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情歌又如何


曾經,我也是「反情歌」的。都認為音樂主題可以闊一點。那時候會刻意找一些不談情說愛的音樂,聽多一些講夢想談人生的,彷彿能學到更多東西,總比終日愛愛愛愛成熟得多。是呢,一開始我們總是最愛聽情歌,然後忽然有一天長大了,覺得情歌都是屬於那些對愛情充滿幻想的小男生小女孩的。我們啊,不應該聽情歌,應該支持歌手多唱非情歌。我們甚至排斥那些唱情歌唱得動聽的歌手,轉而尋找那些不唱情歌的小眾樂團。

說是曾經,因為我已不再反情歌。事實上,對音樂題材沒有特別喜惡。因為慢慢懂了,原來從前那些以為不能在情歌中找到的提醒,其實都潛藏在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情歌當中。關鍵是,我們如何理解歌詞,如果從字面的意思引進到我們有興趣的話題。

人生雖然有很多環,然而環環相扣之餘,環與環其實都有相似甚至相同相通的地方。有時愛一個朋友像愛一位老朋友,有時追求一個人又似追尋一個目標。失戀和失敗之後都要放手,而且無論什麼事情都能以心想事成,總有機會出意外。人總需要勇敢生存,無論是跟離婚或是輸了球賽的人都一樣管用。歌詞是這樣寫,但如何應用是聽者的自由。

某程度上,這也是聽音樂的樂趣之一。

陳腔濫調的情歌總是有的,但先不要太快拒絕情歌。有時發人心醒的,未必是整首曲目整份歌詞,可能只是副歌其中一段,甚至一句。用心細聽,如果旋律悠揚的話,反覆細味以後,自能帶走屬於自己的領悟。

當然,我確信經歷情歌本身就是美好的,不需額外再給聽者延伸的啟示。畢竟,如果情歌裡有情,音樂便能與聽者連在一起。情歌代替歌者把心內的感覺透過音符與歌詞舒發出來。那些開不了口的,那些人生的遺憾,無論與愛情有沒有關係都好,都彷彿找到了一個暫時釋放的出口。這樣就夠了。

而且情歌也是我們的記憶。多少年後,你可能會忘了某個人,某件事。但只要音樂響起,那些模糊的枝節又會再度若隱若現,你又能似有還無地記起了曾遺失的種種。情歌是能夠觸動情緒的鑰匙。有時忘了愛人的感覺,忘了被愛的感覺,忘了什麼是追夢,忘了什麼是親恩…….千言萬語,都不及一首情歌那麼有效,能夠那麼快喚醒心深處的喜怒哀樂。當然,情歌做到的非情歌也做到。只是靜下心來,影響我最深,與我記憶呼應得最多的,都是情歌。

現在,已經不再單純地將流行曲區分為情歌/非情歌。只要歌中有情,那就足夠。好聽或不好聽,順耳或不順耳,大概就如能否遇上情投意合的對象一樣,講緣份。這個世界太多事情講互相配合。人夾人,人夾歌,歌夾人。是否情歌都好,還先請細聽。我喜歡那些能觸動情緒的音樂,是不是情歌早已變得次要了。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I am not fine, and i will change it.

TEDxSF - Mel Robbins - F--- YOU - How To Stop Screwing Yourself Over




不知是否近來看外國電影太多,看到這影片的題目,立即想到的是:Go FUXK yourself.

這影片有一個很好的提醒。那是,別再以為自己過得還好了。每當我們說"I am fine",其實一點也不fine。Fine個屁!停止那些籍口,然後要給力推自己一把。

小時候我們做很多應該做但不情願做的事。長大了,沒有人管,我們便愈來愈懶散,給自己愈來愈多妥協與放棄的籍口了。那些自言自語總是仁慈的,放棄總是比較舒服的。但正因如此,我們難以進步。

真的,一點也不易。不過或者我們可以一點點改變自己?

我不相信人的意志力能強大得想做什麼便敢做什麼。我們都會軟弱吧,都有懶惰的時候。不是我們決意對自己嚴厲,就什麼都能做。不過,不過,問題是我們需要嘗試。Do something before we say no. Try one more time before we accept our failure.

有太多時候,我們在嘗試之前已經預計失敗,接受失敗。又或者,妥協到一個我們能接受的水平。但其實,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朋友說得好。與其靠想法改變行為,不如由行為的小改變令想法變得正面。的確,我們想得再多,又有多少實際改變是想得出結果?一切都要做。

我們不會沒有弱點。就讓我們一步一步來。那怕是一個小小的改變,養成多一個令自己變得更好的習慣,都不要放棄。

不要管你說的東西是否太過完美。你要給自己能量。還有,別再滿足自己的平庸,從今天起少一點妥協。生活是過程,過程有改進就好了。相信有付出便有收成。

最後,別忘了記錄你所付出過的一切,你努力過的一切。因為人是那麼善忘,很容易忘記自己所付出過與收回的種種。記錄下來,將來回望,你會發現原來一直以來自己也在堅持。過程中是有得著,有成長的的。改變對快樂的定義,讓自己更成熟地活著。生活不是為了眼前的快樂,是為了更大的快樂。而在得到這些快樂之前,give yourself a push. 頂住,捱過去。

想生活得輕鬆一點,就要習慣那不輕鬆的部份。迫自己吃一點苦,為了自己。你是可以的,儘管過程會有點難受,但你可以的。


Getting what you want is ... simple but not easy.
We have a need for exploration. Say no to routine.
Forcing yourself to get out of your head. No excuse, F that! and have that activation energy.
Past your feeling, your feeling crewing you. you are not gonna feel right for any changes.
尸 Listen to what you want and get out from your comfort zone.
The five seconds rule: Do something whenever you have an idea popped up in your mind within five seconds, or your will lose it.
No body stop you from doing that, it is you who kill your great idea.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別讓自己平庸下去

TEDxVictoria - Dr. Sean Richardson - Mental Toughness: Think Differently about your World


接受失敗。接受苦楚。

一個人將來的成就,未必與他的才能有直接關係。能夠受得住引誘,頂住胸內那洶湧波濤,突破過去,然後距離成功又近一步了。可是正如講者所言,一點也不容易。

的確,非常不容易。

這是一個充滿刺激與引誘的年代。這是一個我們總能找到方法滿足自己的年代,這是容易妥協,不容易迎難而上屢敗屢戰的年代。這是一個能夠無苦的年代,這是一個讓人變得平庸的年代。

正巧在中大校長沈祖堯的畢業講詞中找到久違了的八字真言: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http://aukalun.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24.html

無欲在這個年代裡,變得多麼神聖,可望而不可即。富裕的社會,資訊發達的新世代,令我們幾乎可以隨時滿足一切欲求。肚餓便吃,悶了便玩,累了便休息。我意思是,我們擁有了能夠滿足欲求的大環境,硬件從來不缺。於是,「捱」字變得很陌生。我們有捱的感覺,卻已不能與別的時代相提並論。

能放棄眼前的小利,單純依靠一個信念,相信更大的寶藏正在途上,繼而拒絕急功近利,沉著應戰,這是何等困難,但又何等必要!

影片說的,儘皆老生常談。人能夠脫離眼前的美好,向更遠的目標前行,自古以來做到的都不會是社會上的大多數。

但正正是因為太多人做不到,加上欲求是那麼急切充滿壓迫感,所以開始不再追求「無欲則剛」的自信自在。妥協一次,妥協十次,依賴了成癮了,便回不了頭。

請讓自己相信,只要守得住今天,只要守得住這一刻,明天便會更好。一點一點做,一點一點變好。在這向引誘與平庸劃清界線的漫漫長路上,你我都不會不跌一跤便能直達終點。關鍵是,我們有努力去守,失守了。但不是墮落的開始。我們仍記得當初希望捱到最尾看到陽光的願望,下一次就只要多一點決心,走過去就好。至少,要比今次好。未來要遠,但也不要想得太遠,不然太重太虛

接受失敗是很難的。自己失敗了還沒有改進的動力,卻更糟糕,更可怕。

判斷自己是否真誠接受失敗的其中一個指標,就是敢於繼續努力。這是達至成功的必然因素。下一次要比今次處理得更好,別讓自己爬不起來,又回到那個充滿平庸念頭,甘於得過且過的深淵。

講係好易,做係好難。而且我發現要成功的其中一個決定性因素是,你要真正相信自己會成功。就只有你認為自己值得成功,可以成功,然後才會思考未來,構想如何成功。預視那個自己會興奮的將來。才會接受「Effort>Talent」的積極論調。

相信自己成功,不接受平庸,不像大多數人那樣,真的不易。成功啊,得來不易。我們是否忘了?

忘了出處,不過有一句話很值得每一個受到挫折的人思考感受一下:這個世界已經有太多人告訴你不能,太多人打擊你。你更應該相信自己,省下那些「我唔得我唔掂」的說話。對於自己,請給多一點信心。相信你的信念。

別讓自己平庸下去。堅持。
就算失守了,也別斷言自己做不到。
只要建立了成功的習慣,就能一步一步成為成功的人。

From the video:
Delay instant gratification.
Work with feeling, not against them.
Keep your eye on the big picture.
Fail going 100%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貪新戀舊

貪新忘舊其實真的不是必然啊。年紀愈大,彷彿愈抗拒接觸新事物,心底覺得這個「新世界」有點陌生,不比從前親切和可愛。我們當然還會學新事物看新景象,不過大多淺嚐,少了年少那種沉迷不放的執戀。現在很容易輕言放棄,很容易便下定論,說自己不喜歡新的,然後又尋回自己熟悉的。

就以聽歌為例,記得小時候對音樂還是非常沉迷的。什麼歌都先聽聽了解一下,再決定自己喜歡不喜歡。不知在那年開始,對樂壇的關注變少了。看到一張張漂亮臉孔,聽到一首首美麗樂曲,欣賞-但又只限於蜻蜓點水式的欣賞。不會再發掘他們的其他派台歌。現在,甚至連去了解一下新歌的興至都沒有。當然不是他們唱得不動聽。而是,太依戀舊時的音樂,和與之緊緊連續的故事。

會不會悶呢?也會的。

比如說陳奕迅的歌,十年以上的時間長駐隨身聽。就算百聽不厭,千聽以後還是會失去了最初始的驚喜。儘管如此,還是更愛聽「舊歌」。所謂舊,其實是指我們青春期成長那十年內聽的歌。再舊一點與再新一點的歌就算悅耳,亦不及我們心中那些「舊歌」。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這樣?愛看舊電影,新戲愈來愈少按觸?或是對某些舊事物情有獨鐘,對新來者忽冷忽熱?

又好像寫字平台。新地方比如wordpress與blogspot,功能齊而且接觸面廣,可是心底還是對舊日那個能與友好照見的老地方放心。早幾天回到Xanga,空空如也了。自己的文章沒有,朋友也都不見了,亦再沒有更新了。才切實認知到這老地方已經瓦解了。至少對我來說,原來已經劃上句號。

對於舊事物和某些舊習慣,我們是否都會有一點點依賴?

近日在搜集旅行的資料,有意無意間走進很多Blogger的「家」。才明白,我們看別人的文字,都有目的。然後開始接受自己的文字就是一種個人舒發的簡記而已。想著想著,自覺慢慢可以跟從前那些經營專欄與投稿的心態慢慢脫勾。

貪新,所以好奇地在不同平台開了帳戶。可是忘不了舊。忘不了的是舊有的寫作感覺,舊有對寫作的期盼和那些不能實現的幻想。然後想著想著,舊日的「網友」都淡了。也許忘舊是正常的,只是我們對舊情懷總是有點難以言明的依賴與羨慕。舊時的人物,舊有的生活方式,無論我們貪不貪新,也總會慢慢地在世界由新替舊的不變大潮流而被推出主線。

証明我們面對新和舊有一套非常個人化的機制,有些我們貪新,另一些我們貪舊。同一事情上,蕭時我們貪新,下一刻我們開始戀舊。特別和人情拉上關係的,更甚。


習慣將東西收在心內,而不放在心上。通常都是新的出現在心上,而變舊的都會盡量收進心坎。

可能你可能感興趣的: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