們可以更仔細地在重要的事情上著墨。一個人的價值觀與興趣,都在文字對話中有更佳成象。然而,「講一套做一套」不單指一個人言行不一,事實上文字技巧與真實的社交技巧是沒有關係的。寫得再動聽,但眼神騙不過,聲線語調速度以至態度什至氣場與魅力,都在文字的控制範圍之外。於是,雖然從文字透露出的價值觀去推斷一個人的外在特質似乎合理,但其實內外特質有一定程度的分裂。求網路上的愛絕對要比真實的愛簡單。現實中,人求愛,也要睡覺。睡眼惺忪一臉頹廢,絕不能勾起你對他的無盡幻想。惺惺相惜多在彼此真身相識以後才變得長久。友情倒能長存,但要清楚求的是友愛而非戀愛。友情可讓人不睡,卻不能讓人睡在一起,你要知道。

求愛不睡對筆者的意義,慢慢由綿綿般的愛情幻象,變成一個人不睡而自求多愛的另一種幻象。求愛,永遠求不了自己需要的那種。所以我做我做到的愛,安慰的愛,夢想的愛,別人甜蜜的愛,未來窩心的愛。取代不了心底的渴望,至少在最寂寞的夜令自己眼花繚亂。總有一種愛能令人分心分神,也就足夠。求愛的最後可能都是失望收場,但過程未必盡是失落。遇上某人,談起某事,分享一些,交換一些,有過甜蜜的錯覺,人生間有過希望,這些都是值得高興的。不睡令我們把感情戲劇化,讓我們自信生命發生了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或能與某種不平凡的人有不平凡的結局。但睡醒了,也就明白黑夜的感情仍然需要白天的祝聖。兩個人假使心靈相通價值相同,仍然要付出更多更多的信任與信心去維繫彼此的友情,令關係更加穩固。又要當心文字太衝動,彼此共同經歷的事情不夠便示愛,求對方一個「是」,最後總是會得到一個比「否」更令人心酸的結局。放棄一個朋友難,但又不能再以文字疼愛一個心靈知己。這兩難局面正源於你的求愛不睡。

人與人之間的吸引是很奇妙的。有求,卻又難以求人得人。這個他讓你無欲無求,另一個他卻引得你求技盡出,不能自拔。求來求往,互有攻守,儘管刺激非常,但在這資訊愈是流通,男女交往愈來愈要求速達到位的年代,我們與素未謀面的人的距離愈來愈近,我們之間擁有愈來愈多傳話的使者,文字隨著科技霸權於網路自成一國,使用者或相信文字就是關係的全部,或者不再相信文字。那些求愛不睡而有回報的美好年華不知道仍存在與否,究竟仍有多少網戀是夢,有多少人夢見網戀的睡公主睡王子,有多少好感被困網內而不自知,似夢迷離,有劇情沒故事。

總有感情從生命流走,愛情也好友情也好,淡水流情的離去總是令人婉惜。

縱有感情流進生命,欠缺根基差點毅力不夠誠懇的土壤始終流不住液態的愛。回想過去不堪重提的某些夜晚,我們曾因為某些朋友,求愛不睡。最終,夜已漸荒涼有一方不再熱情,夜已漸昏暗有一方不相信看得見前路。希望你明瞭過去不曾真實糾纏,看透曾經歡樂無奈虛無飄渺,再沒餘地繼續纏繞,那樣動搖不如罷了。離線關機,睡不求愛閉眼睡去吧。今宵的你並不可憐,你仍可吻。


那該死的舊情該去的人


昨夜看「禮儀師奏鳴曲」,有一幕是這樣的:有一位女士過生了,家人似乎已接受她的離去,靈堂內沒有呼天搶地。直至「化妝師」為她擦口紅和上粉,已離世的女士似現血色,如死而復生地安祥地睡著。臉上的色彩令人期待她真的可以重新張開雙眼。這時候家人看著這個活過來的至親,終抑壓不住心底的不捨與傷心。死是死了,但多麼渴望深愛的她不曾死去。明明已死卻看到未死的模樣,令人思念懷緬,再一次痛心。

生死有命,離合不能預計,人仍要適應離合以後的極大變化。接受他來,承認他去,都需要時間與決心。親情如是,愛情同樣。

從對方由朋友變成戀人開始,情侶關係誕生。滿月了,一周年,都值得好好紀念一同慶祝,讚嘆愛情奇妙的生命力,為兩個人一同生活成長而感恩。但愛的時限到了。生活沒有生氣令人生氣,生無可戀。當感情活力不再老了便會生病。無論是得了慢性隱疾還是急性絕症也好,分手道別就是一段關係的死亡時刻。擁有戀人身份的他或她也隨關係「死去」。我們痛哭,我們不能接受。呼天搶地問不幸為何發生。但月老要將愛情收回,就似死神到陽間納命,時辰到了一切不能逆轉。

人死不能復生,感情死了彼此再不相愛,事情理應告一段落了。冷漠和避諱就似僵硬的雙手與脆弱的皮膚,讓人理智地提醒自己關係已破裂感情已死。是時候將曾珍愛的一切納棺,好好埋葬。從今起由懷念變成悼念,不再時刻思念。我們應該接受了,完了沒了。

但她偶然的關心與談笑自若就如唇上的口紅,忽然的親暱與體貼讓屍體的臉頰透滲甜美粉紅。靈堂的黑白照突然變成彩色。眼前這個雖死猶生的舊情人,又再勾起你曾經對她的好感。在她移情別戀向你提出分手以後,你選擇原諒這個不可能復生的她,你決定不再恨這個你不能愛的人。然而重生的她竟令你重燃不必要的希望,並帶來必然的失望,這一切你都知道,卻無力改變,畢竟你曾深愛著她。或者我們會像劇中的家人一樣,無助地哭起來了。

痛不欲生在這裡有另一種意思。我們期待那一段感情死去,才可重生。因為思念與強求實在太熬人太痛苦,所以實在不希望那死去的對方再活一次,縈繞左右。心如止水的人享受平靜,渴望自強。的確,每個認真戀愛而失戀的人,都有過死裡逃生的經歷。真愛雖是永不死,但我們先要經歷一些舊愛的自然死亡才有機會遇到。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舊的愛人去了,新的自己會出現。有些舊情死了,就在心中為它風光大葬吧。原諒別人也原諒自己,讓死者無仇無恨無憾地離世。節哀以後,更要明白順變的意思。那個回魂的舊愛已失去肉身與你在人世同甘共苦。口紅終究會掉色,那長生不老的人在未來。真愛是純真善良的嬰兒,等著見證父母今生今世同偕白首。

擦了口紅的舊愛,仍能給你不一樣的心跳。浪漫的火紅色,令你想起當初喜歡對方的原因。只是再美的唇也不能吻下去。舊愛亡魂,一路走好。一段死去的感情,總會換來兩份愛情睿智。我們死去,我見證它們離開,我又活過來,我與另一個人將再重生,活得好好,更好。

原題:死者已矣

沒有歌怎知道有心事


究竟我們怎樣才能被音樂深深觸動?那寫在情歌的性感,需要在聽眾開口高歌以後才顯露,還是在旋律響起的一剎那,我們已從躍動的符號感受到樂曲的靈魂與情緒?

我們理解情緒的天賦是否日漸退化,至使我們不能直接從別人的故事得到安慰,卻必須借自己的聲音將情緒與體會加工,讓我們可以更好地消化,將別人的情感與自身的感觸連在一起。

慢慢我們只被自己擁有的東西所觸動。但我們擁有的卻不屬於我們。情感是特別的產物,只有靈魂能夠認領。情感如聖經故事的餅與魚能讓不同靈魂共享。我們擁有別人的故事別人的歌,透過分享歌詞開腔高歌將其私有。然而,當中的情感與感動卻麵只是借來的。如果你不嘗試了解與用心感受,你只是將別人故事的情緒投射在自己身上。嘴巴無意識開合,唱出似是最動人窩心的句子。唱完一首歌曲彷彿得到什麼,但其實我們還是不明白,其實我們心中未必這樣想。

有些情感,遠遠看著,聽著,想著,一樣真實無比。歌詞是這樣寫:「沒有歌,怎敢說心事」。最怕是,沒有歌我們不懂說心事。什至,沒有歌我們便沒有心事。流行曲替我們發聲,我們卻不知不覺讓它取代我們的心聲。我們學會代入別人的情緒,同時放棄梳理自己情緒的需要。當人只在照鏡的時候才認得自己長相,當人唱出我愛你才明白愛是什麼感受,當一切情緒都必須借媒體投射發散而不能稍為穩定地沉澱心間,不如我們暫停紛亂的音樂。

不忘寫自己的詞,譜自己的情緒高低,由自己決定故事的細節。不盲目借取坊間的情緒模具,便捷地了解心情,便宜地唱出心深處地喜怒哀樂。我們將自己的情緒投射於歌曲,而不能一次又一次被歌曲折散我們心深處的感受。

每一首歌都是人世間一個故事。人生似是一張精選碟,有與某某合唱的歌,有翻唱別人的歌,但更多的是自己的作品,那些代表自己的音樂。畢竟,我們是聽眾,更應該是勤力的唱作人。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別為永遠做好準備


朋友在日記中寫了封情信給男友,筆者心癮起,正想二次創作,卻發現已再無任何表述的新材料。有關天長地久愛一輩子,早有論述。

愛情,一心一意比一生一世來得重要。

成熟的愛情不是擁抱一生一世。相反,是兩口子如何共同抵抗一生一世的無形壓力。人固然要為將來打算,但那將來所指的是婚姻,是組織家庭所需要的物質與心理準備。論愛談情,就是現在。愈愛一個人,愈是希望獲得即時快感,刻不容緩。最好那人就在身邊,下一秒就去愛,讓愛人享受被愛。如粒子於光纖內跳動,一閃而至。
別擔心一段感情何時完結,因為它總會在你所擔心的限期前來臨。也別要想自己愛對方不夠,因為認真的人回頭發現,你曾愛得比預期的更多更深。

所以,全程投入,也全情投入。程有長短,情有深淺。高低彎曲中,不停下繼續雙雙前行。總有一天,來到永遠。永遠幾遠,何須在意?一雙互相深愛的戀人,賜獲一個永遠。他日分離以後,再各自與別人締造另一個永遠。永遠以後有永遠,永遠從來不止一個。愛情善於將時空扭曲,永遠是忠誠與信心的代號而已。將來的愛留給將來你愛的人,今天的愛就留給今天你愛的那人。這就是今天的永遠,這就是你們的永遠。

所以,別為愛一個人一輩子作預備。


如要準備,每一天愛對方就好。不需天天深愛,不用時刻愛得火熱激烈。你要準備在對方不夠信心愛你的日子去愛,也要準備在自己迷失的時候不放棄愛。長流的愛難以分秒澎湃洶湧,唯有婉切體貼,不求完美,愛情才能滴穿善變又軟弱的人心。

追求不倒的永恆從來都遙不可及。然而感覺雋永的甜蜜總是那樣平凡,那樣近在咫尺。就在最微小的幸福與坦誠中得到確認。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寂寞如果是一種病


寂寞如果是一種病。

寂寞如果是一種病,你和我都曾是病人。
頭痛以外還會心痛,流鼻水更會流淚水。
有病有痛,是一種說不出的不適,令人疲累虛怯。

寂寞如果是一種病,我們都可以因寂寞而請病假。
小病了不一定需要服藥,只要讓病者好好休息。
如果寂寞只是一種小病,給我停下來,不受周遭歡騰刺激神經。
留一點空白,不喜不悲的清靜。讓動亂情緒一一休止熄滅,
病好了,明天繼續如常生活工作,別忘補回假紙就好。

寂寞如果是一種病,有病理學家可以找出病原嗎?
讓科學肢解這一直令人折騰的混沌,讓人預防與治療得心應手。
寂寞基因有天被破解了,人欠什麼便置什麼。
多一些少一些,至少對寂寞有了根本的抗體。
小病雖是福,但久病未癮也太辛苦病者了。

寂寞如果是一種病,請讓我們都成為醫生。
我懷疑,當病者找不到醫生的時候,寂寞便會突襲。
如果寂寞不過是一種病,那可否讓人學會自醫自救?
其實我們都懂,只是醫術未到家。

病向淺中醫。寂寞如果是一種病,遺憾求醫者有求未必有應。
如果寂寞是一種病,你就是我的醫生。
你開過的藥,見效,且顯著。然而療程未完,解人心痛的藥,變了使人心癢的毒。
寂寞如果是一種病,他只會更放縱。對藥依賴以後,也就失去抗病的決心。

寂寞如果是一種病,我希望有天,人人也不藥而癒。
因為,解寂寞的藥不可能供應穩定。寂寞似是疲累的感覺,似睏意,
寂寞寂寞就好,過了就好。寂寞是一種怪病,治本太難,治標只怕更壞。
這,也許就是孤苦無醫的意思。孤獨寂寞的苦,總是不能自醫的。

所以啊,寂寞如果是一種病,我多麼希望它不是一種病。
因為不能求醫,只可遇上醫生。不能自製解藥,只有可一不知可再與否的興奮或麻醉或鎮靜。
當藥到病除的概念被偷換,變成病一直不除,就等著一個人的心藥,這也就是不健康。這就是病。
如果寂寞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一種生理需要。一種能夠輕輕帶過的情感,
寂寞如果可以沒有你,那就好了。

不過如果寂寞沒有你,那也不算寂寞,也都沒有寂寞了。

寂寞其實是病。令人產生幻覺。
也許不。是人先有了幻覺,患得患失,才會病才更寂寞。吃過藥,更病重。
枯榮有序,聚散早已安排,有話無話,要說或不說,都定了。
似是一個人的決定,更是兩個人感覺的無言協定。寂寞,是你默許而我無權反對的。
無可救藥的其實是我的懦弱,不是寂寞。
多出一根刺,無故打噴嚏,沒有刺痛便應懶知。
覺而懶知,讓它緩緩流過,我不應留戀它,不急於解決它。
讓寂寞寂寞,待寂寞不寂寞,我再寂寞也不再為你。
如果寂寞是一種病,是你傳染了我嗎?
寂寞隨載體寄居我心,是我分擔了你一半的寂寞,
還是,你放下寂寞遠走高飛,而我收容了你的病原,因而偶有不適,就像感冒吧?

寂寞如果是一種病,
我寧願你我不曾同病相憐。
寂寞如果是一種病,
我想你,更想你身體健康。

選科的困惑

「最近有朋友說想讀哲學,作為半個過路人,我不會跟你說不好,但亦不能說好。事實上,對於那些已經踏入職場,視野愈來愈窄,愈來愈在意生存多於生活的工作人來看,學歷的影響力也許並不是最重要。從那裡畢業,不會比你個人本身的素質來得更重要。問題是,當你選擇了一個「先天」處於劣勢的學科,也就只能後天去培養磨練更具優勢的個人特質。主動,勇氣,堅毅,決心,這些都絕對能始彌補所謂的先天不足。但如果說工作呢,很抱歉我們這個城市的選擇少之又少。先天劣勢的學科畢業後,會先天地少相關的工作機會。然後先天少機會高薪,少機會厚職,少機會在朋輩面前顥示大學三年四年的傲氣風骨。你得到更多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的同時,很可能比別人少得到看得見的東西。這是一種交換,既不平等,也是平等。這些是中性的風光,就正如在沙漠生活的人討厭城市,星空比天幕更美麗,對於生活你我有不同的觀感,幸福雖由個人定義,卻或多或少受主流價值影響。你可以有自己一套,但也要培養胸襟與自信,承受別人的一套。自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時,要有接受別人說你自愚自欺自戲自私自暴自棄的心理準備。

核心思想是,我並不是叫你不理別人的眼光,而是,學會如何認知別人的眼光以後,繼續做應做的事,走想走的路。朋友讀哲學,畢業可以無業一輩子,亦可以立即成為某大行Trainee,我相信可以的。你讀什麼科目並不代表你是什麼人,但,你當初選讀科目的原因與熱忱,卻很有可能影響你畢業以後的人生觀。多數人畢業以後,其實還是會追求當初中學畢業後心中的最大渴望。如果對金錢有所期待的,無論讀什麼最後也是會在薪金理想的行業打滾;如果不想對著金錢的,就算明明過了入門標準,還是自覺不行不行,只因心中的職業並非如此。我想,畢業前你對自己的了解很大機會影響你日後的發展。什麼能令你滿足與快樂,其實中六中七的我們也大約知道了。畢業以後,焦點模糊而已,其實差別不大。

我不能說好,因為難關的確有。但更不會說不好,因為誰敢說讀什麼就沒有好的可能?但到最後,或在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深信人應該誠實面對自己,應該選擇一科可以令自己性格興趣與所長得到發揮的科目,因為畢業後令你找到理想人生的並必只有學歷,更可能是性格與心態。學習應該令性格的美好發展得更全面,而不是抑壓你本身的抱負。當然,如果你因為考試成績未如理想而不能選擇,那如何應變折衷就是另一個故事。但如果有選擇的可能,我覺得讀適合自己性格的學科是重要的。大學四年亦要把握機會,求學問,更加要不時反思,我有沒有成為一個更加我的我。當你成為你,你才會更成功。

唸大學是很有趣的,對於那些「不切實際」的朋友來說,大學更可能是最後一塊讓人瘋狂到底的土地。等待放榜的朋友,不如想想將來自己的夢想要如何實現。想想,然後寫下來,貼在當眼處。有幸入了大學的話,要不時看看提醒自己。現實與時日會慢慢改變你的夢想,夢想是會改變的,因為人亦一同改變。人改變目標改變,但所信所求應該有個變的限度。了解自己是什麼人,做什麼會快樂,有最大機會成功,然後實實在在將最不切實際的人生實現吧。大學不是目的地,而是一條長長的隧道。別人說大學畢業是求學的終結,但求學完結才是人生的開始。了解自己是為了令自己走最適合的隧道,我們不奢求一步登天平步青雲,但相信抓緊自我的核心與長處才是贏在起跑線,好的開始成功一半。做回自己,勇敢追尋,誰說這不偉大呢?」

在我進大學之前,我曾經跟一班快要進大學的中學生分享過,如何看待自己的大學三年。今天看來,固然太天真太簡單太不知天高地厚。事實上,大學這三年怎樣也會與社會接軌,那是避不過的。但不代表就要扭曲自我。相反,尋找自我,堅守自我,畢業後的路會走得更順。你要知道,畢業的人多數迷失,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而是沒有方向,生活的目標被干擾,想追夢卻又不知如何追。如果你有夢,你應該追。但要比我更早準備。

如果那三年有好好再練好自己的中文,或多讀幾個輔導的課程,生命也就應該變得不一樣。今天,我沒可能成為專欄作家,但我想報刊上的專欄作家不過是人,不過想分享一些他或她的個人看法。他們的文字出街了,亦不過因為他們是名人或他們文筆好理念好。而我,覺得自己也可以是個專欄作家。這裡就是我的專欄。請將我幻想成一位專欄作家,如果可以,以達至更佳閱讀效果。

其實我病了,其實原本我並不是為了寫這題目。
但寫東西就是這樣,不時不食,想到什麼寫什麼,感悟是最真實的。

可能你可能感興趣的: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