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廣播

以前一直想,人多數只是喜歡做自己善長的事情。做什麼事會成功,得到讚賞,形成正向鼓勵,然後愈來愈喜歡,我們不都是這樣嗎?另有少數的,就是喜歡實情做得一般但自以為做得不錯的事。

也許兩件事看來沒有關係,但下班前聽著“廣播道開咪“,回想起一件事。當初我是怎會入了媒體這一行?某程度上,正是由最初做著自以為善長但實情做得麻麻地開始。

人生會有很多“如果不是那樣就不會這樣“,比如說如果當年不是選了這副修科然後到了電台實習,也許就不會繼續在這行浮沉打滾。如果當初實際一點,今天或者就會在一條不一樣的跑道。人們曾問,如果可以會否放棄心理學。我還要問下去,如果沒有讀媒體,三十歲的自己是否會過得好一點。

當年與我一同選了這科的,有位已經成了了不起的文化人,比較相熟的畢業後就做了公關,相信現在也有一定成績了。而我除了得到一個經歷,論成就也沒有什麼可以一提。或者自己只是後勁凌厲,但願如此。或者換一塊菱鏡,也會看到點不一樣的。現在我可能比另一個我活得更加好。

這年頭人人都說勿忘初心。我不知道來到今天大家的工作與初心有沒有連成一條虛線。但我回望,我這些選擇都是環環相扣,可以步步跳回到還是初中生的自己。

我是喜歡聽歌聽收音機的人。孩子就是接觸什麼比較多就對什麼有憧憬。這或者不是我的夢想但可以扮下野與別人分享應該是十數年前在聽電台節目就埋下的種子。這點初心,與搵幾錢人工養唔養到老婆仔女完全無關。那時我應該覺得這樣的電台主持幫了我,給我音樂,令我快樂,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幫到人,幫埋自己,好威威。

至於那些能與明星交流見面的種種,我是一點也不響往的。只是覺得可以把自己懂得的告訴別人,已經是很棒的事。有沒有想過做電台呢?其實有想但沒有計劃。知道自己不是那個行業的人。那麼談笑風生,機智靈活,不會是我。

這埋下的種子反而在叫文字的載具中萌芽。現在更確信那時寫文章大概已經完了自己的所謂電台夢。我可以寫故仔,可以獨白分享生活,可以創作,可以扮曬野話比人聽咩野係好咩嘢係唔好,於像那些我曾欣賞的主持。我可以貼一首歌,我可以用一首歌強作一個小故事。這些就是初心。

以為竟然有機會在電台工作,才發覺自己怕得要死。有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更多是發現自己的不足,雖然心底還是覺得可能可以考進去再邊做邊學,但最後考不進再加上客觀自省後,那初心就沿另外的枝節往上生長。做電視台,做電台而不開咪,又做電視台。我無法解釋為何我走這條路,是否很笨,畢竟很多人都會用人工來判斷你的工作的價值。而我也沒有什麼成就去justify初心,事實上我在其他行業工作亦不見得我無法分享。不過,如要公道說,這一切都不是被誰騙了而犯下的錯。這些都是自己的選擇,而且在很久以前就想過。

我還留著實習時錄起的MD, 畢業後還是有些小計劃,給自己一個題目,為有心讀的人寫,甚至吸引別人留下。是恒心建立了character. 這也是我如此鐘愛舊日的平台的原因。工作上無法成就的,我在其他平台做過。而且是以我喜歡的形式,不求點擊,不拋下一句金句一張圖片就算,而是用字海和要讀的人玉石俱焚。有驕傲過,要做別人不做的,找遇那些期望找到我的人。

林海峰說,青春與戇居是換個說法的同義詞。

有時回望,我也不知道應該怎樣跟年輕人說未來。是要追夢嗎?還是要留有一手?但你怎知道追夢過後會後悔,但你怎知向現實低頭以後會滿足?如果我叫他從第一步開始便要做好規劃,低風險搏高回報,這樣是否只是自己年長一點以後不再勇敢,還是年長的智慧告訴你追夢,要先做好高風險低回報的準備。人生原來有很多事想你來羨慕,你總會得一,但能否不想二,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和妥協。

有時候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我懷疑有些情況你只需做想做的事,甚至連要做好的執著都可以放下。主要因為所謂的好,是因時因事因人而變幻無常。當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就自有一種好流露其中。是好的動機,好的氣氛,好的傻勁,還有莫名其妙的好,總之你不要想,做了然後回望。慢慢就見到那條人生規劃線。小事如是,大如工作都一樣。想做好一件事是很自然的,就如你喜歡一個人就想他好一樣。到了那天,你自然懂得。在那之前,還是可以做了再算。反正做人根本無得算。

以前寫負面的文字會用正面的說話作結,現在反過來說最後的一些。人大了,就真的很會自打嘴巴。如果今天你真的做不了,那我也不勉強你了。初心還是最緊要。心內那團火最重要,今天沒有點亮燭台,可以明天把火苗放進油燈裡。我是覺得儘管我的初心與電台有關,但亦過了那個想做就立刻做瞓身做的心境。也許是窩囊了,又或者明白載體不一樣都可以。只要牢牢認同自己所相信的。將來某一個時間點,一切都會換回來,而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PS:我有個計劃一直做不好,三數天便失敗。時後悔,時給自己假承諾。那是一個很重要的計劃,我希望可以堅持到九月尾。到時候分享一下進度。算是為這篇文章加上一點實際意義。認為要做的想做的便繼續做,就先忘記自己做到多好或多糟糕,就對了。

晚安各位。

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

Ultimately

"Ultimately, all that really matters is how you feel about yourself when you are by yourself" - Impact theory

如果這樣的貼文是一種自我包裝,我就以這樣的包裝分享一些小想法。

其實還未Ultimately之前,how you feel about others when no one around 是更直接的讓你明白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人前我們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自己所屬的團體的norms,心中真正的想法很快會被淨化。你知道不應歧視,你明白不應嫉妒,你覺得自己不需在乎,大概是怕自己或別人看穿這心底的想法,所以制止自己。

唯獨真正自己一個,撫心自問,你所討厭別人的缺點,也是你不願接受自己的缺點。你輕輕的叫自己別在乎,其實是那道閃光刺痛了久藏於黑暗的眼睛。這世界的一切如果都讓你受傷令你看不過眼,大概冷不勝防你也用過同樣力道抱怨同樣庸俗無能的自己。你看到別人的價值,你會更易看到自己的價值。愛人如己是結果。你不能為了愛人而愛自己,也不能要求在愛自己多久以後就有愛人可愛。

你活在只有你一個人時所見所感受的世界。不是要人變得完美神聖,反而是,順著路走就應該慢慢看見美好。當你可以好好的不介懷別人的什麼,慢慢,慢慢就自然懂得接受自己同樣的不足。騙別人沒有用,人最後都騙不過自己。你和我問心都知道什麼是美,什麼是好,什麼惹人羨慕,只是對此種種,我們是否漸漸有了一個不糾纏不矛盾的答覆,而不是知道自己應該放下,實際上對真正放得下的人嘲諷謾罵。在心裡,我們總是有能力說出最難聽的話,罵人罵出六分的功架,然後對自己會罵到十二分的狠勁。為自己好,就是要在沒有人的時候深信自己的價值。而自己的價值,其實體現於你怎樣看身邊的人與事,並為他們賦予價值。

我一段時間就會想自己做的一切是為了自己而做還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回應。這個問題我原本以為很幼稚,也應該早就解答過了,應該不再疑惑。但當我見別人呃Like而有時莫名的感到一點不爽,我知自己的心又再不安。如果我介意別人這樣做,那麼到我自己想做同樣的事,儘管動機不一樣,但內心還是會批判自己的虛偽。我自知不清高,但又不甘庸俗浮華。結論是,到最後我會跟這樣的想法達成共識,我會由心明白這些貼文有趣的部份,我甚至會成長到明白做人應該mind our own business. 多一點欣賞,少一點酸溜溜,然後再遇到更多有趣的人,啟發自己,那別人再做什麼都不會對自己有太大關係。

但那畢竟需要勇氣,包括承認自己的小氣與葡萄和方丈脾氣。一個人的時候,我這樣想過你,想過自己。

把話說得太清,就怕讀來太沉重。及時行樂最好,但如果腦袋比心手腳要快一點,把追求快樂的重點記下來也好。到最後,我們也會不再似一個什麼都解釋一番的文青或科學家。我們的期盼是,生活中有兩分用作分享,其餘八分我們活得很好很好,忘了你,快活得無暇去記錄一切。To write is part of our “to live”. We wrote and we keep living, that's all.

對此沒有想法的人,同樣以自己的方法應對生活,時煩惱,時享受。另一方面,有這樣覺悟的人,有人說自尋煩惱,有人說突破麻木的循環。沒有誰比誰高尚,就算此刻你覺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比較好。

人與人要互動,就少不了subjective intrepretation. 重要,別騙自己。 不過背後的價值系統更重要。它讓人安心地做壞事,又令人滿足地吃苦為目標堅持。自己所信夠強,別人說話的助力和阻力就由你自行調節,甚至借力打力,而不會忙於react, 失了方寸。

好好生活就是了。共勉,讀友們。

可能你可能感興趣的: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